蓑衣渡之战怎么回事_蓑衣渡之战的典故
1851-1864年间,由拜上帝会教主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曾占据半个中国,给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带来致命一击,其成就令人瞩目。在此期间,由洪秀全等人领导的军队曾取得过一系列辉煌的战绩,但在起义之初或后期却连遭挫折,其中最大的一场败仗曾导致太平军的“王牌部队”几乎被全歼,并为太平天国日后的灭亡埋下伏笔。这场让洪秀全刻骨难忘的战役,便是蓑衣渡之战。
1852年(咸丰二年)4月5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北上围攻广西省城桂林多日而不克后,继续北上攻取全州并屠城。两天后,3万多太平军撤离全州废城继续北上,显然是想沿湘江而下,直取湖南省城长沙。当时,长沙城内仅有8千名守军,并且“湘水涨,省防尚无备,方拆治城垣……贼船三、四日即抵省”(引文见王定安所著《湘军记》),形势可谓万分危急。
因此,当咸丰帝得知太平军准备攻取长沙的消息后,在一天之内连下四道上谕,严令负责镇压太平军事务的钦差大臣赛尚阿“飞饬各路将弁督带兵勇,或由间道绕越贼前;或跟踪紧迫,使贼无暇喘息”,并特别指明“全州与湖南水陆兼通,水路尤关紧要,或设法阻其行舟;或于要害地方密置兵船,暗藏枪炮,截击尾追,俾匪船不能顺流直下,方为万全”(两处引文均见《咸丰朝实录·卷六十一》)。
接到皇帝的最高指示后,赛尚阿马上召集幕僚商议军事部署,随后向各军下达堵截太平军的命令。按照军事部署,湖南提督鲍起豹驻屯永州,永州镇总兵孙应照防守湘、桂两省交界处的黄沙河,绥靖镇总兵和春则扼守全州城北15里处的太平铺,合力应对太平军的进攻。与此同时,提督余万清奉命赶赴道州堵截太平军,总兵刘长清、桂林知府江忠源等部清军则负责从背后追击敌军。
江忠源跟曾国藩是老乡,靠镇压湖南新宁县瑶族农民军首领雷再浩而发迹,手下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团练武装-“楚军”,被后世称为“湘军鼻祖”。由于担心家乡新宁会遭到侵袭,因此江忠源日夜兼程,赶在太平军之前到达全州北边8公里处的湘江蓑衣渡口,并在此伐树塞河、打桩设阻,以截断太平军向新宁、零陵等地进犯的水上要道。与此同时,江忠源又将人马藏在河西的密林之中,准备伏击太平军。
由于所部人马有限,难以完成全歼太平军的重任,因此江忠源向和春求援,希望后者能火速派兵到蓑衣渡口的东岸扎营,以便合力攻剿。然而,和春慑于太平军的声势,迟迟不肯分兵扼截,只是在江忠源的屡屡催促下,才檄调归广西提督向荣管辖的张国梁部前往东岸防堵。但是,由于耽搁日久,在张国梁部尚未到达阻击地点时,蓑衣渡之战已经打响。
就在江忠源设伏之际,太平军船队蔽江而下,陆路则沿江行进,并于6月5日抵达蓑衣渡。由于没有事先侦察情报,所以先头船队顺着湍急的江水驶过浅滩后,在河曲处转了个弯,便直冲入渡口由巨木束成的障碍,旋即遭到左岸江忠源伏兵居高临下的猛烈轰击。搁浅的船只因炮击起火,而后面的船也停不下来,接连撞到前面的船上。因此,被挤在蓑衣渡口的船只越挤越多,大火在船只之间迅速蔓延,使得场面愈加混乱。
面对着极为不利的局面,太平军只好把乱成一团的船只横亘在江面,搭成沟通东西两岸的浮桥,试图抢占河岸阵地。与此同时,太平军的陆路部队听到炮声后,也迅速靠拢过来实施救援。这场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根据赛尚阿事后的汇报,当时“贼船二百余只已在蓑衣渡江心泊如营垒,两岸安设大炮。我兵一进,贼枪炮如雨。……该逆亦死力拒敌数时之久。”(见《钦定剿平粤匪方略·卷十三》)。
尽管太平军奋勇拒敌,不让清军靠近江岸,并杀伤不少敌人,但随着清军和春等部加入战斗,局势对其愈发不利。经过两昼夜的激战后,太平军依然无法疏通航道前进,在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的危急情况下,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决定放弃沿江而下永州、直捣长沙的军事计划,改而在湘江东岸登陆,徒步进入湖南,试图攻占临河的商业重镇永州。
然而,当太平军行将抵达永州时,却发现清军早已截断湘江上的桥梁,并将船只拖至对岸。太平军无法攻城,只好转向南进发,在发现道州防守空虚后,遂在6月12日将其占领。在此后40多天时间里,太平军一直屯驻在道州,除宣传教义、从事劫掠、捣毁庙宇外,还到处招募来自各阶层的贫民、秘密会社成员加入太平军,以弥补在蓑衣渡之战中的人员损失。
蓑衣渡之战使太平军损失惨重,有300多艘船被击沉或烧毁,约1万名将士被杀或溺水而死,其中绝大多数是拜上帝会最早的会众,信仰最坚定,也最富有战斗精神,堪称洪秀全最可依赖的“王牌部队”。与此同时,由于南王冯云山在蓑衣渡之战中阵亡,洪秀全不仅失去最亲密的战友,亦失去一位足以制衡东王杨秀清的关键助手,从而为后者专横跋扈并引发大规模内乱,乃至太平天国最后的灭亡埋下伏笔。由此可见,蓑衣渡之战真可谓太平天国最大的一场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