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不待见魏延_诸葛亮不待见魏延的原因
三国时期,魏延是蜀汉仅次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的第六大将,跟随刘备入川后,屡立战功。汉中之战后,刘备越级提拔魏延,将其由牙门将提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让其镇守汉中。在关羽、张飞等五虎上将相继死去后,魏延在蜀汉的地位更加突出了。
诸葛亮征南中,五次北伐,都是依靠大将魏延。然而,诸葛亮却不待见魏延,这是为什么呢?分析这三个原因不难理解。
其一,魏延和关羽一样,都是比较孤傲的人,人缘差。
魏延被称为“小关羽”,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和关羽一样,都是本领很大,但是性格孤僻,与其他将领不合群。
关羽素来“轻士大夫重士兵”,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他和留守荆州的糜芳、士仁不和,留下了隐患。吕蒙奇袭荆州,糜芳、士仁将江陵、公安拱手献给东吴吕蒙。关羽前线作战失利,被徐晃援兵击败,但是后方被断,无家可归不得不败走麦城,最后被擒。
魏延的遭遇和关羽简直一模一样,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他被长史杨仪、费祎、王平等人孤立,身边的马岱还是一个卧底。尤其是杨仪,和魏延不对眼,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两人经常闹矛盾,诸葛亮只能左右安抚。诸葛亮刚刚病逝,魏延被诬陷造反,死于非命。可怜一代大将,命运如此悲催。
其二,魏延对主帅提出不同意见,被拒绝后发牢骚。
对于北伐,诸葛亮曾召开过军事会议,他部署大军行军路线,但是大将魏延却提出不同意见。魏延认为,诸葛亮出祁山,太过于保守,不如效仿韩信,给他五千骑兵,走子午谷,直取长安,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
然而,魏延的这个军事计划被谨慎的诸葛亮一票否决了。诸葛亮认为,子午谷奇谋太过于冒险,驻守长安的守将夏侯楙又不是傻子,成功率太低了,稍有不慎,就可能报销五千骑兵,对于蜀汉来说,损失太大了。
魏延满怀信心提出自己的奇谋,结果被上司否决了,心中不快,还表现出来,逢人便说。他常常感慨自己的才能无法施展,如果刘备在,那就好了。
久而久之,魏延的牢骚难免会传到诸葛亮的耳中。诸葛亮听了,会作何感想呢?他至少会讨厌魏延,不待见魏延。
其三,魏延有自己的亲信部曲。
魏延,跟随刘备入川作战,是带着自己的部曲的。部曲是一个人的私人部队,即使这个人被贬为普通士兵,他的部曲依旧会跟随。这些部曲只听从主人的命令,不一定会听主帅的命令。如关羽的五百校刀手就是他的部曲,张飞的燕云十八骑是他的部曲,东吴许多将领都有自己的部曲,如周瑜、吕蒙等人。
和魏延相比,姜维是从曹魏那边投奔来的将领,杨仪只是军中的一个文职(长史),费祎也没部曲。对于诸葛亮来说,姜维、杨仪等人没部曲,即使闹事也不怕,但是魏延就不同了。如果把魏延逼急了,魏延可能带着部曲对着干。换句话说,魏延难以掌控,随时可能脱离,甚至反噬。当年吕布忌惮手下大将高顺,就是因为高顺有部曲陷阵营同样的道理,因此诸葛亮不待见魏延。
结语
魏延和关羽一样,都是非常有才能,却又性格孤僻的人,他的“子午谷奇谋”被诸葛亮否决后,又常常发牢骚,再加上他有自己的部曲,因此诸葛亮不待见魏延。对于像魏延这样有本事,又有个人部曲,性格还孤僻、高傲的大将,又有哪个领导待见呢?
大部分领导都喜欢有本事,还听话,顺从自己,不折不扣执行自己的命令的属下,如赵云。赵云在三国时期,堪称一个完人,深受刘备、诸葛亮两人的喜爱,把事情交给他,一百个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