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为何叫除夕_除夕的由来
按照旧制风俗,从腊八节喝完腊八粥之后,便算正式跨入过年的行列中。在腊月三十的晚上,全家人围坐在饭桌前,等着午夜12:00一过,便能享用热气腾腾的团圆饺子。
从农历计算,也正式跨入到了新的一年。然而,有不少同学感到非常奇怪,大年三十,也就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为何被称之为“除夕”?
“除夕夜”,也就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在年夜饭的桌上,北方朋友必不可少的便是饺子。而南方朋友则会吃汤圆,部分地区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还有“烧年纸”的习俗。
烧年纸就是在除夕的这天晚上,家中晚辈会焚烧纸钱,祭祀先人。不过,无论焚烧纸钱还是放炮竹,都是污染环境的行为。
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年三十晚上,通过给已故去的亲人上香,或是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达对长辈的悼念之情。
除此之外,大年三十的晚上12:00,一家老小都要围坐在饭桌前,进行“守岁”活动。守岁就是年三十半夜12:00一过,便正式进入到正月初一。
此时,农历完成了“更岁交子”,一家人正朝着新一年的目标发奋努力。“守岁”也有辞旧迎新,以期待来年节节高升的美好寓意。
说完了年三十晚上的一些习俗,再从字面意思来看,“除”和“夕”这两个字到底有什么意思?
除夕中的“除”,是有去往交替的意思,“夕”代表的就是年终的最后一天。这两个字合一起的意思便很好理解——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代表着家人团聚的好日子。
2000多年前的战国末年,就已诞生出除夕这种习俗节令。西晋周处撰写的《风土记》则有明确记述,古人把腊月三十的晚上定为“除夕夜”。
直到隋唐时期,又衍生出各种热闹的庆祝活动。但在民间有一种古老的传说,“年”和“夕”其实是同一种动物。
据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名为“夕”。每逢大雪封山,“夕”会到附近村落找食物,与村民发生冲突。于是每年的腊月底,村子里的人们都会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有一年,村子里的人准备避难时,一位好心的婆婆救了饿晕在路边的孩子,并将其带到竹林躲避“夕”。
婆婆告诉村民多砍一些竹节带着,回家后,各家的门外挂有一块红布。“夕”再次来袭时,先让孩子出面吸引它的注意,再让村民往火里扔碎竹节。
可是大家因为害怕,都僵住了。这个时候,“夕”突然用它的角将孩子挑了起来,并重重地甩在了地上。
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竹子被砍伐不久,蕴含着许多水分。村民又将这些竹节扔进火里,于是立马就传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夕”听到这响声,又看见通天旺火,吓得掉头逃离。
但是“夕”并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三十,大家都预备着碎竹节,希望早日除掉“夕”。
可一年一年过去了,村民再也没有见过“夕”。但是为了防止“夕”再次危害乡里,于是时常燃放爆竹,同时在门前挂红布条。
由此便留下了“除夕”的传说,还有放鞭炮、挂红条的习俗。
这种说法虽听上去神乎其神,但毕竟只是未经考证的民间传说。事实上,历朝历代的典籍文献,都没有关于“年”和“夕”是动物的记载。
若按照甲骨文来看,“年”字在古代意味着五谷丰登。不少先秦典籍,都对此有所提及。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至今,年成。
《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说文·禾部》:年,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年。
南北朝时期,一本名为《荆楚岁时记》的文献中有这样一段话:“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这段话的意思是,南北朝时期的人们,会在除夕这天晚上放鞭炮,引燃篝火,驱逐一种叫做“山臊”的动物,而“山臊”正是山魈。
山魈是一种灵长类动物,因其面部有着类似人脸一样的花纹,国人称之为“鬼狒狒”。再加上,我国古代南方的一些村落,因植被茂密,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与人类居住地有所冲突。
所以每逢寒冬腊月,大雪封山之际,那些野生动物便饥不择食地寻找食物,免不了就会与人发生冲突。
这就好比现如今,一些偏远地区的牧民,每逢冬天,饲养的家畜总会莫名其妙地少几只。
追根溯源,还是诸如雪豹、东北虎这些野生动物饿极了,也会攻击家畜,以填饱肚子。
所以“年”和“夕”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是一种动物。但这种动物并不存在,应该是山魈这种大型野生动物,为寻找食物,袭击了古人。
所以才会以讹传讹,流传出除夕夜引燃篝火,放鞭炮的习俗。再加上腊月三十的这一天是除旧迎新,阖家团圆的好日子,所以除夕在中国人的心中,是具有重大特殊意义。
所以从史书文献,还有自然科学来看,所谓的“年兽”其实不过是人们臆想的产物罢了。但是,同学们可千万不能贸然否定,除夕就是封建糟粕遗留下来的产物。
中国人早在数千年之前,便根据时令变化,与天干地支的纪年方法,推演出了24节气,其中也包含了除夕这个节日。
所以,无论是“年”,还是“夕”,它们根本不是动物,而是各地的风俗文化在逐渐融合之后,产生的一种“裂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