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死后宋朝怎么样了_一文解答
岳飞死后90多年,宋朝终于收复汴京洗雪靖康之耻,却变成一场悲剧
在历史上的中原王朝中,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算是比较窝囊的一个。说宋朝窝囊并非空穴来风,有个原因。一是作为一个中原王朝,宋朝自始至终没能完成一统河山的基本任务,国土面积只有区区两百余万平方公里。二是宋朝两次被游牧部族灭国,北宋在靖康之变中被金国灭掉,南宋在崖山海战中被元朝灭掉。
宋朝之所以结局如此之凄惨,有人会认为是宋朝的对手太多太强,无论是辽国、金国、西夏、元朝,哪个都是很不好对付的硬茬子。但想当年汉武帝面对的匈奴,唐太宗李世民面对的突厥,也都非常强悍,还不是照样被打得灰飞烟灭。
宋朝之所以两次被游牧部族灭国,与宋朝皇帝自身的平庸无能和频繁的战略决策失误有很大关系。公元1234年,南宋收复中原的“端平入洛”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宋徽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年到1127年间,北方金国南下攻破北宋首都汴京,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走,北宋就此灭亡。从此,“靖康之耻”就成为宋朝军民心头一道难以愈合的深深疤痕。南宋虽然在江南得以偏安一隅,但有识之士时刻不忘靖康之变的惨痛后果,梦寐已久想收复中原故土,光复旧日河山,重新夺回汴京,一雪前耻。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限制,南宋和金国长期处于战略僵持局面,双方混战不休,却谁都无力灭掉对手。一直到了北方蒙古帝国崛起之后,事情才有了转机。金国正好处于蒙古帝国和南宋的中间地带,腹背受敌。蒙古和南宋面对共同敌人,一拍即合,双方达成战略同盟,联合出兵对金国作战,并在1234年灭掉金国。
按照双方事先约定,完成灭掉金国的作战任务后,蒙古军北撤,南宋军南下,各自回归本国。原先金国占领的中原地区,成为一个巨大的军事真空地带,成了“三不管”。
南宋皇帝宋理宗,眼看强敌金国已灭,中原空虚,不由怦然心动。如能趁此良机,挥师北上占领中原,让宋朝故都汴京重回怀抱,他就能实现南宋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收复中原、洗雪靖康之耻的百年梦想,立下千秋伟业,自己也会成为万世景仰的中兴之主。
宋理宗让大臣们讨论出兵北伐的方案,一时激起轩然大波。大臣中的有识之士认为,就当时的形势而言,宋军出兵北伐并不明智。一是北方的蒙古同样在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南宋单方面出兵抢占“胜利果实”,蒙军必定不会袖手旁观,很可能引发宋蒙大规模战争,而南宋当时显然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
二是中原地区面积广大,纵深辽阔,南宋要想完全控制中原,“自潼关至清河三千余里,须用十五万兵,又须百战坚韧如金人,乃可持久岁月”,还需要庞大的后勤保障体系支持,但这些南宋方面都不具备。即使暂时收复,也难以持久保持。
但被“收复中原”梦想冲昏头脑的宋理宗,在侥幸心理作祟下,终于急不可待地发起了北伐中原之战,史称“端平入洛”。六万宋军在马匹不足、粮食供应困难的情况下仓促上阵,杀入中原。最初进展不错,宋朝在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先后占领了汴京、洛阳、郑州等重镇,千里中原已然到手。大英雄岳飞奋战一生未能如愿的梦想,就这样在他死后90多年,被宋理宗轻易实现。
前方捷报传来,宋理宗喜不自胜,急忙举行仪式昭告天地祖宗,宣称自己已经收复汴京,洗雪了靖康之耻。然而他刚刚高兴了半截,就高兴不起来了。南宋的单方面出兵抢占中原地盘,激起了蒙古帝国愤怒,双方就此翻脸。蒙古骑兵立即做出反应,派兵大举南下进入中原,与宋军激战。
结局不问可知,孱弱的南宋军队在蒙古铁骑面前不堪一击,加之粮饷不足,缺乏战马,宋军连连战败,一溃千里,六万士卒伤亡过半,刚刚到手的汴京顷刻丢失,宋理宗的收复中原之战,伤兵损将寸土未得,就这样从一场喜剧变成了悲剧。
宋理宗收复中原,锐意图强,大方向是不错的。但涉及到治国用兵,则必须审时度势,在充分估算双方实力对比、准确预判形势的前提下进行,像宋理宗那样纯粹抱着钻空子捡便宜的心态,失败是必然的。南宋联合蒙古攻灭金国,已然失算,等于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而在灭掉金国后贸然出兵抢占中原,则又是在准备很不充分的前提下引爆宋蒙战争,最终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