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如何完成学业_一文解答
我国古代一直都有“穷文富武”的说法,古人们也经常将读书人称为“穷秀才”。一提起古代的读书人,人们就会想起“寒窗苦读”、“凿壁偷光”之类的词语。而历史上的杜甫、柳永、唐伯虎、曹雪芹等一众赫赫有名的文坛大师也确实大多穷困潦倒一生。
但另一方面,知识是无价的,古代的教育资源非常珍贵。在造纸术发明前,古人只能用竹简和绢帛来记录知识,很难将教育普及开来,而且这些珍贵的知识大多掌握在豪门贵族手中,真正的贫寒百姓很难接触到珍贵的知识,那么古代的贫困学子是如何完成学业的呢?
从先秦到隋唐:有钱人才读得起书
从先秦时期开始,诸子百家争鸣,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中国古代的教育资源开始从贵族逐渐开放给平民。但这些所谓的“平民”也只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在那个教育事业刚刚开始萌芽的时代,能够读得上书的学子家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资产,最次家中都有几十亩地。
例如孔子最喜爱的学生颜回,人们印象中的颜回家徒四壁,每天“一箪食,一瓢饮”,但在《庄子》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孔子问颜回,为什么你家境这么贫寒却不去做官?而颜回回答说:我家在城外有五十亩地,有让我足以果腹的粮食,我家在城内有十亩地,可以让我有丝麻做成的衣服穿,而我可以用琴乐来陶冶情操,读书学习让我感到快乐,我不想去做官。
哪怕贫困如颜回,也有数十亩地作为家产,因此在先秦时代,读书是不折不扣的有钱人才能担负得起的行为。而此后的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甚至是隋唐时期,这一现象也没有多大改变。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其实有不少人都在教育上下过大功夫,大兴文教。
开办过太学、国子监等一系列官方学院用以培养人才,在这一千多年里,教育制度愈加完善,给很多学子开阔了学习知识的途径,但受限于生产力的发展因素,获取知识的门槛依然很高。
从两宋到明清:寒门崛起
真正让贫苦大众看到获取读书希望的还是宋朝。为什么宋朝的皇帝们做到了之前一千多年的统治者的事呢?一方面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配合造纸术,使书籍印刷成本大幅下降,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学习的门槛开始下降。另一方面则是科举制度的完善。
科举制度虽然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出现,但这一制度并不完善,科举依然把持在世家门阀手中,直到宋朝时期,科举制度日趋完善,真正让底层百姓有了上升的通道,极大地促进了读书学习的社会风气,读书人的数量开始大幅增加。而这些增加的读书人不同于以往那些士族出身的学子。
这些人有很多都是普通的贫寒百姓,其中有不少人都是真正的家徒四壁,史册记载:“士人十之七八无常产。”而这些贫困学子的出现自然也引起了统治者们的注意。为了进一步推动文教的发展,宋元明清的统治者们都设立了不少制度来帮助贫困的学子们来完成学业。
古代扶持、激励贫困学子的措施
学田制和贡士庄 公元1023年,学田制第一次出现的历史上,当时在位的宋仁宗在兖州一带设立学田。学田并不是发给学子的土地,而是归属于官方学院,官方将这些学田租出去,每年收上来的田租则交由各地的学院,用来作为学子们的补贴。自北宋开始,往后的明清各朝也纷纷效仿。
北宋年间有学田的学院只有38所,到南宋增加了一百多所,而明清时期各地的官方学院大多数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学田。当然这些学田也不全是官方设立的,其中也有部分是地方豪绅出资援助,或是学院自行投资购买的。
而贡士庄则是官方设立的慈善援助机构,和学田制有些类似的地方,只不过贡士庄是用各界人士捐赠的钱财进行投资来赚钱,将盈利用于资助学生,而学田制用的是学田出租的收益来资助学子进京赶考。只可惜南宋灭亡后,各地贡士庄的资产被元军充公,这一机构从此消失在历史中。
各种津贴补助 历代朝廷都会给家庭的有困难的学生们发放各种津贴补助,以尽量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有的直接发放钱财,有的赠送粮食布匹等生活物资,还有的通过减免学费和伙食费的方式来减轻学子们的负担。比如宋神宗就在熙宁四年下令,在太学求学的学子们由太学承担每日的伙食。
此外宋朝时还有规定,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可以报销路费,有的地方还免费提供交通工具。明清时期对进京赶考的举人也有旅费补助,这对于那些没有钱的考生们来说可是一大福音,毕竟古代的交通条件可不比现代社会。
离得远的考生甚至要提前数月的时间出发才能赶到京城,而这几个月里,路上的舟车费用,客栈住宿费用,一日三餐的饮食消费,加起来可不是一笔小钱。
扩大广文馆的规模 广文馆隶属于国子监名下,在唐朝时就已经设立,负责给报考进士科目的国子监学子讲课。而到宋朝时期,广文馆的职能虽然未变,但规模扩大了不少,而且入学门槛极低。唐朝的广文馆只招收六十名学生,学生必须来自于国子监,相当于国子监的专用补习班。
宋朝的广文馆完全不讲入学资格,无论是进京赶考的应届考生,还是落榜再考的往届老生,都可以来广文馆听讲,广文馆的讲师则会帮助这些考生们为科举查漏补缺,而且课程完全免费。放到今天的社会上,就相当于是国家开办的高考补习班,还是免费的。
对于富贵人家来说,拥有足够教育资源的他们并不在意这一点免费的公共资源,但对于贫困学子来说,这些免费的名师课程是一个非常好的福利。
义学和捐赠书籍 义学是北宋名臣范仲淹所创建的一种学校,由官府出资建造或地方豪绅捐助。义学最大的特点的就是免费,专门用于普及基础知识教育,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虽然义学里教授的知识并不算高深,但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义学是他们唯一获取知识的途径。
“读书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对于学生来说,博览群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然而,虽然随着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书籍印刷成本降低,但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一分一厘的钱财都要细细打算,每买一本书都要仔细思量,“读书破万卷”是很难做到的事。
而且对于读书人来说,“四书五经”只是最基础的教材,相比之下,那些有大儒名人注释过的书籍才是真正难得的珍本,而这些珍本对贫困学子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为了减少贫困学子在购买书籍上耗费的减少,经常会有地方官府号召名儒或富商们给学院捐赠书籍,让贫困学子们有免费的书籍可看。
提高读书人的社会特权 在明清时期,读书人以考取功名为目标,虽然有童生、秀才、举人、贡生、进士等不同称呼,但功名其实只分为三级,也就是秀才、举人和进士。而只要院试成为秀才,就有了基础的功名在身,享受种种特权,这才有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
而这些特权中,最直观的一点就是不用服徭役和减免部分田税,此外,秀才见到官员可以不用下跪。虽然这些特权无法直接带来财富,只是减轻贫困学子的生活负担,但通过这些社会特权,读书人却可以间接赚取财富。事实上秀才是明清时期民间士绅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士”这一阶层。
秀才虽然依然属于百姓,但其拥有的特权又比普通百姓要高,介于平民与官员之间,是地方官员和普通百姓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不少秀才在地方上都有一定名望,而随着名望增加,秀才也可以卖诗文、卖书画,或是担任私塾教师等方式来赚取基本的生活费用。
而如果能在乡试上中举,成为举人后就可以入仕为官,明朝著名的清官海瑞就是以举人的身份入仕。而入仕之后,哪怕只是担负一方小吏,社会地位也会有很大变化,有朝廷俸禄供养。即使选择不入仕,继续参加科举,举人的身份也很得乡邻的尊重,很多地方富商都有资助举人的习惯,可以说只要中举之后不过分滥用钱财,自此便能脱离贫苦境遇。
结语
我国的教育制度历经数千年的变化,正是历朝历代统治者对于教育的重视,颁布了种种援助贫困学子的政策,再加上科举制度给人们打开的向上的阶梯,才有一代代挣脱贫困命运的学子们。而这其中功成名就的部分人又反过来资助年轻的贫困学子,和这些助学的政策相辅相成,才有了繁荣的文化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