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什么能成功_赵匡胤能黄袍加身成功的原因
王朝的更迭往往伴随着更多的流血和牺牲,能够做到兵不血刃的皇帝是少之又少。往往大多数都会跟随着权力的更迭,而带来牺牲。甚至还会有一些顽固不化的忠臣,死守着前朝的君主。但也有少数的皇帝做到了兵不血刃,赵匡胤就是其中一位。
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成功的建立了北宋,赵匡胤究竟是用了什么样的办法,能够做到兵不血刃就改变了一个王朝呢?难道就没有前朝的老臣主动站出来反对赵匡胤的行为吗?
一、王朝更迭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的顺序我们都知道是唐宋元明清,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时代,它就是在唐朝末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五代十国。五代十国的混乱基本上在教科书上也只是简短的一带而过,其中它经历了五个朝代的更迭和十个国家的灭亡。
最终五代十国被一个人给统一了,这就是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一个王朝并不是赵匡胤能在历史上扬名立万的依靠,他在历史上之所以如此出名,主要是跟一个故事相关的,那便是黄袍加身。黄袍加身让赵匡胤打破了一个记录,那便是兵不血刃就改变了一个朝代的更迭。
古代朝代的更迭大多数都要通过农民起义的暴动或者是兵权的政变流血事件才可以更迭朝代,比如楚汉时期项羽联合众多诸侯攻打秦国,唐朝更是如此,连自家人的继承皇位都需要经历玄武门之变,赵匡胤为何能通过一件黄袍就改变了朝廷的命运呢?
赵匡胤本来是后周柴荣的手下的大将,柴荣去世后,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仅仅只有八岁的小儿子,而殿前司的兵权则交管给了大将军赵匡胤。虽然皇权仍在皇帝的手中,可是兵权才是一个朝代的命脉,但它却不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突然有一天朝接到通报,周边的少数民族契丹人叛变了。于是小皇帝派赵匡胤前往平叛战乱,赵匡胤带着重将领行兵到陈桥驿的时候,忽然将军队驻兵停止不前了,跟随着赵匡胤的士兵当中也流传出来这样一种传言。
二、龙袍加身
传言说士兵们都在抱怨小皇帝太小,现在我们为他日夜征战,忠心耿耿,也不会有人记得我们的功劳,我们倒不如拥立赵匡胤兄弟,这样他当了皇帝还会记得我们的功劳。而且传言扩散的速度极快。
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赵匡胤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几个士兵走进营长中,把一件已经做好的黄袍披到了自己的身上,与此同时自己手下的士兵纷纷跪到磕头,尊自己为皇帝。据说当时赵匡胤对兵营当中发生的事情全不知情,自己是被迫的被众人推上了皇帝的位置。
陈桥驿兵变的这些士兵虽然都跟随赵匡胤,但是朝廷那边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赵匡胤于是带着部队回返都城,守城门的将领是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赵匡胤回到朝廷面对后周少主,赵匡胤要求柴宗训交出皇帝的金印,难道就没有一个大臣站出来反对赵匡胤称帝吗?
当时在朝廷当中的文官都是些什么人呢?他们为什么都不愿意站出来反对赵匡胤呢?此刻朝廷当中的文臣一个是王审琦,他曾经是赵匡胤的布衣之交。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官职是慕容延钊,他也是赵匡胤的好友。他们都与赵匡胤的关系十分密切。
两个部门机关的最高官员都与赵匡胤私交很好,这让赵匡胤彻底失去了后顾之忧,因此面对大兵回归朝廷,后周少主柴宗训没有反抗,因为站在自己这边的势力几乎为零,除了太后,他身后没有任何背景。
柴宗训自知自己的势力敌不过赵匡胤,也不做反抗,而是主动让出了皇位,就这样赵匡胤通过黄袍加深的办法成功当上了皇帝,并且完成了统一了五代十国的重任,成功的结束了一个时代的战乱,开辟了新的大宋时代。
而柴荣的后人也受到赵匡胤的厚待,这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很多皇帝当权后都会害怕前朝的旧人颠覆自己的政权,因此都会毫不留情的杀害这些人,但赵匡胤却选择了厚待这些人,还给他们加封亲王。这可是后世很多君主都没有办到的。
可能赵匡胤始终都觉得自己后周的臣子,心中总有一种背叛后周而做皇帝的想法,所以不愿意背负上杀害臣子和少主的骂名。而对于跟随自己夺权的这些臣子,他也没有采用刘邦的方式,而是用了一种更加温和的手段解除了他们手中的兵权,被称为“杯酒释兵权”。
三、总结
黄袍加身,开辟了一个政权交替的新模式,通过不流血的争夺而取得了政权上的胜利,此后赵匡胤还推出了另一个办法,杯酒释兵权削弱了这些跟随他打仗的重臣,这也使得那些有功之臣不再遭受飞鸟尽,良弓藏的悲惨命运。而是可以主动的告老还乡,卸甲归田。
这也在另一层面看出赵匡胤是有一定的仁慈之心的,面对跟随自己的有功之臣没有痛下杀手,虽然他开辟了历史上皇权变更的新格局,但却没有背负上残忍,嗜血的名声,这才是赵匡义能在众多明君中脱颖而出的真正原因,给别开路,也为自己留下一条路。
但要说黄袍加身时赵匡胤全然不知,也不太现实,下面的士兵若有人作乱,他作为将领一心为周朝的话,也不会任其发展。主要还是因为赵匡胤有心想要自立,而这也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