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徐温是谁_徐温的生平事迹

时间:2022-10-30 10:09:13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曹将军:我任用您为征讨吴越国副将,却不能满足贵部需求,这完全是我的过错!曹将军因此弃明投暗,我完全理解!您但放宽心,我会厚待您的妻儿老小,绝不会罪及他们! 南吴叛将

徐温是谁_徐温的生平事迹

“曹将军:我任用您为征讨吴越国副将,却不能满足贵部需求,这完全是我的过错!曹将军因此弃明投暗,我完全理解!您但放宽心,我会厚待您的妻儿老小,绝不会罪及他们!”

南吴叛将曹筠阅信后泣不成声,悔恨交加。半年后,吴越反攻南吴,曹筠为报答权臣徐温的宽容之恩,临战前率所部阵前起义重归南吴,反戈一击,“遂败越兵。”

徐温对叛将先是放低身段自我检讨,继而大打亲情牌安抚曹筠,使叛将再次回归,如此高明的公关技巧,足以显示出徐温的过人胸襟与手段。

徐温是谁_徐温的生平事迹

(一)文韬武略

徐温“沉毅寡言”、不怒自威,具有天生领袖气质。少年时,因生活所迫“入群盗中以贩盐为事。”他成为杨行密帐下“三十六英雄”之一后,“常从行密征讨,先登陷阵,敌人畏之。及平秦彦,虏赵锽,败孙儒”,战功赫赫。

杨行密所部攻陷宣州后,在“诸将争取金帛”烧杀掠抢时,唯独徐温慧眼独具,占据粮仓,施粥救济满城灾民。杨行密由此对他高看一眼,视为腹心,甚至将乱军中掳掠到的养子李彭奴转交徐温抚养。徐温视为己出,取名徐知诰(即李昪),悉心抚养教育。

徐温以小艇运送军粮和鱼目混珠妙计充分展现军事才华后,被已进封吴王的杨行密突然召回广陵(今扬州),商议处理小舅子朱延寿问题。徐温采取心腹谋士严可求计策,借花献佛建议杨行密诈称眼疾失明调虎离山,见机行事。杨行密急召小舅子至扬州,“迎之寝门,刺杀之。”朱延寿死后,随之进京的警卫部队人人自危,大有鱼死网破之势。徐温亲自安抚他们,“谕以大义”,既成功收编这支精锐部队,又被杨行密升任执掌亲兵的右牙指挥使,从此进入权力核心。

徐温是谁_徐温的生平事迹

(二)徐张兵谏

杨行密重病期间,“平生旧将皆以战守在外”,只有徐温陪伴身边。徐温为巩固权位,把宝压到杨行密长子杨渥身上。在杨渥被派往宣州担任观察使时,徐温特意为他饯行并趁机表忠心:“大王重病卧床,却令您出镇藩镇,这显而易见是奸臣借刀杀人的计谋!您记住:除非是同时接到我派出的特使和大王的令书,您才能回扬州!”杨渥被他的忠诚感动得“泣谢而去。”

杨行密病入膏肓时,令正直大臣周隐召回杨渥交代后事。周隐直言不讳阻止:“‘宣州司徒(即杨渥)轻易信谗,喜击毬饮酒,非保家主也。’其余诸子年幼,无力驾驭诸将。因此,臣斗胆建议由庐州刺史刘威代理吴王之位,待杨氏诸子年长后,再将王位交还杨氏!”

徐温得知杨行密一口回绝,于是伙同左牙指挥使张颢演双簧进言:“大王您此生‘出万死,冒矢石’,才为子孙立下这万世基业,岂可让它改姓?”

杨行密催促周隐迅速发牒文,紧急召回杨渥。眼看杨行密行将就木,杨渥却迟迟未至,徐温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闯入周隐办公处想问个究竟,意外发现周隐召回杨渥的公文还躺在办公桌上。徐温如梦方醒,“急取遣之”,派特使持公文飞驰到宣州,终于使杨渥在杨行密断气前赶回京城,“乃得嗣立。”

徐温是谁_徐温的生平事迹

徐温虽有“预立嗣之功”,但因与张颢统领左右亲兵,令杨渥时刻如芒刺在背。杨渥率自己在宣州时组建的三千精兵进京后,又广选壮士组建东院马军,授予大小官职。同时,他派出心腹三将镇守江西,四处培植势力。他自认为地位稳定后,原形毕露,“骄侈益甚”,开始疯狂报复。他逮捕周隐破口大骂后将其杀害,打压旧臣,提拔心腹。心腹们“恃势骄横”,欺凌蔑视功旧臣,使得“将佐皆不自安。”

徐温与张颢本着职责,多次“泣谏”越闹越不像话的新君。杨渥恼羞成怒:“你们如果认为我不配为王,何不杀了我自己称王?”徐温与张颢见他翻脸不认人,“惧,潜谋作乱。”

也是杨渥命中该绝!他为玩乐方便修建球场,竟然把数千卫士从宫中调往郊外,为徐温等人诛杀自己创造良机。徐温与张颢诬称杨渥派往江西戍守的心腹三将意欲谋反,派亲信将他们悉数诛杀。“王闻三将死”,更对徐温与张颢恨之入骨,“欲诛之。”

徐温与张颢先下手为强,率精锐亲兵二百人全副武装发动兵变,杀入内宫四处抓人。杨渥正与心腹们商议事务,见状大怒,喝道:“尔等果然想杀我吗?”二人诡辩:“不敢!我等只想诛杀在大王左右祸言乱政的奸臣!”他们“曳下王亲信十余人,数其罪,以铁檛击杀之,号曰兵谏。”杨渥眼睁睁看着内外手足被斩杀,真正成为孤家寡人,“由是失政。”

徐温与张颢大开杀戒,采取各种手段铲除异己,所有反对他们做法的诸将都被“以法除之”,成功使得南吴“军政悉归二人矣!”

徐温是谁_徐温的生平事迹

(三)专制军政

眼见“颢、温专制军政”,失去实权的杨渥虽然“心积不平”幻想除去二人,但已是“老尼姑瞧嫁妆----这辈子没指望了!”徐张二人得知杨渥贼心不死,“益不自安,因谋弑王”,约定事成后瓜分南吴土地,向后梁朱温称臣。

徐温是个聪明人,不愿背负弑君恶名,故意刺激张颢。徐温顺水推舟请他亲率左牙兵行事,张颢中计,单独指挥所部“左牙兵行逆。”于是,“温、颢共遣盗入寝中杀渥......执渥缢杀之”,对外则宣称时年23岁的杨渥暴薨。

徐温在谋士严可求周密策划下,挫败张颢“欲背约自立”的阴谋,拥立杨渥年方 11岁的弟弟杨隆演为吴王。张颢见煮熟的鸭子飞了,气急败坏,奏请杨隆演将徐温外放润州。徐温再次与严可求密切配合,上演了一出令张颢难以下台的双簧,成功滞留在权力中心。

张颢发现严可求是徐温内线后,“使盗夜刺杀之,”严可求逃过一劫,与徐温预谋“先杀颢。”徐温暗遣心腹“选壮士三十人图之。”次日清晨,暗杀队“直入斩颢于牙堂,并亲近数人。”

徐温走上前台,公开把“弑君之罪”的屎盆子结结实实扣在死鬼张颢头上。他详细公布张颢弑君的行动细节,将亲手勒死杨渥的凶手在闹市车裂示众,并大张旗鼓在左牙抓捕参与弑君的乱党。通过这番精彩表演,徐温把自己择得干干净净,在弑君案中纯洁得恰似婴儿,成功使世人坚信他是个纯粹的正人君子。

针对张颢执政时“刑狱酷滥,纵亲兵剽掠市里”的暴政,徐温“力行善政”,重拳出击打击黑恶势力。他“立法度,禁强暴,政举大”,很快使“军民安之。”

徐温被新君委任为“左、右牙都指挥使”,军政大权一把抓,开始享受“独专国政”的快感。杨行密的一些老部下“常愤徐温用事”,名将杨遇在宣州公开叛乱,兵败后被徐温灭族。从此,“诸将多畏温之威”,杨隆演彻底沦为“瞎子的耳朵----摆设。”

徐温杀鸡儆猴的妙招,震慑得“太祖(杨行密)旧将,人人皆自疑。”几个位高权重的藩镇将领为消除徐温疑心,被迫主动入觐“以明无二心。”徐温大秀演技,对他们“恭谨如见太祖”,终于安抚住诸将之心。诸将对他心悦诚服,“由是人皆重温。”徐温也顺理成章成为南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徐温是谁_徐温的生平事迹

(四)遥控指挥

徐温秉政期间,尽心国事,遣将“攻楚取岳州”扩大版图后,又在无锡大败吴越入侵大军。义子徐知诰请求乘胜追击东取苏州,徐温“念离乱久而民困”,主动“戢兵息民,使两地各安其业。” 他于霍邱击退后梁进攻后,因劳苦功高,被封齐国公,总领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等六州。

在润州,徐温建立霸府(实力超群终成王业的藩王或藩臣的府署,曾开设霸府者无一不是名震一时的枭雄,如魏武帝曹操、献武皇帝高欢、后梁太祖朱温、后唐庄宗李存勖),向着理想迈出坚实的一大步。因喜爱升州(今南京)繁华富庶,徐温将治所迁至升州。他“留其子(徐)知训居广陵秉政”,自己坐镇升州遥控指挥军国大事。

徐温让长子徐知训辅政,是典型的任人唯亲的一招臭棋。徐知训是个嫉贤妒能、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会的官二代,他丝毫不理解父亲的苦心,在广陵为所欲为,“平日陵辱诸将,对高祖(杨隆演)无君臣礼。”他曾企图抢占兵法老师、名将朱瑾的家妓,得知朱瑾“屡劝高祖诛除徐氏以去国患”后,更对其恨之入骨,利用职权外放朱瑾。朱瑾忍无可忍,设美人计擒拿徐知训,“呼壮士出斩之。”

徐温得知儿子被杀时,养子徐知诰已彻底稳定住广陵形势。原来,徐知诰屯兵润州,与广陵仅一江之隔。他惊闻广陵之变,当日便率部渡江进入广陵平乱,“抚定军府” ,将自刎身亡的朱瑾灭族,迅速控制住局面。徐温很是欣闻,但“因亲子皆幼弱”,无奈只得“以知诰代知训执政。”

秋七月,徐温率部杀气腾腾“入朝于广陵,欲大行诛戮。”从徐知诰与严可求的详细汇报中,徐温终于获知儿子的具体过错与罪恶,“怒稍解”,迁怒“知训将佐不能匡救,皆抵罪。”他安排徐知诰继续代行徐知训职责,又让第四子徐知谏代替徐知诰至润州任职。一切安排妥当后,徐温“还镇金陵,总军国大纲。”而广陵所有军政事务,都被徐知诰把持。

徐温是谁_徐温的生平事迹

(五)狼子野心

将君王攥在手中摆弄的感觉虽然很爽,但徐温总有“权重位卑”的错位感。他自认为小水池已无法容纳蛟龙,但在而他这条蛟龙头上,还有一条名正言顺的龙王。如果龙王不能一飞冲天,他这条蛟龙便永远只能在水池中瞎扑腾。于是,他极力劝谏杨隆演“请建吴国,称帝而治。”杨隆演不愿做傀儡皇帝,坚决不答应。严可求深知徐温心意,建议他分两步走,先建吴国再图称帝。徐温再次尝试“帅将吏藩镇请王即天子位”被拒绝后,不得不先“奉玉册、宝绶,尊王即吴国王位。”

徐温虽然只是把杨隆演推上王位,但具体做法却参照天子即位之礼,改年号,“大赦境内,建宗庙社稷,设百官,宫殿之物皆用天子礼。”徐温更是出任大丞相兼军政一把手,进封东海郡王,依旧在金陵遥控指挥。徐知诰在朝中任宰相辅助吴王,父子遥相呼应,将杨氏彻底架空,形成“祭则弘农(杨隆演仅负责祭祀),政由东海(徐温把持朝政)”的格局。

杨隆演长期受徐氏父子钳制,从来不敢把郁闷不平心意形于言色,尤其对“建国称制”一事极为不满,只得借酒浇愁,喝出一身病,卧床不起。“大丞相徐温自升州入朝”,与群臣商议立储君。有人不知是有意讥讽还是溜须拍马,建议徐温:“蜀先主刘备驾崩前曾嘱咐诸葛亮‘嗣子不才,君宜自取。’徐先生应该考虑一下是否应该‘自取’!”

徐温一脸正色怒斥:“我如果有取代杨氏之意,早在诛杀张颢之时便可自取,何必等到今天?慢说杨氏还有男儿,即便只有女孩儿,也应该立她为王!‘敢妄言者斩’!”

杨隆演病薨,按顺序王位应该传给弟弟庐江公杨濛。但是,“徐氏秉政”,不愿意立已经成年且难以控制的杨濛,于是改立杨行密第四子杨溥。

徐知诰因长期在朝辅政,日渐深得人心,以至有取代徐温的可能,“温虽遥秉大政,而吴人颇已归属于知诰。”徐温的亲生子徐知询嗅出危险,联合徐温的亲信,一起要求“欲代知诰执政。”关键时候,徐温却胳膊肘往外拐,对徐知询道:“徐知诰的孝顺和谨慎,远远超过你们几个亲弟兄!”徐夫人也凑热闹:“徐知诰是我们夫妻贫贱时收养的义子,现在我家富贵了,岂能忍心抛弃他!”因此,徐温迟迟没有答应徐知询的请求。

公元927 年7月,徐温终于下定决心,“欲帅诸藩镇入朝,劝王称帝。”临行前,因疾病发作,只得先遣徐知询奉表劝进,并趁机留在京城取代徐执政。

徐知诰闻讯大惊,主动上表请求外任洪州节度使。上表前夜,形势逆转:“温又请睿帝(杨溥)即皇帝位,未许而温病死,年六十六。”徐知询途中闻讯,紧急折返金陵奔丧,徐知诰虚惊一场,说服杨溥追赠徐温为齐王,谥号忠武。

徐温病逝后,徐知诰将其未竟事业进行到底。他先明升暗降褫夺了徐知询兵权,继而反复劝谏杨溥即位称帝。杨溥被迫违心“即皇帝位”,先后封徐知诰为浔阳公、豫章公,东海郡王、齐王。徐知诰建齐国,同年底接受吴睿帝杨溥禅让,登基称帝,国号大齐,后改为南唐。徐知诰吃水不忘挖井人,“追尊徐温为忠武皇帝。”徐知诰认祖归宗改名李昪后,将徐温庙号改为“义祖”。

纵观徐温一生,与“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曹孟德何其相似!他先舍生忘死追随杨行密创建南吴政权,又在主人去世后力挺其子上位,继而将杨隆演与杨溥玩弄于股掌之中。在残酷的权力争夺战中,他伤痕累累胜出,为了某个朦胧而又明确的目标坚定不移前行。也许这个目标并不高尚,但是,终其一生,徐温始终没有篡位称帝,而是如同曹操为曹丕扫清障碍一般默默为徐知诰做嫁衣。因此,鲜为人知的权臣徐温,堪称南吴版曹操。

徐温是谁_徐温的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