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如何临幸_皇帝临幸嫔妃的规矩
古代中国是一个庞大且不断发展的王国,拥有严格的法律条规,广泛的税收,也有标准系统去计算金钱、重量或各种量度。
中国古代比西方早大约一千年使用十进制系统,在十九世纪初之前,西方也未开始用这些方式去解决一些方程式问题。
中国人仍然相信数字的神秘力量。阴阳学说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四字因为与“死”字音相近,而被视为不吉利,八字与“发”相近被认为会带来财富。
中国古代已研究数字的排序,甚至乎发展出早期的数独(Sudoku)游戏。
到公元六世纪,中国的余式定理被用于中国古代天文学来测量行星运动——今天它仍然具有实际用途,例如,在互联网密码学中。
数学在中国古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数学计算帮助中国兴建了延绵数千公里的长城;而数字也在管理帝国宫廷事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连中国皇帝的行房次数,也与数学息息相关。
日月行星的运行规律和历法影响了所有皇帝的决定,甚至影响他在白天和黑夜的日程安排。
古代皇帝的官宦幕僚想出了一个系统来计算皇帝与后宫嫔妃行房的规矩。这套作法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几何级数的数学概念上。
古代天子有众多后宫佳丽,相传皇帝要以十五天为一个周期,轮流临幸一百二十一名嫔妃。
《周礼·天官·九嫔》:“凡群妃御见之法,月与后妃其象也,卑者宜先,尊者宜后。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亦十五日而遍云,自望后反之。”
皇后可以独享皇帝一个晚上,一晚给予三夫人,一晚则是九嫔,其后三晚为二十七世妇,之后九晚则为八十一御妻。
其侍寝的次序,也要遵从月相的变化,因为月象阴,这个时间表按月圆来制定,确保皇帝在贴近月圆,则“阴”最重的时候,与最高位置的女性行房。
上半个月随着月亮的由缺而满,“卑者宜先”,先以最低等的女御,最后才到王后侍寝,是为“尊者宜后”。下半个月则是“自望后反之”,改由王后先,女御殿后。
这个算法是根据等比数列的数学概念。每组女性的数量是前一组的三倍,确保在十五个晚上,皇帝能够临幸后宫中的每个嫔妃。
作为统治者当然需要耐力,但目标很明确,就是希望有最好的人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