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才是谁_朱良才的生平经历
1955年的大授衔中,我军涌现出了一千多名将帅,军衔是党和国家授予他们的荣誉。这些革命先辈们在荣誉面前,充分展现出了谦逊的态度,不少人高风亮节,主动让衔、申请降低级别,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而荣膺上将军衔的朱良才,更是主动提出辞职,令人钦佩之至。
投身革命
朱良才的经历很不简单,家境比较富裕的他,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朱良才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了小学教员,这是一份可以衣食无忧的工作,在兵荒马乱的那个年代足以让多数人羡慕不已。
然而,朱良才并不满足自己幸福,他要为所有穷苦百姓争取幸福,就这样,他毅然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农民运动,并在当地农会任职,积极发动群众闹革命。大革命失败后,朱良才怀着一腔热血,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加入了共产党。
入党后不久的朱良才,便和组织一起,开始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斗争。1928年,朱良才跟随朱老总参加了湘南起义,后来又随部队辗转上了井冈山。由于文化程度较高,朱良才先是在红四军军部担任秘书,后来又下到部队从事政治工作。
1928年8月,担任连指导员的朱良才,带领连队在井冈山黄洋界,抗击了数倍于己之敌的进攻,为保卫根据地立下了大功。
在此后的岁月里,朱良才一步一个脚印,从连指导员一直升任军政委,先后担任了各级政治主官,参加了多次反“围剿”,并参与多次战斗的指挥,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5年,两路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朱良才被调到红四方面军任职,担任了军政治部主任。次年十月,朱良才所在部队被编入西路军,西渡黄河,开始了漫漫征程。
由于种种原因,西路军最终全军覆灭,数万健儿血染沙场,朱良才幸免于难,他不畏艰险,靠着一路乞讨,历时一个月最终返回延安。由于在战斗中受了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朱良才的右臂落下了终身残疾。
抗战爆发后,为了接应和营救失散、被俘的西路军将士,朱良才被组织派到兰州,担任八路军办事处秘书长。到任后,朱良才深感责任重大,他采取多种措施,多方查找西路军失散人员,并营救了一大批被捕的革命志士,最终将他们安全送往延安,此举为革命保存了一大批火种,受到了上级的高度赞扬。
后来,由于工作需要,朱良才离开了兰州,来到了位于抗日前线,继续从事政治工作,先是在第三军分区任政委,后调至军区担任政治部主任。
在此期间,朱良才注重宣传晋察冀地区抗日军民的英雄事迹,“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事迹之所以能闻名全国,朱良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这些英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激发了华北军民的抗日热情,为最终击败日寇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此外,朱良才还发动部队大搞生产运动,减轻了根据地的负担。
主动让贤
抗战结束后,朱良才又将精力放到了培养人才方面,出任了军政干校(后发展为军政大学)的副校长兼副政委,并主持学校具体工作,为部队及解放区培养了大批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朱良才又担任了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军政大学政委,1955年,55岁的他被光荣的授予上将军衔,从此跨入了开国将军的行列。
成为上将后不久,朱良才改任北京军区政委,在任期间为部队的革命化、正规化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近六旬的朱良才觉得工作起来有些力不从心,感觉自己已经难以胜任领导岗位。为了不影响部队建设,朱良才主动向组织上提出辞职,要求退下来,这一举动充分展现了他的高风亮节,组织上经过研究后,批准了这一请求。1958年,朱良才正式离休。
离休后的朱良才并没有闲下来,他用相当多的精力,撰写了很多著作,描写了革命战争年代,伟大领袖同广大指战员一起艰苦奋斗的故事,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有多篇作品后来被选入中小学教材,成为永远流传的经典。
1989年2月,朱良才同志逝世,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