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最后一天是如何度过的_慈禧最后一天的状态
1908年11月14日夜,在南方还是小阳春天气的时节,北方早已是寒气逼人。身处寒冷北京城的慈禧太后,这一天对她而言,不仅是寒风萧瑟、冰寒彻骨,比天气更冷的,还有她的那一颗沉重又苍老的心。
后人都道是她毒死了光绪帝,不过,再多闲言碎语,也改变不了光绪帝在这一天驾崩的事实。
于慈禧而言,年轻的光绪帝走在了她的前面,73岁的她,在一只脚早已迈入坟墓的年岁,她抬起第二只脚时,内心分明是一片宁静安然。
所以,11月14 日这一天的慈禧是无比忙碌的,为着光绪帝的丧礼,同时,她也是悲伤的,为自己衰朽不堪日薄西山的身子,为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再怎么明争暗斗,到底是妹妹的儿子,自己的外甥,到底是骨肉至亲。
据后来的英国记者拜克豪斯的日记记载,这一天的慈禧虽然忙碌,可是,她的气色看起来依然不错。不过,这个在外国记者看来的气色不错,会否是慈禧极力装给外人看的,也很难说。
因为在十天前,慈禧刚刚过完自己农历十月初十的生日。在最后一次的寿宴上,心情愉悦的慈禧,面对着满桌数百道美味佳肴,食欲大增,不觉就大快朵颐不能止。
到底不是年轻人,胡吃海塞的慈禧,第二日就腹痛不止,紧接着便腹泻不断,一天之内就达数十次之多。不要说年老之人,就是年轻人,也遭不住。
自这日后,慈禧便患上了痢疾,怎么吃药也断不了病根,每日零零碎碎的受罪。本就干瘦的身子,日日黄瘦下去,渐至骨瘦如柴。
所以说,拜克豪斯看到的慈禧面色不错,很大可能并非实际情况。
这一夜,用过晚膳之后,按照以往的生活习惯,慈禧都会在晚膳之后,召集一些王妃格格们陪自己说说话,玩点饭后小游戏解闷儿,但今天实在是太累了,年老之人,又逢此丧事,慈禧自然也没了这份心情。
在八点上床就寝之前,慈禧照例是要用牛奶洗浴的,然后在洗完澡之后,还得专门泡个脚。就是说,洗澡是洗澡,泡脚是泡脚,二者并不是同时进行的。慈禧的泡脚也是有讲究的,并非我们普通人打一盆热水来就完事。夏天时慈禧用杭白菊泡脚,冬天用木瓜汤药,逢到雨雪天气,则又换成姜汤。
这一番又洗又泡之后,慈禧方才就寝。在就寝前,还要喝下御医根据节令气候的不同,专门为慈禧熬制的养生汤药。
大凡年老之人,睡得早,醒得也早,慈禧也不例外。
每日清晨五点前一定会早早醒来的慈禧,她的整个起床之后穿衣洗漱的环节,同样是异常繁琐复杂的。
随着值事太监的一声“请驾”喊出,大家都知道老佛爷醒了。起床之后,就是梳洗。慈禧虽然年老,爱美之心却丝毫不减。和所有女人一样,慈禧在起床之后,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梳洗打扮上。
不过,和今天的人们用各种乱七八糟、价格高昂,又有毒副作用的化妆品不同,慈禧用的都是纯天然的。首先,她要用人乳洗面漱口,然后用玉石按摩皮肤,之后再做个鸡蛋清调制的面膜,做完面膜之后,慈禧再用热毛巾多次反复敷脸,这之后,才搽上自己亲手研制的玫瑰脂粉。
除了繁琐费时的脸部保养,慈禧还认为梳头有利于养生,因此特别注重梳头,有个专门为她梳头的太监刘德盛。这个奔着养生的梳头,自然不同于我们普通人,早上着急忙慌去打卡签到,匆匆忙忙梳得那么三下两下,所以同样要花去很多时间。
一番无比盛大的梳洗打扮之后,随着太监一声“打帘子”的呼喊,在外面值事的大小太监顿时齐齐跪下,齐呼“老祖宗吉祥”,然后,打扮光鲜、容光焕发的慈禧,方才扶着李莲英的手,在一众太监的跪拜齐呼中,缓缓走出寝宫,要去用早膳了。
11月15日这一天早上七时许,在明亮的晨光中,缓缓走出寝宫的慈禧,耳畔如往日一样,传来太监们“老祖宗吉祥”的呼喊声。此时的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将会是他们此生最后一次喊出的吉祥话。
随着最外层那一扇宫门徐徐打开,和明亮的晨光一同到来的,还有秋冬时节凛冽的寒风,透过门窗,呼呼刮了过来,众太监们不禁都打了一个冷战,在心里重重喊了一声“好冷”。
经过一夜安睡,坐在早膳桌前的慈禧,精神明显比昨日好多了。因为数日前闹过痢疾还未痊愈,所以,这天早膳,慈禧选用的是养胃易消化的玉田红稻米粥,拣了几块枣泥山药糕、几块内造点心,也就罢了。
在用早膳时,当慈禧就着糕点已慢慢吃完小半碗红稻米粥时,忽然在一低头的当儿,恍惚似一阵冷风逼至,慈禧突然就止不住一阵头晕目眩,差一点一头栽倒在早膳桌前。
李莲英见状,马上过来侍候。慈禧一手扶着李莲英,一手撑着太阳穴处,轻轻抚按了好久,才慢慢清醒过来。
清醒过后,众太监不敢怠慢,立即将慈禧再次请回寝宫。
回到寝宫之后,自感身体状况不容乐观的慈禧立即召集来军机大臣、监国摄政王载沣等重要大臣,开了一个紧急会议。除了这一众大臣,光绪帝的皇后,也就是慈禧的亲侄女隆裕,也参加了这次的重要会议。
会议当然是围绕光绪驾崩后新皇帝的人选问题。这次会议完全按照慈禧的意图,立了三岁的溥仪为皇帝,载沣作为摄政王,全力辅佐新皇帝上任,同时要求载沣在遇到一些重大军国要务时,必须先向隆裕请示后方可施行。
所有大事都敲定后,慈禧便着手安排人以新皇帝的名义下诏书,尊慈禧为太皇太后,尊隆裕为太后。
把这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慈禧有一种大事定矣的感觉,这才从座椅上慢慢站了起来。就在慈禧打算往前迈出一小步时,竟忽然又是一阵熟悉的头晕目眩。这一次的头晕目眩,比之早膳时厉害得多。慈禧只觉眼前一黑,巨大的眩晕感排山倒海而来,与此同时,她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呼吸急促起来。伴随着慈禧一声低沉喑哑的痛苦呻吟声,只见她往椅背上直直倒了下去,当场不省人事。
这可吓坏了众人,立即招来御医。
在焦急的等待中,短暂晕厥的慈禧慢慢醒转过来。看着跪侍在侧的流泪的隆裕太后,轻声说道:“别担心,我只是这两天累的。”
晌午时分,慈禧再次腹痛不止。她知道自己这是旧疾复发了,随后再次召见朝中要臣,颁布了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两道懿旨,一是让溥仪登基,二是让溥仪亲生父亲载沣担任监国。
办完这两件大事之后,腹痛再次袭来,以至数度排出脓血,经此重创之后,慈禧很快面如死灰,气若游丝,奄奄一息。
大殿之外,次第跪满了来自京城的诸位大臣,只等殿内一动哭声,便立即举哀发丧。
此时,面对腹痛难忍的慈禧,随侍在侧的御医们也顾不得多想,竟大胆使用了鸦片为慈禧止痛。
不知是鸦片起了短暂的麻醉作用,还是回光返照,处于昏沉痛苦中的慈禧又再度清醒过来,对着身边的隆裕等人悠悠说道:“我毕生垂帘听政数次,不了解的人认为我是贪婪权力,实际上是迫于时势不得不做出此决定。”
或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隆裕等身边亲近之人看来,说这番话时的慈禧,完全不同于平时的肃穆威严,竟如长者般和蔼可亲。
说完这番感慨之语,慈禧又沉沉昏睡过去。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慈禧会在这又一次的昏睡中撒手人寰时,已是下午时分的慈禧,竟如平时午睡般忽又醒来,最后一次用目光将殿内包括张之洞在内的重臣挨个看了一遍,又最后把目光久久落在了隆裕太后的脸上。
下午的阳光,透过精美的雕花木制窗户,斜斜落到隆裕的脸上、衣服上、手臂上,金黄灿烂得如同正在盛开的大朵的萱草花。这样温暖美好的阳光,从此再也看不到了。思量到此,慈禧不禁一声长叹。
良久,方徐徐说道:“此后,女子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说完这话,在众人无比惊诧的目光中,慈禧再度昏沉睡去。
这一睡,再也没有醒来。
下午五时许,慈禧面南而逝。
慈禧死后,对于她的这句临终遗言,有人认为是伪造的,因为慈禧说这话,不是等于全盘否定自己吗?还有人认为慈禧是怕有后来女子专权,能力业绩超过自己,掩盖了自己的光辉。
其实都不对。慈禧在临终前,之所以说出这番话,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可怜的侄女。
因为隆裕太后生性软弱,摄政王载沣又懦弱无能,重臣张之洞年已老矣,唯一可用的袁世凯又野心巨大,很难驾驭。如果隆裕太后效法慈禧垂帘听政,却又没有慈禧的杀伐决断,那就一定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只是,一向未雨绸缪、机关算尽的慈禧,这一次是多虑了,因为在她死后,不过三年时间,被她统治长达47年之久的大清王朝就迅速灭亡了。
太多人认为慈禧祸国殃民,也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慈禧,清朝不可能苟延残喘那么多年。面对当时的内忧外患,帝国列强虎狼纷至,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民主革命蓄势待发,哪一桩都足以要了清王朝的命。
或许,于清朝而言,慈禧有延续之功,只是,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程而言,真的很难说穷奢极欲的慈禧有多少功劳可言。
怎奈,历史没有假设,不能改写,徒留后人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