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浪子回头金不换指谁_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历史典故

时间:2022-11-10 08:52:11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有言道:浪子回头金不换。提及浪子,现实和历史上都不乏其人,倘若要评选史上最大浪子,非他莫属。 他少年时,肆意妄为,祸害乡里,与恶虎、蛟龙一起,被时人称为三害。成年后

有言道:浪子回头金不换。提及浪子,现实和历史上都不乏其人,倘若要评选史上最大浪子,非他莫属。他少年时,肆意妄为,祸害乡里,与恶虎、蛟龙一起,被时人称为三害。成年后,他幡然醒悟,改过自新,苦读成才,最终以身殉国,成为一代名臣。他是谁?

他就是晋朝独一无二的名臣周处。

浪子回头金不换指谁_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历史典故

周处,字子隐,吴郡阳羡人。典型的“官二代”。其父周鲂曾先后任东吴丹阳西部都尉、鄱阳太守、裨将军等要职,四十多岁,即撒手人寰。或许是遗传所致,或许是家境使然,周处十四五岁时,就长得人高马大,“膂力绝人”。可是周处虽出身名门,但因父亲早逝,无人教养,自小就不好学习,偏好刀棒,除了正经事不干外,其他不正经的事皆干,且越是不正经的事越是干得欢实。一乡百姓,叫苦不迭。

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终日浪来浪去的周处见众乡亲皆眉头紧锁,纷纷避自己而远之,颇为不解。一次,他拉住一位老者,尊称不加,便没头没脑地张口问道:“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也?”老者不识周处,眉头一跳,哀声叹道:“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周处一脸懵懂,随口问道:“何谓三害?”“南山猛虎,北河蛟龙(鳄鱼),西村周处并为三害!”老者脱口而出。周处不由得一怔,面有愧色,沉吟有顷,这才徐徐说道:“若此为患,吾能除之。”

浪子回头金不换指谁_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历史典故

第二天一大早,周处扎裤束袖,持刀携弓,独自一人闯入山中,太阳尚未落山,即负虎而出。第三天,周处又马不停蹄,手持匕首,赤身跳入河中,与蛟龙搏斗。乡人们纷纷跑来驻足围观,只见周处与蛟龙缠在一起,时而刺头,时而扯尾,时而在上,时而在下,翻翻转转,沉沉浮浮,与蛟龙一起漂游出几十里开外,三天三夜后,乡亲们既未见蛟龙尸体,也未见周处归来,皆认为周处八成已死,于是,一乡百姓如过节般放鞭燃炮,以示庆贺。

可是第四天清晨,当人们醒来时,却发现周处正拖着蛟龙缓缓行走于岸边。凯旋而归的周处,听说乡亲们放鞭燃炮庆贺己死,“始知人患己之甚”。闭门思过几天后,周处遂放下“屠刀”,步行几十里,只身来到吴县,投到时为名儒的陆机和陆云兄弟膝下励志求学。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四五年后,周处学业大进,从一个街头恶少,而一跃成为扬名吴郡的谦谦君子。周处出圈后,“州府交辟”,州府官员争相征召。周处因此而先后出任吴国东观左丞和无难都督等职。

浪子回头金不换指谁_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历史典故

就在周处准备大显身手之时,风云突变。晋太康元年(280年),吴被晋灭。时为晋扬烈将军、曾任曹爽掾吏,而今的灭吴功臣王浑,在东吴宫中设宴庆贺。以胜利者自居的王浑举着酒杯,颇有几分揶揄地对一众东吴降将说道:“诸君亡国之余,得无戚乎?”各位皆是亡国之人,怎么不见忧戚之色?周处当即怼道:“三国分立,魏国先亡,吴国后亡,忧戚之色,何止吴人?”言外之意,你王浑也是魏国亡臣,有何面目取笑我们吴人?王浑听罢,“面有惭色”。

不久,周处等人被“请”到了洛阳,经过半年多反复审查反省后,被安排到洛阳周边一个小县担任了一名小吏。虽处于人生低谷,但周处却没有自暴自弃,仍信心满满,稳扎稳打,从一点一滴做起,经过三年多不懈努力,终于咸鱼翻身,升至雍州新平郡太守,成为了一名县太爷。

此时的新平郡,无疑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晋朝原有的官员们皆唯恐躲之不及。该郡地处西晋西北部边疆,说是新平,其实未平。因汉羌杂处,加之历经战乱,人心大多未附,汉羌之间时有争斗。周处到任后,采取文武两手,一边安抚,一边铁腕,半年后,羌人归附,边疆安定。因政绩卓著,两年后,周处又南下,被提拔为广汉太守。

浪子回头金不换指谁_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历史典故

彼时的广汉郡也是一个有名的乱摊子,郡内社情复杂,矛盾丛生,诉讼不断,积案如山。周处到任后,先是布衣草履,上山下乡,广泛调查社情民意,而后又埋头案卷,“详其枉直”,“一朝决遣”。一天便将几年的积案全部处理完结。

一年后,周处因母亲年迈病重,遂辞官回乡。可是很快朝廷又下文,任命周处为楚国内史,尚未到任,命令又来,征拜周处为散骑常侍。面对脚前脚后两份任命,周处对家人道:“古人辞大不辞小。”于是,周处果断择任楚地。周处到任后发现,因经历战乱,当地百姓人心涣散,无心生产,四处窜乱。周处一边派员下乡对百姓施以儒家教义,一边安排人员收葬郊外弃尸野骸,同时,又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鼓励百姓种桑养蚕,发展生产,共奔小康。一年后,楚地即旧貌换新颜。见此,周处这才重又接受朝廷征召,去了洛阳。

浪子回头金不换指谁_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历史典故

成为京官后的周处,很快就发现当时朝廷里“四风”泛滥,众臣们皆安于享乐,不思进取,且以权谋私,中饱私囊。遂屡屡上书,规谏弹劾,且不论亲疏远近,一把尺子量到底。时为梁王的司马肜(司马懿第八子),屡屡纵容手下巧取豪夺,祸害百姓。周处得知后,亲自带人深入到司马肜府中,将其两位奴仆逮捕归案。司马肜多次派人说情,但周处始终不为所动。

元康六年(296年),时为扶风郡美阳县的氐羌首领齐万年,因不堪郡县官员欺压,起兵反叛,攻城略地,烧杀抢掠,并波及周边。消息传到洛阳,一向昏庸的晋惠帝此时竟表现出少有的清醒,主动与众臣商讨平乱人选。众位大臣早就对周处不满,欲置其死地而后快。于是,便众口一词,推荐周处前去征讨。时为伏波将军、东吴旧臣孙秀,知道众臣故意要将周处往火坑里推,便提醒周处:“你有老母,可以此辞之。”周处对众臣的用意,当然也是心如明镜,但他仍慷慨陈词:“忠孝不能两全,既然奉国侍君,当赴汤蹈火。”

可是让周处始料未及的是,尚未赴任,朝廷又任命梁王司马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周处对司马肜的为人心知肚明,十分清楚司马肜一定不会放过自己。可是尽管如此,周处仍认为自己应尽忠报国,“不宜辞惮,乃悲慨即路,志不生还”。

浪子回头金不换指谁_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历史典故

彼时,齐万年有七万人马驻守关中要地梁山,可是司马肜却只拨给周处五千老弱病残,让其担任大军先锋,单兵独进。周处据理力争,要求增兵加员,可是司马肜却根本不予理睬,一再催促周处快快进军,无奈中,周处只好率军前行,并于齐万年军在六陌相遇。周处见敌我兵力相差悬殊,以五千敌七万,无异于以卵击石,遂固守营寨,坚守不出,欲待机而动。

可是司马肜却连发三令,要求周处立即出战,万般无奈,周处只好与士兵们丢下饭碗,硬着头皮坚持出战。周处手执长剑,一马当先,带领五千士兵与敌军硬拼,从早到晚,杀敌万余人,直到箭尽力衰。而司马肜却作壁上观,既不增兵,也不言撤,眼睁睁地看着周处孤军奋战。周处部下见此,皆愤愤不平,劝其撤退。可是周处却按剑说道:“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以身殉国,不亦可乎!”“遂力战而没”。时年六十一岁。

史称:周处不仅是一位治国安邦的能吏,还是一位文学、史学大咖,曾“著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并撰集吴书”。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全才,忠心耿耿不世出的循吏能臣,却被梁王司马肜生生逼死,唏嘘的同时,也不由得令人感慨:晋朝焉能不速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