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把如厕叫解手_习俗和方言的来历
“问咱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颧窝。”,这是盛传于我国河北、河南等广大地区的 民谣。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华北地区村落的各个宗族都有家谱,家谱的序言中都有祖先来自何处的记载,上述的民谣,就来自众多的家谱的记载,那个年代的人们,在家谱中大多处于二十世左右,人们根据所处于的世数进行排辈,确定彼此的称呼。很可惜,这些家谱在文革初期,几乎都因破四旧而被焚毁了,留下来的寥寥无几。
华北地区的老百姓,有着相同的婚丧嫁娶习俗、饮食习惯和一些方言,如吃饺子喜欢蘸醋,把如厕叫“解手”或“解大手”和“解小手”等等,这些习俗、习惯、方言,都与六百年前的大移民有关。
明朝初期,为什么发生的大移民?
元朝末年, 农民起义军纷纷兴兵反元, 方国珍在浙江台州首义, 红巾包头的白莲教传人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举事,徐寿辉在蕲州揭竿 , 郭子兴、朱元璋在濠州举义, 张士诚也在江苏泰州造反。
元军及地主武装与各路起义军在中原大地展开了殊死相搏。元军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使豫鲁苏北皖北的百姓十亡七八。至正十二年( 1352 年)九月,元丞相脱脱,“破徐州,遂屠其城”。《明太祖实录》 中记载, 名城扬州被元军攻克后, 杀得仅存十八户。 《开州志》 中记录元军席卷濮阳县后,“居民仅存七姓,丁不满千”。 刘福通的红巾军被元统治者镇压后,朱元璋出兵江淮,进取山东,收复河南、河北, 追逼元帝出亡漠北, 长达十六年的战乱方才告终。
这时的“河南、 山东、 北平数千里沃壤之上, 尽化为蓁莽之墟, 土著之民, 不存什一”( 洪武大臣督府左断事高巍奏语)。 元末战乱时, 水旱蝗疫也顷时而注。 从至正元年( 1341 年) 到 二十六年( 1366 年), 黄、 淮河频频溃堤, 几乎岁岁都有洪水泛滥, 中原大地“漂没田庐无算, 死亡百姓无数, 村庄城邑多为荒墟”。
为什么华北地区的移民大多来自山西
当兵乱天灾在燕赵鲁豫轮番上演时, 东有太行、 西有吕梁做屏障的汾河盆地, 却是生机盎然。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人口数量, 洪武十四年 (1381 年 ) , 全国人口为5987.3 万人, 河南人口为 189.1 万 人, 河北人口为 189.3 万人, 而山西却达 403.4 万人, 比冀豫两省人口的总和还要多。
要发展,就要解决中原地区的土地荒芜问题,为此,明朝初期,朱元璋先后进行了五次全国性的大移民。因为距离原因,山西汾河流域的移民众,基本上迁移到了河北、河南等华北地区,而长江以南的民众,则大多迁移到了江淮地区。
朱元璋在世时,洪武年间的五次移民是怎样的?
1、洪武四年(1371 年),迁沙漠民(故元北逃遗留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地区的吏民)32860 户屯田北平。 2、洪武二十一年(1388 年),迁山西泽(今晋城)、潞(今长治)二州无田之民于彰德(今安阳,所辖临漳、磁县、涉县、武安今归河北)、真定(今正定)、临清(今临清)、归德(今商丘)闲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 3、洪武二十二年(1389 年)九月,后军都督奏疏,山西贫民迁大名(今大名)、广平(今永年)、东昌(今聊城)三府者,给田 26072顷。 4、洪武二十五年(1392 年)十二月,后军都督佥事李恪、徐礼进京报,此前山西民愿迁彰德、卫辉(今汲县)、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今沁阳)七府民达 598 户。 5、洪武二十八年(1395 年)十一月,后军都督佥事朱荣等言,东昌、大名、广平三府的迁民已达 58124 户。
朱元璋宾天后,永乐年间为什么又恢复了移民。
随着明初的五次移民,华北平原又恢复了生机。然而,好景不长,朱元璋宾天后 , 其孙朱允文继位。 朱允文为巩固权力, 采取“削 藩”措施, 一下惹恼了他的叔父燕王朱棣。朱棣以入京诛奸为由, 从北京直逼南京,在冀鲁豫皖同政府军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拉锯战。此为 “靖难之役”。
朱棣后来虽是位有为之君, 但在与侄儿争夺九五之尊 的皇位时,却凶狠残暴。《明史 · 成祖本纪》载:“燕军掠真定 ( 今正定 ) 、 顺德 ( 今邢台 ) 、 广平 ( 今永年 ) 、 大名 ( 今大名 ) ”, 在真定,“斩首三万级”, 白沟河一役, 燕王“乘风纵火奋击, 斩首数万, 溺死者十余万人”。 中原百姓, 愚忠思想根深蒂固, 自发帮助政府军抵御燕军。朱棣气急 败坏, 对政府军和百姓一律诛戮。燕军打到冀豫交界处时,遭到地方武装“十八村联谊会”的拼死抵抗。燕王无奈转路攻取南京后,立即 派兵把这一带百姓杀得仅存两户。1994 年《枣强县志·兵事》载,“燕王朱棣南征,河北遭祸最重,各州县曾联合与之抗争,朱棣恼羞成怒,大肆屠杀, 几乎使所有村落断了炊烟”。
朱棣继位后,永乐年间的10次移民是怎样的?
1、建文四年(1402 年)九月(实为永乐),迁山西无田之民于北平,赐钞,免租五年。 2、永乐元年(1403 年),令选浙江、江西、湖广(今湖南、湖北)、福建、四川、广东、陕西、河南及直隶(今南京)、苏、松、常、镇、扬、淮安(均今江苏)、庐、太平、宁国、安庆、徽(均今安徽)等九省 3000 户富民于北京。 3、永乐二年(1404 年)九月,迁山西太原(今太原)、平阳(今临汾)、泽、潞、辽(今左权)、沁(今沁县)、汾(今汾阳)民 10000户于北京。 4、永乐三年(1405 年)九月,再迁上年山西同一地区民 10000户于北京。 5、永乐四年(1406 年)四月,湖广、山西、山东等县吏李懋等 240 人自愿迁居北京。 6、永乐五年(1407 年)五月,迁山西平阳、泽、潞,山东之登(今蓬莱)、莱(今莱州)等府 5000 户于北京上林苑监。 7、永乐五年(1407 年),又迁山西榆(今榆次)、汾等处民入籍深州、饶阳。 8、永乐七年(1409 年),迁山东青州诸郡 800 户无产业者于冀州(今冀州)。 9、永乐十四年(1416 年)十一月,迁山东、山西、湖广流民2300 余户于保安州,免赋役三年。 10、永乐十五年(1417 年)五月,迁山西平阳、大同(今大同)、蔚州(今蔚县,现归河北)、广灵等府州县民于北京广平、清河、真定、冀州、南宫等处。
明朝初期的移民,并非出自百姓的意愿,而是强制性的。
明代移民条律: “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 “凡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
吴晗先生在《朱元璋传》中这样写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众蹙。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这说明,当时的移民,完全是在强权政治的胁迫下进行的。
为防止男性移民在迁移的途中逃跑,用绳子捆绑双手是自然的。移民在途中免不了要如厕,这就需要解手,如果男性小便,解开一只手就可完成,如果是大便,就需要两只手都解开,所以就出现了“解小手”和“解大手”的词语。由于迁移的路途遥远,日步行也就在二三十里距离,从集结地山西洪洞到河北、河南的目的地,至少需要数月的时间,时间长了,人们把如厕叫成“解手”或“解小手”、“解大手”也就习惯了,以至于定居下来后,仍这样称呼如厕。
来自山西的移民,并非都来自洪洞县。
据《明实录》记载, 明朝山西辖五府(太原、 大同、 平阳、 潞安、 汾州), 三直隶州(泽、 辽、 沁)。 十六散州, 七十九县。 明初 移民主要来自辽州(今左权)、 沁州(今沁县)、 泽州 (今晋城)、 潞 安州(今长治)、 汾州府(今汾阳)和平阳府(今临汾)。这些地区共有七个散州, 五十一个县。
洪洞县属于平阳府, 据文献记载, 明代这里有座广济寺,系唐贞观二年所建,寺旁有 株汉朝古槐, “树身数围 , 荫蔽数亩”。 唐宋时, 汉槐旁建有驿站。 明初的洪洞, 凭借古驿道, 北通幽燕, 东连齐鲁, 南达秦蜀, 西 抵河陇, 加之广济寺院落宽展, 易于政府设局驻员, 集结移民, 发放川资凭照, 于是汉槐旁的驿站, 便成了大移民的派遣站和出发地。自然也是移民主要来自的地方。
但遍布大半个中国的晋民后代修葺的谱牒里,几乎都记载先祖来自洪洞这一县,这是不确切的。可能是由于当时的移民大多没有 文化, 迁离后, 日久天长便将原籍名字忘记了,但对办理移民手续的洪洞和大槐树及老颧窝却没齿难忘,因而将此当成家乡的名字传给后 人。 在传的过程中, 许多人还把大槐树传成了大柳树大杨树,老颧窝 传成了老鸹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