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之功有何典故_渑池之功的故事
成语: 渑(miǎn) 池(chí) 之(zhī) 功(ɡōnɡ)
释义:原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知识内容:
战国时期,秦国比赵国强大。廉颇是赵国的大将,担任上卿一职,以英勇善战闻名于各诸侯国。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做到不辱使命,被封为上大夫。一次,秦昭襄王派使臣告诉赵惠文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王,不想去。
廉颇、蔺相如劝说道:"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赵王于是动身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跟赵王辞别时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
在大会上,秦王喝酒喝得高兴说:"我私下听说赵王喜好音乐,就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弹瑟。",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发怒,不肯敲缶。在这时蔺相如走上前去献上一个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
蔺相如说:"如大王不肯敲缶,在五步距离内,我能够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身边的侍从要用刀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被吓退了。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蔺相如回头召唤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众大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祝寿。"
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赵国又大量陈兵边境以防备秦国入侵,秦军也不敢轻举妄动。渑池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