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释虚云简介_释虚云个人资料

时间:2022-11-15 11:39:09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我国是一个宗教大国,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存在有很多的宗教,佛教必然是当中不可不说的一个,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存在法度,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必须要依靠各种因缘条件才能成

我国是一个宗教大国,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存在有很多的宗教,佛教必然是当中不可不说的一个,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存在法度,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必须要依靠各种因缘条件才能成立。

信仰佛教的人被称为僧人,高僧指的是那些有着很高修为的僧众长者,在我国古代有很多高僧。有这样一位高僧,历经五帝四朝,就连慈禧见了他都要跪拜,他有着大慈大悲之心,曾施法九月飘雪,关于他的传说多如牛毛,他就是著名高僧释虚云。

皈依佛门

释虚云出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据传闻,他的父亲玉堂公40多岁都没有孩子十分苦恼,他的母亲颜氏常常去庙宇拜佛中祈子,有一天颜氏去永春州的观音寺上香求佛。

当天晚上玉堂公夫妇二人竟然做了以同样的梦,他们梦见有一个身着青袍观音模样的长者骑着老虎,走进了他们的房屋,一下子就跳到了床上,夫妇二人惊醒。第二天,颜氏就被怀了身孕。

释虚云简介_释虚云个人资料

第二年,颜氏分娩,但生下的却并不是一个孩童,而是一个软软的肉球,颜氏看过后,十分害怕,竟然被吓死了。第二天,一个卖药翁经过他们家听到这件事情后,将这个肉团刨开,里面竟然是一个男婴,父亲为他起名萧古岩。因为亲生母亲早死,他被交给庶母抚养。

萧家算得上是清贵之家,萧古岩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了泉州府衙读书,13岁的时候他的祖母去世了,他跟随父亲送祖母和生母的灵柩回湘乡老家安葬,在安葬时家中请来了和尚做法事,看到经书、法宝之后他十分开心。

等到他17岁时,竟然离家出走,准备去衡山出家,半路上被家人拦回,父亲怕他再出家,于是便给他娶了两房妻子。但这并没有阻止萧古岩出家。

咸丰八年,他留下了一封赠别书给两房妻子,然后就去了鼓山涌泉寺,投入常开老人坐下出家。但是因为父亲一直在派人四处寻找他,所以他便隐藏在鼓山山后的岩洞中,不敢随意露面,后来听说玉堂公告老回乡后,他才敢回到寺庙中去。

释虚云简介_释虚云个人资料

虚云在寺中担任过水头、园头等职务,但他发现自己真心想要做的事情并非这些,于是他便辞去了这些职务,又回到了岩洞中修行,在修行的这段日子里,他饮山泉,食松果,衣不蔽体。

过了很多年,虚云在山上碰到了一位行脚僧人得到了他的指点,去了天台山华鼎的龙泉庵,拜见了当时龙泉庵中的主持融镜老法师,在法师的点化下,他终于参透了法学的奥妙。光绪元年,虚云开始了自己行走天涯,参学访经的旅程。

行遍天下,受人尊敬

他凭借一衲、一杖、一笠、一钟度遍了无数人,虚云曾先后担任涌泉寺南华寺大角寺的住持,新中国建立后,还被选举为中国佛教协会的名誉会长,他这一生最传奇的事情莫过于施法九月飘雪了。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带着一众皇室亲信逃难到了长安,庆亲王听说虚云和尚是位得道高僧,于是就请他跟随太后西行,保护太后平安。

释虚云简介_释虚云个人资料

到了长安后,他们发现此时的长安城也并不太平,因为瘟疫,长安饿殍遍地,到处都是饿死的尸骨,看到这种景象慈悲的虚云立马请奏皇上下圣谕,禁止人吃人,发动富户捐款施粥。同时他还组织了一场长达七天的“求雪法会”,祈求上天的怜悯。

虚云和尚要“求雪”这个消息,立马传遍了大江南北,当地的卧龙寺为他准备了法器,搭建了法台,虚云和尚的师傅也出手相助,其他各地的佛教信徒也从四面八方赶来。

法会开始时,虚云和尚带领九名法师身披红色袈裟,在台下连续施法七天七夜,法台两侧一百零八位僧人昼夜不停的颂奏《祈雪陀罗尼神咒》,法台外三百六十位僧人带领信众叩奏《大悲忏》。在第七日上午,九月份的长安上空阴云密布,到了下午下起了鹅毛大雪。

成功求雪后,各僧尼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寺庙,但是虚云和尚依然在毫无遮蔽的法台上持咒施法。这是因为当时长安城的瘟疫极其严重,一时的降雪并不能根除,只有连续多天的低温才能彻底消除,为了降雪不停止,他只能继续坚持下去。在他的施法下长安又下了七天大雪。

释虚云简介_释虚云个人资料

听闻这件事,慈禧老佛爷特地赶到了卧龙禅寺,当他看到虚云和尚独自一人在冰天雪地里施法时十分感动,立刻流下来眼泪,跪在了雪地里。或许在当时的慈禧太后看来,虚云和尚是真正的活菩萨,是真正的老佛爷。

之后慈禧太后,肃亲王等人邀请他一同回北京。但是虚云和尚视名利为浮云,悄悄地离开了长安,隐居在了终南山。1909年他又回到了鸡足山潜心修法。1959年,他感觉自己大限将至,安排好了自己的身后之事,同年10月13日,虚云和尚圆寂,享年120岁。

或许在我们看来,他的很多传奇经历都不符合常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绝对是一个心怀天下,慈悲为怀的大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