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村在哪_大寨村的现状
在《列子》中有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故事中愚公用锲而不舍、人定胜天的顽强精神最终感动上天,将太行山从河北南部移动到了今天的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完成了自己的毕生心愿。
可是相比较于寓言虚构,发生在上个世纪的太行山脚下的另一个故事,却是真实的。这个故事如同史诗一般地记录了一段新中国人民用勤劳与智慧战天斗地的光荣历程。
而这段故事就是说的就是曾经的全国第一村“大寨”。
解放前的大寨村
曾经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或许是老一辈人心中最为刻骨的一段记忆。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大寨村的成功史都是老一辈中国人的榜样。
说起大寨村的创业史,就不能不提解放前的大寨。
大寨村位于山西省昔阳县虎头山的一个坡面上。在解放以前,大寨村共有800亩耕地,60多户人家,人口大概在190时人左右。
当时的大寨村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山村。但看数据的话,190多口人分800多亩地,人均耕地超过4亩,耕地面积绝对算得上多的了。
但事实上,解放前的大寨村却是相当的穷。其主要原因是,土地大量集中在地主与富农的手中,其占有率超过80%。
同时因为山地贫瘠和生产条件简陋等原因,土地的产出极低,甚至一亩地所产粮食都不过100公斤,当属广种薄收了。
解放前的大寨村名生活基本上用4个字就能概况,那就是:三穷五多(三穷是:人穷,地穷,村子穷;五多是:当长工打短工的多,负债欠账的多,讨吃要饭的多,卖儿卖女的多,寻死上吊的多)。
一直到1945年以后,作为当年共产党敌后抗日的重要根据地,大寨村成为了最早完成土地改革的一部分地区之一。
在经过了土改运动之后,大寨村的农户们从地主手中分到了约五成的田地以及挤时间房屋、窑洞、以及一些生产劳动的工具。并且在1947年的时候便成立村党支部。
不等不靠、战天斗地的大寨人
但是,虽然进行了土改运动解放了劳动力,但是大寨村的贫困面貌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大寨地处太行山深处,属于土石山区,极少有大块的农田。
全村虽然登记在册的农田有803亩,但是却被分割成为分割成4700多块,最大的两块挨在一起的“良田”也就不到5亩的样子,最小的仅只有1分。
并且这些分布在“7沟8梁1面坡”上的土地因为地下是石山,所以水土流失即为严重,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另一方面,当时的大寨农业甚至连畜力化都达不到,全村的耕牛少得可怜。
贫瘠的土地以及落后的生产劳动方式,成为了制约大寨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尽管大寨人生而勤劳,但是如果制约着大寨村的这些客观因素不能改变,那么想要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时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在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都极为落后的大寨村,只要人民群众团结一致便能战天斗地创造奇迹。
用铁锹镢头,大锤钢钎,向荒山野岭开战,担土垫地,砌堤垒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把深沟变成耕地,将坡地垒成梯田。
苦战合作沟,三战狼窝掌,用了5年时间,将4700多块零散坡地,改造成了近2600块平展的土地,将粮食产量由亩产100余公斤提高到了700多公斤。
1953年,大寨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寨人开始光荣的创业史。在大寨村早期的领导人的带领下,大寨开始十年的造地计划。
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当年的大寨人,通过人力将河沟,山坡改造成了良田。
用人力建造起了“支干斗毛”的水渠,将过去的“七沟八梁一面”,改造成为了亩产千斤的高产农田,不仅解决了当地人的温饱,还在国家最为困难的时候做到了每年上交20万斤余粮的农业先进村。
大寨的成功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份的。
因为大寨向全世界证明了农村合作社的先进性,证明了只要上下团结就能够改变落后农业生产的状况。
但如果说仅仅是因为大寨人民创造了农业生产上的奇迹,还不足以让后来大寨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1963年,刚刚经历了十年奋斗之后的大寨终于让村名们能够解决温饱,过上一点“好日子”,但偏就在这个时候,一场洪涝灾害却突然到来。
当时,为了保住大寨的胜利成果,国家领导人对于大寨特别关心,还为大寨送来了钱、粮、物资。
但是经过十年的努力奋斗,这时候的大寨人坚信只要所有人团结一致就能走出困境。大寨人不但没有接受中央的救济,还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大寨公社的先进。
当时的大寨人是这样恢复党中央的,大寨人说:“遭灾地方很多,如果都依靠国家救济,国家的钱财从哪来呢?”,并且由大寨党支部带头提出了“三不要三不少”的口号,即:不要国家钱、粮、物资,交售国家粮食不能少、群众分红不能少、社员口粮不能少。
在当时,由于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各方面都极为困难,不仅需要大力发展农业,还需要农业为工业发展作基础。
因此,提高农业生产,解决百姓的温饱成为了当时国情下的重要发展任务。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轰轰烈烈的农业发展运动并不是哪里都开展得顺利,很多地方刚刚出现了一点好转,但是自然灾害等因素的也时常在一夜之间将很多地方合作社数年时间积累的成果在一夜之间悉数毁灭,很多地方农民的信息备受打击。
这时候,大寨能够喊出“三不要三不少”的口号,实在是为全国上下的合作社都打了一剂“强心针”。
但是口号说得再好,没有成绩出来,也是在难以让人信服。可是勤劳团结的大寨人却做到了。
受灾之后的大寨群众,在村集体的领导下,开始了重建家园的工作,不仅抢种抢收完成了生产任务,还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面开展了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改造工程。
全国农业学大寨
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造山河的精神,影响了全县、全省和全国。
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记者通讯《大寨之路》,向全国报道了大寨村战天斗地的这段光荣历史。
1964年5月毛主席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业主要靠大寨精神,自力更生,要在种好16亿亩地的基础上,建设4亿亩高产稳产田。向全国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而当年的12月,周恩来总理也在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大寨坚持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
于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便开始了。
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面,包括邓小平、李先念、叶剑英等人在内的120多位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到大寨学习;国际国内的客人在十五年的时间里面来得到大寨的人数多达1000万次。
在当时,大寨可谓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村。
但是事情往往有着两方面,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农业学大寨的运动本质是好的,但是在特殊了历史条件下,却也造成了一些成为负担的东西,在此不做过多介绍。
但除此以外,大寨村的成绩却是值得肯定的、它向全世界证明了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也能够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完成农业方式从落后到先进的转变。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人们放弃了“农业学大寨”的这一运动,开始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寻找适合于农村发展的道路。抛开身自身产关系说历史,那是不可能准确的。
大寨当年的先进性,到了80年代时却不能被继续推广,全国上下的农村建设迎来了新的局面,农村建设也就有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因此,大寨也就这样一点点地被遗忘在历史之中。
以至于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不再谈论大寨,甚至对于当年的“农业学大寨”也作出了一些不太客观的评价。
但是即便是这样,大寨人民的这段光荣的奋斗史却是不能被掩埋的。当年上下团结创造出来的局面成为了此后多年来大寨人的宝贵财富。
从改革开放以来,大寨人紧跟国家的步伐,发扬传统的奋斗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逐渐的完成了产业转变和升级。
改变与转型——如今的大寨变成什么样了?
上世纪80年代,大寨村开始尝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鼓励个体经济的发展。除了传统的农业生产以外,各种商业活动与新产业都在这片土地上发展起来,大寨又一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大寨村此后的历届村领导,都没有忘记早年间大寨的那种团结奋斗的精神。在积极向全国各地学习的同时,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寻找新的经济发展道路。
虽然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寨村一度经济产量在全国并不靠前,但是在做了产业结构调整之后的大寨人还是再一次完成了脱贫致富的新目标。
2000年,大寨村上交税收325万元,人均缴税1万元。这对于刚步入新世纪的大寨村来说,绝对算得上是又一次的奇迹。
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面,大寨村重新定位,除了发展传统的农业和制造业外,还积极的发展旅游产业。
由于大寨本就是一座古村,文化氛围浓厚,自然景观优美,以及当年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等因素的影响,仅仅在几年的时间里面,大寨村就被打造成为了一座红色旅游的圣地。
这座占地仅1.88平方公里的村落,不仅进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时还被评为了国家级4A景区。
从80年代至今,经过四十年时间的发展,大寨村再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新中国成立以前,除了少数的大户人家有窑洞住以外,大多数人只能是住在破旧的草房里。
新中国成立之后,大寨村的人们住进了极富大寨特色的窑洞排房,而今的大寨村村名又从窑洞排房中搬了出来,住进了新式的民居中,充满了现代化气息的家用电器,家具一应俱全。
据介绍,如今的大寨村民,只要出5万元,就能住上163平米的大房子,这在其他地方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在生活上,大寨居民也早就不是只图温饱的年代,生活品质的提高的另一个方面就体现在大寨人的餐桌之上。
虽然地处农村,但是大寨人的一日三餐吃的都是白面、新鲜的果蔬,以及肉禽蛋类。冷链供应以及物流的终端建设,使得住在大寨村与住在城市里面没有二样。
除了住房与餐饮质量的提升外,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建设大寨村如今也是领先于全国的。
大寨村重视人才的培养,除了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外,大寨村还提供了免费的幼儿园,以及集资修建的新中校。
而村中能够考上大学的学子,每年都能领到群集体发放的奖学金:其中本科生年1000元,专科生年800元、中专生500元。这样的教育福利,放在全国都不多见。
而在老年人的社会福利上,大寨村也是领先全国的。
全村实行养老保险金制度,除了国家农村医疗、养老保险外,大寨村的村名年满60的每年还可以领到720元的生活补贴,年满70的可以领到1200元。
全村医疗保险站服务到村,为当地的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提供了极大的便捷。
如今的大寨村甚至单就村民的幸福指数来看,并不会比前几年火热的“苏南第一村”差。俨然成为了建设新农村的代表。
在全国各地,“农村空心化”严重的今天,大寨村再一次成为了人民理想中的新农村家园。
从旧社会的贫困村,到后来的农业先进村,再到今天的“新农村”,大寨村一直在创造奇迹。历史证明了“大寨精神”的先进性。
而大寨精神的内核,正如《列子》中的“愚公移山”那般是一代代的大寨人用艰苦勤劳和克服万难的精神所创造出来的。
这样的精神,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永不过时,只要有这样的精神,也终将有更多的中国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