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大婚如何举行的_清朝皇帝大婚的举行仪式
清朝是以崛起于东北地区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族入主中原、君临天下的。
清朝定都北京,以明朝紫禁城为新王朝的皇宫。
清朝富有四海,精心经营的皇宫的生活,将紫禁城生活起居的后宫改造得既继承了中国传统习俗,又保留了女真族风俗的有着浓厚宫廷文化色彩的独特生活空间。
这是女真族这个蓬勃兴旺、生机勃勃的民族的娇傲,也是中华民族这个文明悠久,历史灿烂辉煌的民族大家庭文化茂盛的缩影。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清朝没有入主北京之前,明王朝一直以坤宁宫作为明代皇后的寝宫。
清朝入主北京,结合女真族的习惯,大规模地改造了坤宁宫。
而后宫正宫的乾清宫则成了皇帝日常办公理政的所在。
清朝皇帝将寝宫移到养心殿,坤宁宫成了大婚洞房和举行祭祀仪式的特殊活动场所。
坤宁宫在清代明显的划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构造独特,是皇室祭祀的地方;东部精心设计,成为皇帝、皇后大婚的洞房所在。大婚活动中,皇帝、皇后在坤宁宫东暖阁的红火照室的洞房中度过人生中极为难忘的几天,然后,婚后正式成为妻子的皇后在东西六宫中选择一处宫室,收拾整齐,布陈华丽,皇后便进入居住。
清朝近三百年的封建统治生涯中,先后一共有十个皇帝君临天下。
结婚以后再登基皇帝位的清朝皇帝有五个:清世宗雍正、清高宗乾隆、清仁宗嘉庆、清宣宗道光、清文宗咸丰。
这五位皇帝在登基皇帝位之前便已结婚。
即位之后再将原配正妻嫡福晋册立为皇后。
清朝幼年登基即位的有四位皇帝:清世祖顺治帝、清圣祖康熙帝、清穆宗同治帝、清德宗光绪帝。
这四位皇帝在成年后于宫廷中举行隆重热烈的大婚礼仪,顺治皇帝举行了两次大婚。
清朝穷途末路的时候,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只有6岁。
溥仪龟缩在紫禁城这个独特的小王朝中一天天长大,并在这里举行了中国宫廷中最后一次的大婚礼仪。
清代居住过坤宁宫这个特殊空间的皇后有三位:康熙帝孝仁皇后、同治帝孝哲毅皇后、光绪帝孝定景皇后。
康熙帝先后有过三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康熙的第一个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辅政大臣、一等大臣索尼的孙女,她的父亲是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
康熙帝是8岁登基,遗命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大臣辅政,索尼是四朝元老,居四辅臣之首,由等侍卫升内大臣、一等伯,受到太皇太后孝庄的倚重和信赖。
康熙四年,康熙帝12岁,由太皇太后孝庄作主,将索尼的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的女儿赫舍里氏册立为皇后。
当时,此事交大臣廷议,手握实权的四辅臣之一整拜坚决反对,声称“若将噶布喇的女儿立为皇后,必动刀枪;满洲下人的女子,岂有立为皇后之理?”
鳌拜会同遏必隆,苏克萨哈启奏太皇太后。
确定这门亲事的是康熙祖母太皇太后孝庄。
太皇太后回怼:满洲的女子怎么立不得皇后?我意已定,不必再议。
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康熙帝在紫禁城举行大婚,赫舍里氏被隆重地迎入坤宁宫。
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初,皇后生下皇二子胤礽。遗憾的是,皇子出生了,皇后却在皇子出生的这一天死去,年仅22年。有意思的是,见于史书记载的康熙帝的后妃共有55人,而这55人中,有四对是亲姐妹,其中就包括皇后赫舍里氏姐妹——皇后的妹妹选入皇宫后,于康熙三十五年病逝,追封为平妃。
清穆宗同治帝皇后是阿鲁特氏,是户部尚书崇绮的女儿。
崇绮在清朝历史上是个非凡的人物。
清朝从顺治三年科举取士,到清光绪三十年,共计殿试112科,录中进士26747人,除顺治时壬辰年,乙末年两科满汉分榜,有两名状元,凡是旗人,一直无人问鼎状元、榜眼、探花这荣耀祖宗、光耀家族的头衔,这是清历朝皇帝出于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需要而心照不宣的惯例。
可是,同治四年的殿试,旗人崇绮荣夺一甲一名状元。
连编纂《清史稿》学者也惊叹清朝立国近三百年,满蒙人试汉文获授修撰者只有崇绮一人,士论荣之。
蒙古正蓝旗人阿鲁特氏是旗人的女儿,也是破天荒的旗人状元的女儿,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饱读诗书,冰清玉洁。同治十一年二月,正是“二月龙抬头”这个吉日,阿鲁特氏在御花园钦安殿被定为皇后。
候选的是从最后十名中挑出四名:副都统赛尚阿的幼女阿鲁特氏、知府崇龄的女儿赫舍里氏、刑部员外郎风秀的女儿富察氏、翰林院日讲起居注官侍讲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
阿鲁特氏立为皇后,真是机缘天合,又有些偶然。
同治帝是慈禧太后的儿子,手握大权的慈禧太后认为阿鲁特氏不合适:阿鲁特氏是旗人崇绮的长女,已经19岁,还大同治帝2岁,而凤秀的女儿富察氏端庄、美丽,年方14岁,是皇后最合适的人选。
还有一个深层的不足为人道的原因是,慈禧太后一向十分迷信,她生于道光十五年乙未年),肖羊;阿鲁特氏生于咸丰四年(甲寅年),肖虎,羊虎口,这太后将落入儿媳手中,怎么得?
为人宽厚的慈安太后却没有这么多考虑,坚持娶妻娶德、娶妾娶色的选娶原则,只觉得阿鲁特氏最合适。
两太后意见不一致,最后问同治帝,同治帝虽然是慈禧太好的亲儿子,但一项喜欢慈安太后,也觉得阿鲁特氏更好,就这样,阿鲁特氏被确定为皇后。
大婚是在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举行的。九月九日重阳节,嫁妆多达360抬的阿鲁特氏开始向宫中发送嫁妆,连续四天。
洞房设在坤宁宫东暖阁,喜床是阁内一个单独的桶间,没有床项,精致的雕花横楣上悬着一块木扁,红底墨字:日升月恒。
西边是红大柱,柱旁为景泰蓝大熏炉;东面柱房粉壁上悬着大条幅:顶天立地,画金玉满堂牡丹。
床上是黄缎百子帐。
九月十三日半夜,太和殿前开始布置仪仗。
十四日寅时,皇后临御太和殿亲阅皇后册宝。十五日正式由正、副使受命前往皇后家迎皇后阿鲁待氏入宫,进入坤宁宫洞房。
皇帝在一柄龙形如意上亲笔御书:龙。
奉迎使者将这柄龙字如意放入凤舆压轿,等于皇帝亲自迎娶。随使女眷全部骑马,龙亭为前导,一行浩浩荡荡来到后邸。
十名福晋命妇到正室谒见皇后,侍候梳洗妆扮,梳成皇后才能梳的双凤髻。
然后,皇后入轿,由大清门进入皇宫。凤舆直达乾清门,皇后出轿,一手拿一个苹果,女宫上前接过苹果;奉迎使者捧一红绸封口金漆木瓶呈送皇后,内有同治通宝金银钱、小金银锭、红宝石、玉如意、五谷杂粮等,宫中称为宝瓶。
皇后手捧宝瓶,来到交泰殿。
殿前横放朱漆马鞍一具,鞍下放着从皇后手中拿过的两个苹果,上辅一条红毛毯。皇后由六对藏香提炉礼官引领来到鞍前,跨过苹果马鞍—取意平平安安。然后,来到坤宁宫,和皇帝一同跪拜,九叩礼毕,正式为结发夫妻。
按照惯例,皇帝、皇后在坤宁宫洞房居住两天,第三天,皇帝回到养心殿,皇后移居体顺堂。
清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我的前半生》中,记述他这位末代皇帝蜷缩在紫禁城中曾举行婚礼的一幕,足以见识皇宫内婚礼的奢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