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谭延闿是谁_谭延闿生平简介

时间:2022-11-19 16:24:45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民国小报最喜欢花边新闻,谭延闿当年差一点成了宋美龄的丈夫,就是这样一个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花边大新闻。 是否事实,不得而知。 不过,有人这样评价,说谭延闿一生最大的贡献

谭延闿是谁_谭延闿生平简介

民国小报最喜欢花边新闻,谭延闿当年差一点成了宋美龄的丈夫,就是这样一个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花边大新闻。

是否事实,不得而知。

不过,有人这样评价,说谭延闿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让湘菜成了名,理由是谭延闿曾说:“吃喝嫖赌,人生四大嗜好,嫖赌与我无缘,吃喝在所不辞。”谭延闿是湖南茶陵(今湖南株洲茶陵县)人,又是民国风云人物,他的爱好往往跟风者甚众,谭延闿好湘菜,湘菜因此而天下闻名。

这可能是伴随着谭延闿名字的一个坊间“段子”,整体来说,湘菜可能比谭延闿的名头更大,不是谭延闿成就了湘菜,或是湘菜成就了谭延闿。当然,这亦是笑谈。

论清末民初风云际会的人物,谭延闿绝对算得上名头很响的一个。

谭延闿与陈三立(“同光体”诗派代表,陈宝箴长子,陈寅恪的父亲)、谭嗣同等三人并称为“湖湘三公子”;谭延闿还与陈三立、徐仁铸、陶菊存并称为“维新四公子”。由此可见,谭延闿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影响,和因为这种影响带来的个人声誉之高。

1880年,谭延闿出生于父亲在杭州的官邸。其父谭钟麟,清咸丰年间进士,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杭州知府、河南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浙江巡抚、陕甘总督、工部尚书、闽浙总督,1895年,出任两广总督。从这个工作简历可以看出,谭延闿的父亲谭钟麟在清末政坛,算得上叱诧风云的人物,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他的儿子考试,即使不打招呼,也自会有人主动出力,从中提携的。

谭延闿是谁_谭延闿生平简介

1893年,谭延闿在湖南长沙参加了童子试,考中秀才。1902年参加乡试,中举人。1904年,谭延闿以举人之身,参加了清朝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在第二场会试中,考得第一,成为了当年的会元,这也是非常不简单的一件事。虽然他的父亲谭钟麟在1899年前后就告老还乡了,但作为本朝元老、封疆大吏,他的儿子参加科举考试,自然会得到关注,倘若有他的门生或老乡,给予关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据当时考官之一的陈夔龙说,谭延闿能得会元,有主考官张百熙的关照,张百熙是湖南长沙人,当时,他拿着谭延闿的考卷(这期科考没有糊名)对陈夔龙说:“我们湖南自从国朝定鼎,二百六十来年,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齐全,解元也得了不少,就只差一位会元……我特地跟裕相(裕德,协办大学士)请商,请他将这本卷子作为会元,也好免使我湘科名有个会元的缺陷。”当然,凭谭延闿的才学和书法,会试第一也在情理之中,但有了张百熙这个老乡的关照,会元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随后,谭延闿参加了殿试,被列为二甲第35名,赐进士出身。

学问和才具上是一等人才,这是毋庸置疑的。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就曾称谭延闿为“奇才”,赞扬他的书法:“笔力殆可扛鼎。”

谭延闿举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官,随后返回家乡湖南,任过湖南中路师范学堂监督、明德学堂总办等职。1906年,清政府决定在北京筹办资政院后,谭延闿约起一帮人成立了“湖南宪正公会”,开展君主立宪活动。1909年,湖南咨议局成立,谭延闿被推为议长,从此成为了湖南君主立宪派的首脑人物。

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等率新军在长沙举行了起义,建立了湖南都督府,二人自立为正、副都督。以谭延闿为首的立宪派,则成立了湖南都督府参议院,谭延闿被推举为院长。后都督府成立军政、民政两部,谭延闿任民政部长,总揽湖南民政事务。同年,谭延闿策动新军发动武装政变,杀了焦达峰和陈作新,咨议局推举谭延闿继任都督,从此,他成为了湖南都督,获得了湖南政权。

1912年,谭延闿加入了国民党,又被袁世凯任命为正式的湖南省都督,权力如日中天。1913年,他参加了孙国父发动的二次革命,宣布湖南独立,因此袁世凯撤销了他的湖南都督一职,谭延闿被迫离开湖南,后寄居上海、青岛等地。

1916年,程潜进攻长沙,赶走了当时的湖南都督,随后,北洋政府又任命已经投靠北洋政府的谭延闿为湖南省省长兼督军,谭延闿第二次执掌湖南政权。1917年,北洋政府免去了谭延闿湖南督军一职,他不愿意当空头省长,辞职而去。后在桂系军阀的帮助下重返湖南,任湖南督军、湘军司令、湖南省长,第三次执掌湖南政权。1920年再次被湘军总指挥赵恒惕驱赶下台。

1922年,谭延闿再次加入中国国民党,重新投靠孙国父。1923年随孙到达广州,任大元帅大本营内政、建设二部部长。后被孙任为湖南省省长兼讨贼军总司令,率部入湘,讨伐赵恒惕,失败回广州。

谭延闿是谁_谭延闿生平简介

此时,谭延闿已经掌握了一支1万多人的军队,受到孙的重视和重用,任为湘军总司令兼大元帅大本营秘书长。后率军北伐,任建国军北伐总司令,进军江西。广州政府成立,他出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委员,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兼军长,授上将军衔。

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谭延闿曾任国民政府代理主席和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1930年秋,谭延闿因脑溢血在南京去世。对于谭延闿的为人,褒之者称他为“民国一完人”,贬之者称他为“政坛不倒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