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包容和无私有什么区别_包容和无私的区别和原则

时间:2022-11-20 10:49:28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如果人能够做到包容,把其他人也包容进我这个概念里面,就不需要刻意 地去无私,而是很自然地就会去爱他人,因为这就和爱自己是一样 的。对此我非常认同,但又想到了国内很多

“如果人能够做到包容,把其他人也包容进“我”这个概念里面,就不需要刻意 地去“无私”,而是很自然地就会去爱他人,因为这就和爱自己是一样 的。”对此我非常认同,但又想到了国内很多家庭问题是因为划不清边界,不尊重个人空间。这两者间的区分点在哪里呢?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来思考这一类的问题。

首先,我们得承认,我们其实不是那么无私。比如真到了只有一个机会的时候,我们是自己留下,还是给身边的人,其实绝大部分时候我们会自己留下。这是人的本能,也无可厚非,很正常,不必对人提太高的要求。但是人有时候对于那些划进了自己的“我”这个 范畴里的人,也会非常无私。比如有些 人在生死关头,会把生的机会留给配 偶。这时他们其实已经把配偶作为自己 的一部分了。

其次,很多家庭问题是因为划不清边界,不尊重个人空间,这个现象也确实存在,但是和无私并不矛盾。从哲学上 讲,无私这个概念有一个主体,这个主 体是我们自己,或者把自己自私防线拆 掉的人,简单地讲就是“我”。既然无私,就会有人受益,受益的对象是你或 者他,这些人是受体。既然我是主体, 是否无私只在于我,受益者不能要求我 无私。

很多人在谈到无私这个概念时,把主体和受体倒了一个个儿,要求别人无私, 这是不对的。比如你能看到每次有灾难 时,很多人就把那些明星的捐款数量贴 出来评判。捐不捐款,主体是那些捐赠者,受益者如果得到了捐款,应该感激;得不到,也不能对他人进行道德绑 架。在亲属关系上也是如此,小夫妻两 个人,可以做一些无私的事情,关照一 下亲戚们,但是做这件事的主体是他们 两个人,受体不能做主体该做的事情。

最后,据我的观察,但凡因为分不清小家和大家的关系导致家庭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不公平,还不是有私无私。

这种不公平常常体现为两点。

第一,某一方的原生家庭占的便宜过 多,当然他们常常有各种理由,例如我 父母相比你们家不富裕,我父母养我不 容易,不能让我父母在亲朋面前没面子 等等。

第二,小家庭中的一方只考虑到了自己这一边亲朋的利益,忽视了配偶的感受,甚至牺牲了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利 益。比如夫妻中的一方想买一个包,或者买一个电子产品,另一个人则说没钱,而把钱优先用到自己亲朋的身上。 我甚至见过有丈夫把老婆买首饰的钱拿去借给哥们,然后教育妻子要无私。这 种事情你听起来都会觉得荒唐,但是经 常能看见。

这种做法看似无私,说到底也是一个私,是为了自己原生家庭的利益,为了自己父母有面子,为了我在哥们儿面前有面子等等。他们通过牺牲了配偶和孩子的利益,换取了自己的心安理得。

你如果留心注意一下,夫妻俩因小家和 大家分不清导致家庭矛盾,很少是发生在某一方牺牲了大家的利益来满足了自 己小家利益的时候。因此,如果一方真想做到无私,至少要把配偶的利益、孩 子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等同对待,这样 就不会做出牺牲他们的利益,换取自己 一方面子和利益的事情了。

此外我顺便提一句。包容不等于做烂好人,没有原则。佛教的历史上有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佛陀释迦牟尼和他的同族堂兄弟提婆达多,提婆达多还是佛陀侍者阿难的兄长。释迦牟尼成佛后,回到自己的释迦部落传教,提婆达多率领了数百人加入了僧团。提婆达多很聪明,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号召力都 很强,但是根据《增壹阿含经》《大方 便佛报恩经》等经书的记载,提婆达多心术不正,犯下了五逆重罪,破坏僧团,背叛佛教,设计谋害释迦佛,是极为负面的人物。因此最终下了阿鼻地狱,而且在地狱中“身体苦痛如斯”。 在佛教中,佛陀是最为慈悲宽容的,但 也不会放纵一个恶人胡作非为。包容和 宽容都是有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