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什么意思_一鼓作气的成语典故
史上军事奇才曹刿
历史上有作战天赋的军事奇才不少,比如春秋时期的曹刿[guì]。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挥师攻打鲁国。鲁国国君鲁庄公也不示弱,决定在长勺[今山东莱芜]迎战。鲁庄公治理国家有一套,但打仗没啥天赋。当时曹刿还不是大臣,但他依旧勇敢地求见鲁庄公。
曹刿见到鲁庄公后,直奔主题:“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鲁庄公回答:“凭我爱百姓,衣食这种生活必备品,我从来不敢独自占有,一定会拿来分给别人。”对此,曹刿毫不留情地总结道:“这种小恩小惠又不是每个百姓都能分到的,百姓不会听您的。”
鲁庄公又说:“凭我诚实可信,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物品,说多少是多少,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对此,曹刿依旧不屑一顾:“这点儿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明不会保佑您的。”
鲁庄公不服气,接着说道:“那我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是件件都了解得很清楚,但一定会处理得合情合理,这还不够吗?”曹刿耿直地回答道:“这是你应该做的,属于本职工作而已。”不过,曹刿最后还说了一句:“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然后,他请求庄公带他一起出战。
对战那天,鲁庄公让曹刿和自己同乘一辆战车。开打的时候,鲁庄公上来就想击鼓进攻,曹刿却说:“现在不行!”直到齐军击了三次鼓之后,曹刿才表示可以击鼓进攻了。鲁庄公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他很相信曹刿,也没多问就照办了,结果果然把齐军打得丢盔弃甲!这时,鲁庄公正想乘胜追击,可曹刿再次阻止了他。只见曹刿先是下车观察齐军的车辙,然后仔细琢磨了一小会儿,最后才下达了追击的命令。
这当中有什么缘故吗?战争结束后,鲁庄公专门问了此事。这次,曹刿非常有耐心地进行了解答:“打仗,要靠士气,靠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擂鼓,士兵们的士气很盛。第二次擂鼓,士兵们的士气就会减弱。等到第三次擂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已经枯竭了,这时我们擂鼓进军,肯定能打败他们。至于乘胜追击这个事,齐国是大国,我担心他们有后招,想诱敌深入,所以先观察他们的车辙和队形,如果车辙混乱、军旗倒下了,那肯定是真的败了,此时就是我们追击的最好时机。”
鲁庄公听完曹刿的话,内心佩服得不得了,连连称赞道:“将军真是精通作战的奇才啊!”
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