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巴图鲁是什么意思_清朝巴图鲁的来源
时间:2022-11-27 10:36:48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巴图鲁,为满语中英雄、勇士一词音译,与蒙古语的巴特尔同源,亦音译作拔都。为满洲传统封号之一。 明朝时女真人即开始使用此称号,后来成为清朝时期赏赐有战功之人的封号。因
巴图鲁,为满语中“英雄”、“勇士”一词音译,与蒙古语的“巴特尔”同源,亦音译作拔都。为满洲传统封号之一。
明朝时女真人即开始使用此称号,后来成为清朝时期赏赐有战功之人的封号。因其用来表彰获封之人的武功,故而又有“勇”之称。
“巴图鲁”是清朝皇帝赐予有功之臣的一个名号,出现于后金时期,一直延续到清末。在当时,满族精于骑射,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民族,在长期的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勇猛的战士,为了对他们进行嘉奖,于是一批巴图鲁应运而生。
巴图鲁只是一种荣誉称号,被赐巴图鲁的人不会因此而加俸禄、升官。它的授予标准是战争中的表现,因此不分等级,低至无名士卒也有获封巴图鲁的机会。
被封为巴图鲁的人,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便是在某次战役中表现英勇者,比如努尔哈赤时期曾斩杀哈达兵三骑的安费扬古。这类人因有显赫的战功,因此被赐巴图鲁称号的情况最为普遍。
第二类是在好几次战争中都表现出色,因累积战功而受赐封者,比如劳萨。
第三类是受降、斩杀敌众者;
第四类便是在战争中受伤甚至死亡者,因此巴图鲁并非只授予在世者,对战死者也是一种追封。
巴图鲁的赐号也经历一个变化过程,早在后金时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了表彰将士们的英勇表现,便赐予他们巴图鲁的称号,但这时能享有此一称号的人数极少,努尔哈赤时期共有6人,皇太极时期共17人,而且只有满族人才能得此赐号。
第二个阶段为清朝建立初期,即顺治到乾隆时期,这时满清入关不久,各地平定叛乱、被授予“巴图鲁”的人数大增,而且也不再被满族人所独占,主要评判标准是战场表现。清顺治朝仅有2人获得了巴图鲁的称号,但是到了乾隆朝,有68人被赐予巴图鲁的封号。
清朝光绪朝只有18个巴图鲁,其中有一个是广西壮族的张世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