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白崇禧为何对蒋系见死不救_白崇禧对蒋系见死不救的原因

时间:2022-11-28 11:42:03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1948年冬的徐蚌战场,战火连天,硝烟弥漫。淮河以北的数十万国民党精锐,正在逐渐被解放军分割包围,陷入困境之中。 何基沣、张克侠阵前起义。 黄百韬兵团覆灭。 黄维兵团欲为黄

1948年冬的徐蚌战场,战火连天,硝烟弥漫。淮河以北的数十万国民党精锐,正在逐渐被解放军分割包围,陷入困境之中。

何基沣、张克侠阵前起义。

黄百韬兵团覆灭。

黄维兵团欲为黄百韬解围,也陷入对手的包围圈中。

黄维兵团被歼,胡琏独身逃出,陈官庄的杜聿明和李弥又遭遇华野的围攻…

白崇禧为何对蒋系见死不救_白崇禧对蒋系见死不救的原因

身在南京的蒋介石对淮海战事的变化,如坐针毡。原因倒也很简单,因为现在除了西安的胡宗南和荆门的宋希濂部外,蒋介石的几乎所有嫡系王牌主力,都砸在了淮海战场上。当黄百韬等兵团相继被歼的消息传来后,蒋介石再也淡定不下去了,他决定低下头来,向和自己明争暗斗二十余载的政敌求援。

在蒋介石看来,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嫡系主力在徐蚌战场全部被歼的命运。

蒋介石要“求”的这个政敌,不是旁人,正是当时担任华中“剿总”总司令,坐镇武汉指挥的白崇禧。

白崇禧为何对蒋系见死不救_白崇禧对蒋系见死不救的原因

01白崇禧的崛起

提到白崇禧,人们应该不会陌生,他和李宗仁、黄绍竑(后投蒋),都是桂系的头面人物。国民革命军北伐之时,白就是北伐军的一员,1928年二次北伐结束后不久,白崇禧与李宗仁策划倒蒋,试图垄断国民政府的军政大权。因此,二人起兵曾与蒋介石在湖北交战,结果因为地方军阵前倒戈,被蒋介石收买过去,导致桂系一方一败涂地。

兵败之后,李、白二人一度前往香港和越南,躲避蒋介石手下特务的追杀。后来,国内军阀混战又起,二人才利用乱局,仓促结束流亡生活,返回广西重整旗鼓。1931年“宁粤对峙”结束后,李宗仁和白崇禧又积极拉拢国民党内元老胡汉民,组建所谓西南政务委员会,继续和蒋介石相抗衡。1936年“两广事变”和平解决后,李、白认识到抗战形势,才又同蒋介石暂时摒弃前嫌,共赴国难。

全面抗战爆发后,白崇禧在蒋邀请下出任总参谋长,而李宗仁则到第五战区指挥作战,在台儿庄痛击日寇板垣师团。抗战结束后,外敌消失,蒋介石遂与李、白二人为首的桂系军阀矛盾表面化。蒋介石担心“小诸葛”白崇禧难制,便用国防部长的虚职来架空他,使得他无法直接接触部队。白崇禧憋了一肚子火,但也无可奈何。

不过,白崇禧宦海泛舟的转折点很快来到,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同时威胁南京与武汉,蒋介石惊慌失措,眼看身边没有合适的人选可驾驭两湖的桂系军队,蒋介石只得把白崇禧又请出来,调他到武汉的华中“剿总”指挥作战。

白崇禧为何对蒋系见死不救_白崇禧对蒋系见死不救的原因

白崇禧空降地方,重掌兵权,自然是欣喜万分。此时,白看到蒋介石的主力陷入华东战场的泥潭当中,遂步步紧逼,要求将武汉行营的程潜与徐州“剿总”的刘峙都合并到自己的麾下,由其统一发号施令。

蒋介石多精明,他察觉到了白崇禧正在逐渐摆脱自己的控制,便拒绝了他的要求,始终把长江中游和下游的防务分开。

白眼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在武汉的时间里,他刻意拉拢鲁道源的58军、武汉警备司令陈明仁、河南的张轸等,利用他们对蒋介石的不满,来增加自己的政治盟友。

按理说,陈明仁原来是黄埔生,又是新一军的虎将,曾在四平街和林彪的主力血战数日,“劳苦功高”,背景深厚,为何还会怨恨蒋介石呢?原来,自四平战役后,陈明仁因为遭到政敌攻击,以致于离开嫡系部队,而蒋介石对此没有任何反应,让他无比心寒。因此,白崇禧拉拢他很容易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白崇禧为何对蒋系见死不救_白崇禧对蒋系见死不救的原因

除了这些人外,白崇禧自己的嫡系主力——张淦兵团的两个主力军也在湖北。

经过白一年多时间的经营,当淮海战役打响之时,武汉的白崇禧手中已经掌握了至少三十万的兵力。

02蒋介石求援吃闭门羹

白崇禧实力大增,蒋介石也并非一无所知,他通过华中“剿总”的副总司令宋希濂,逐渐掌握了白崇禧方面的情况。但是,当时淮海战事呈现胶着状态,蒋介石暂时无力西顾,只得勉强应付解放军的凌厉攻势。

后来,淮海战事的走向逐渐明朗,黄维和杜聿明等已经被分割包围,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到了现在,蒋介石受困于局势,不得不放下对桂系的猜忌与旧恨,向白崇禧提出调湖北的兵去增援下游战场。

白崇禧方面有着自己小算盘,之前蒋介石向他要黄维兵团,白因为黄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难以控制,便将他打发走,可是现在,蒋介石已经不满足于调自己的嫡系部队去作战,而是要求白把他属下的主力部队张淦兵团也运去淮海战场解围,这自然是白崇禧所无法接受的。为此,二人在电话中争吵不断,气得蒋介石连宁波土话都飚了出来。

在蒋、白矛盾愈发尖锐的这个过程中,原先夹在蒋、白二人之间,替蒋介石监视白崇禧的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宋希濂,却有几分“坐上观虎斗”的意思。从政治履历上讲,宋希濂属于蒋介石属下的“黄埔系”,和白关系淡薄,宋理应当绝对服从蒋介石。

但是,宋希濂又不愿盲从蒋介石的“感召”,带着自己的主力去跳淮海战场这个火坑。当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淮海战场已经变成了一个口袋阵,钻进去的国民党军都是有去无回。

眼看两边都得罪不起,宋玩起了“两面手法”。

白崇禧为何对蒋系见死不救_白崇禧对蒋系见死不救的原因

在白崇禧面前,他坚持应该以“党国利益”为重,服从蒋介石的命令,为此,他还专门坐飞机到了南京。但是,宋自己到了南京,他的部队却仍然滞留于湖北荆门,丝毫没有开拔的意思。蒋介石看到白崇禧不愿意调张淦的两个军,便又要宋希濂的部队。可是,宋的这两个军出征的声势挺大,左绕右绕,却迟迟不到位。蒋认为这是白崇禧成心要自己难堪,到最后无可奈何,只能又把宋希濂打发回武汉,让他去整顿人马。武汉的四十余万国民党军,直到淮海战役结束,都没有一兵一卒再去增援。

03白崇禧为何对蒋“见死不救”?

关于白崇禧为什么不派兵去淮海战场的原因,当时有不少媒体猜测是白崇禧保存实力,要挟重兵搞“逼宫”,迫使蒋介石放弃“总统”位置,转而让给自己的政治盟友李宗仁。

但是,作为当事人之一的李宗仁在回忆录中矢口否认,据他回忆,当傅斯年去看望他,问他坊间传闻是否属实时候,他便以白崇禧给自己和蒋介石同时写一样的信,提出与中共和谈为理由,给自己和白崇禧辩护,声明绝没有任何逼迫蒋介石的意思。

可是,这样的论据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李、白二人的密谋,外人根本无从得知,更何况是傅斯年这一介书生。

除此之外,蒋介石的嫡系主力在淮海战场上元气大伤,已经无法再同桂系相抗衡,而李宗仁则在1949年初就任总统,蒋介石黯然下野。桂系元老们的风光,和淮海战役结束就是前后脚的事情。即便白崇禧真的没有“逼宫”蒋介石的意思,但在实际行动中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李宗仁欲为自己和白崇禧辩护洗白,恐怕不过是多此一举罢了。

白崇禧为何对蒋系见死不救_白崇禧对蒋系见死不救的原因

当然,白崇禧给蒋介石使绊子,后者也一直在寻找机会报复。当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兵锋直指白崇禧控制的两湖时,蒋介石看到机会来到,立即暗中指使宋希濂率领主力转移到湖北恩施去,把白崇禧一方的侧翼暴露出来,刻意加速其失败。国民党内部的派系争斗之激烈,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