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是如何走向衰落的_西域明珠敦煌的兴衰史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经历九死一生铸就凿空之旅的张骞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这一记载证明早在中原王朝正式涉足西域之前,“敦煌”一词就已经成为了一个西北地区为人熟知的地名。再后来的数千年岁月间,敦煌一度成为了西北繁荣鼎盛的重镇,而当我们今天再来到这片热土时,却发现除了旅游业之外,敦煌基本上只是一个县城水平而已。是什么让敦煌跌落神坛呢?
01 敦煌开篇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渡黄河越焉支山(今山丹县东南40公里)西进,横贯河西走廊,入匈奴境(原月氏故地,后为匈奴浑邪、休屠部驻牧之地)千余里,与匈奴连番激战,于皋兰山(今张掖市合黎山)大获全胜,俘获浑邪王的儿子及相国、都尉等,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当年夏天,霍去病再次出击,出高厥塞而越居延泽,逆弱水而上,经过小月氏(今酒泉市一带)突然出现在祁连山北麓的匈奴后方,再次重创匈奴,斩首三万余人。随后汉朝政府便在河西设置了武威与就酒泉两郡。
十年之后,汉朝政府顺应河西走廊跨越式发展的趋势,将“河西两郡”析置为后世闻名的“河西四郡”(析武威西境置张掖郡,析酒泉西境置敦煌郡)。作为“四郡”中最为西陲之郡,敦煌郡控扼丝绸之路通衢,据两关(阳关、玉门关)之险,是中原王朝进击西域的前进基地与军事跳板。从此时开始,敦煌就以独立的郡级单位屹立于河西走廊的西端,见证着陆上丝路的盛衰。
02 辉煌时代
南北朝时期,处在中西交通要冲的河西敦煌变成了第三个大型佛教造像现场。承接凉州一带原有佛教信仰基础,北魏政府与民间力量不断斥资扩大莫高窟的规模,更有当地中西交通要冲的地理条件的无限加持(大量来自中亚、南亚的佛教徒到此讲经布道),敦煌终于成为中外文明的佛教圣地,并在隋唐时代得到了长期完善提升。
宗教文化地位的提升,让敦煌在南北朝时期获得了官方与民间政治经济资源的大量倾斜,再加上自身丝绸之路枢纽地位的不断巩固,这一时期的敦煌成为了河西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星。
03 危机到来
然而,繁荣之中总是孕育着危机。在隋炀帝设立伊吾郡(哈密)之后,丝绸之路干线逐渐到了晋昌(今瓜州县,位于敦煌之东)到伊吾(今哈密)的新北道,即如今的国道312线,无需绕道敦煌郡城的旧北道,旧玉门关也随之东迁到今瓜州双塔堡附近。
自此之后,敦煌日益丧失了中西通衢的有利交通地理位置,大量商队、使团与军队选择走此道进入西域(如著名的玄奘法师便是自晋昌城北上出新玉门关而入西域),并不经过敦煌,汉魏时代的西域路线逐渐废弛,敦煌逐渐偏离的丝绸之路主航道,商业红利日益凉薄,逐渐转变为一个单纯的文化城市。
安史之乱后,唐朝西部边境主力回师平叛,吐蕃人趁机用兵河西诸州。到贞元三年(787),沙洲(敦煌)作为河西最后的堡垒被吐蕃攻陷(时河西节度使迁治敦煌)。至此,河西、陇右诸州尽为吐蕃所有,关中以西几乎尽为戎狄牧马之所,不复当年繁华。
尽管敦煌曾经因为归义军的崛起而一度重新恢复荣光,然而汉族中央王朝与陆上丝绸之路的衰亡仍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敦煌的沦落。到明朝时,嘉峪关以西的敦煌早已成为蒙古部落的驻牧之地。自此,敦煌与东方依旧保留在郡县体制下的河西走廊形同陌路,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
今天我们看到的敦煌民众,其实是清朝中期从甘肃其他地方迁来戍边者的后裔。在这片曾经辉煌的土地上,缔造奇迹的故人依然不在,留下的仅仅是那寂寥无声的莫哥窟回荡着千年的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