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热衷于闹洞房_闹洞房的来历和习俗
古人云,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其中,“洞房花烛夜”,形容男女新婚之夜的欢喜,也是男女成人的一大标志。
但问题随之而来,新郎新娘结婚理应在新房,为何要称为“洞房”?
“洞房”一说有何来历?
图/洞房花烛夜,概念图
01、“洞房”的来历
“洞房”最早指深邃的内室,与结婚时的新房并无关联。
如《楚辞·招魂》中所写:“姱容修态,絚洞房些。”
北周庾信《和咏舞》诗云:“洞房花烛明,燕余双舞轻。”此处首次出现洞房与花烛的意象,但这里的洞房仅指闺房、内室,尚没有与新婚勾连。
直到唐代,始见洞房借代婚房的用法。中唐后期诗人朱庆馀作有一首名诗《近试上张籍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图/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概念图
至于人生四喜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最早出自哪里,有好几说。
一说由北宋末诗人汪洙所作。汪洙被誉为神童,但其所作神童诗,仿佛被世人加上了多重滤镜,较可疑。
而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为:“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相形之下,这一出处比较可靠。
也就是在南宋,“洞房”才特指男女新婚之夜如胶似漆、如鱼似水的婚房。
为何称新房为“洞房”,也有很多上古传说,但都明显不着边。私以为,其与房中术中,洞房借指女性阴户。洞房指称婚房,极有可能是因为这两者之间充分的联想。
新郎要入洞房,与新娘(“洞”的具体象征)完成某种传宗接代的仪式,而这个“进入洞房”的过程,很隐晦地通过“入洞房”的字眼显现。
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非本文所要讨论的对象,且按下不表。
02、为什么要“闹洞房”?
闹洞房,又称“闹新娘”、“耍新娘”,旧时也称“戏妇”、“戏新娘”,是婚礼的最后一道程序。这一习俗历史十分悠久,且延续至今。
春秋时期,结婚没有吹吹打打、嘉宾云集,是不闹的。
《礼记·曾子问》描述当时的婚嫁:“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礼记·郊特牲》也记道:“婚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婚礼不贺,人之序也。”整个婚礼很朴素平静。
图/《东周列国志》之太子丹插页
到了战国晚期,有一则关于燕丹婚嫁遗风的记录,见《汉书·地理志》载:
“初太子丹宾养勇士,不爱后宫美女,民化以为俗,至今犹然。宾客相过,以妇侍宿,嫁取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后稍颇止,然终未改。其俗愚悍少虑,轻薄无威,亦有所长,敢于急人,燕丹遗风也。”
但这一婚闹的描述,目力所及,在当时仅是特例,不具备普遍性。
大约汉代起,始有闹洞房的风俗。
近人杨树达考证:“而为之宾客者,往往饮酒欢笑,言行无忌,如近世闹新房之所为者,汉时即已有之。”(《汉代婚丧礼俗考》)并引汉末仲长统《昌言》:
“今嫁娶之会,捶杖以督之戏谑醴以趣之情欲,宣淫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新族之间,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断之也。”
图/杨树达(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微,中国语言文字学家
可见,汉代的“闹洞房”已被时人视为一种陋俗,但是,就是这种“污风诡俗”延绵至今不绝,究其原因,可能与人们争相欲闹洞房的心理相关
这就需回答,为什么要“闹洞房”?
一说源于驱邪避灾。古代人们认为洞房中有狐狸、鬼魅作祟,为了驱除阴邪、补益阳气,众人要将洞房闹得热火朝天,即印证了“人不闹鬼闹”的俗语。与此相关,民间还有紫微星下凡,在洞房前聚众宾客嬉戏取乐,将洞房内的妖魔吓跑的故事流传。
二说认为在北方,闹洞房主要闹的是新郎。这或许与北方民族的生活习性相关。北方男子以狩猎和游牧为生,在新婚时忍受棒打,可以证明他是一名合格的大丈夫、男子汉。
还有一说,即我国古代的婚姻大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很多新人在成亲前或许从未曾谋面。没有感情基础的两人,在第一次夫妻生活时,会显得极为尴尬和陌生。在新婚之夜,由有性经验的亲眷闹一闹洞房,活跃一下气氛,调节一下紧张情绪,并进行一些必要的性启蒙,不失为消除新婚夫妇彼此距离感的“好习俗”。
图/天津杨柳青年画中的新年场景,反映出中国人喜欢热闹的生活美学
热闹是中国人的生活美学。逢年过节、但遇喜事,都得闹一闹。
闹,是一种境界。闹,可以闹出喜庆;闹,可以汇聚亲朋好友;闹,显得人丁兴旺,普世欢腾。
但闹洞房的“闹”,逐渐成为男性意淫和狎戏妇女的遁词。
他们在“闹”的挡箭牌下,在所谓“传统民俗”的外衣包裹下,做出许多平时不敢做的下流举动,而不用担心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和道德有亏的指责。这是不少油腻男性,始终热衷于闹洞房的深层心理结构。
闹洞房,闹出了许多乱象。今日频见,古时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