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守街亭有何典故_马谡守街亭的事件详情
《三国演义》九十五回中,马谡失街亭这一段描写非常精彩。在作者罗贯中的文学艺术渲染下,一个骄傲自负、刚愎自用的萌蠢马谡形象,跃然纸上。小说中诸葛亮一再交代守住街亭的重要性,不放心的他,还亲自叮咛随行的大将王平,说让他看着点马谡,到时蜀国的军队在守卫街亭时,一定要“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
从这段描写中不难看出,如何守卫街亭,诸葛亮已经明明白白告诉马谡等人了,马谡到了街亭后照做就是,能够阻挡魏军前行就是大胜利。但为何马谡非要不听从诸葛亮的教导,自做主张,难道真的是蠢到家了吗?
小说描写的成功,让大多数读者对马谡恨得要死,认为如果不是马谡一意孤行,成功守卫住了街亭,说不定这次诸葛亮北伐就能够取得成功了。因此坏就坏在马谡一个人身上,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最后马谡被诸葛亮斩杀,也是大快人心的一件事。
事实上,马谡作为诸葛亮非常看重的一位谋略性人才,绝非浪得虚名;在某种程度上,诸葛亮还将马谡当作自己的接班人看待,平心而论,在军事方面,马谡是有着一定真才实学的,但为何他却做出带兵上山阻挡魏军的决策呢?
其实早在马谡前往街亭前,诸葛亮说过这样一段话:“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诸葛亮对街亭的实际情况也非常了解,街亭无险可守,防守难度非常大。
对蜀军更为不利的是,马谡带领防守街亭的部队,不过区区两万多人,基本上以步兵为主。在曹魏那里,诸葛亮得到的消息是,张郃率领数万骑兵突进,骑兵对步兵,在冷兵器时代,差不多就是送人头,尤其是对方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这仗基本上没法打,因此诸葛亮一再强调一个“守”字,绝不能硬碰硬。
所以尽管马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等到他真正亲临街亭时,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在没有坚固城池的局面下,仅凭一点步兵,就要抵挡张郃的骑兵突击,就是“守”,也几乎毫无胜算的希望。
这时应该怎么办呢?正确的操作流程,马上发动战士们就地筑城挖战壕,也就是诸葛亮交待的“伐木为栅”,然后再苦守坚持即可。至于能够坚守几天,这就要看马谡的真实本领了。
马谡也想这么做,不过张郃根本不给他机会。当马谡到达街亭前线时,张郃也几乎前后脚赶到了,书中写到:“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
这个时候,换作是你,又该怎么办?没有时间从容布置了,只好发挥主观能动性,再想其他办法。马谡作为谋略性人才,也确实开动了脑筋,也就是带领队伍上山,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这笔账怎么算怎么稳赢。最终马谡不听王平的苦劝,自行带领大部蜀军上山防守。
按照马谡的盘算,基本上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但他忽略了张郃这一关键性要素。张郃的战略就四个字:“以快打慢”。马谡刚上山,第一件事情就是断了马谡大军“汲水”的道路,将水源断绝,然后再围困攻打。
所以千算万算,马谡对张郃过于低估了,如果有水的情况下,坚守并骚扰魏军绝不是问题,谁知张郃兵贵神速,不仅不给马谡筑城的机会,还当机立断,截掉了马谡一方的水源,这招釜底抽薪,坑苦了马谡。
事后马谡大败,诸葛亮要杀他,也不仅是因为丢失了街亭,关键在于,马谡在部队大乱时,为了活命当了逃兵,这是谁也不能容忍的事情,他必须用“死”来承担责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