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引言怎么写_引言的写作方式

时间:2023-01-10 08:39:55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作为正文的第一部分,引言用于提出问题、提炼研究内容、交代研究思路、规划本文余下部分的具体安排。 好的引言应按一定的逻辑结构书写 ,以便读者在阅读引言后,能了解论文关

引言怎么写_引言的写作方式

标准的引言主要由背景问题、需求问题、剩余问题和本文研究问题四部分构成,这四部分之间以及本文研究问题与论文余下部分之间还需要一些衔接内容,以此方式书写的引言最方便读者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并为阅读全文做好准备。

1

四个问题之间的衔接与关系背景问题是所研究的问题的广义来源或应用对象。大多数情况下,背景是横向的,以覆盖面来衡量广度,一般以应用领域作为背景。也有一些背景是纵向问题的延续,以深度或久远来衡量背景的广度,往往以更基础的问题作为背景。

需求问题是背景问题中的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剩余问题是为了满足需求,还遗留了哪些需要大家一起做的问题。

本文研究问题是指本文研究要解决的属于剩余问题的问题。

相邻两个问题之间有一些过渡内容进行衔接。对于需求问题,需要指出其在背景问题中的重要性。在剩余问题和需求问题之间植入研究现状分析,用于从现有研究牵引出本文研究内容。在剩余问题和本文研究内容之间呼应需求,指出本文研究内容对实现需求有何意义。除此之外,本文研究内容之下还需要介绍研究思路(甚至研究目标)以及本文安排,以便过渡到论文余下部分。

四个问题存在明显的逻辑关系。一曰倒金字塔关系:背景问题、需求问题、剩余问题和本文问题涉及的范围由宽到窄。二曰从属关系:本文问题属于剩余问题的一个子集,剩余问题属于需求问题的一个子集,需求问题是与背景问题相关的问题。三曰承前启后关系:按顺序,论文引言先交代背景、接着是需求、需求后是遗留问题、最后才是本文研究问题。

虽然在成文后有以上顺序关系,但本文研究问题才是论文的核心,因此,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先书写本文研究内容,再以递推方式书写其余部分。这种递推更有利于合理地让各部分保持密切关联。

正因为如此,往下我们先介绍如何书写本文研究内容,再介绍如何向上递推出剩余问题、需求问题和背景问题,向下递推出研究思路、本文余下部分的安排。

2

如何介绍本文研究问题(内容)本文研究问题是本文需要具体研究的内容。那么,如何介绍本文研究内容呢?这可以从已经得到的研究结果来明确要介绍的研究内容。事实上,我们本来可能规划过更多研究内容,或者实际完成了许多研究内容,但在本文中,我们可能只介绍其中部分研究内容的研究结果,有的研究根本没有给出结果,因此,反过来,我们就只应介绍那些我们将介绍研究结果的研究内容。

你的研究内容,就是你得到主要研究结果的研究对象。举例而言:(1)如果你的研究结果之一是得到了B与A之间的定量关系,那么与此相关的研究内容就是B与A之间有定量关系的研究;(2)如果你的研究结果之一是得到了设计某产品或者模拟某类详细的方法,那么与此相关的研究内容就是某品的设计方法或某模拟方法研究;如“我们将研究可以进行区域性长周期预测的天气预报模型";(3)如果你的研究结果之一是澄清了两个观点之间的冲突,那么与此相关的研究内容就是澄清两个观点之间的冲突;(4)如果你的研究结果是证明了某个猜想,那么与之相关的研究内容就是该猜想的证明,如,“在本文,我们将对A猜想是否正确进行证明”。

如何启动研究内容的介绍呢?这就需要向上衔接剩余问题。例如,“依据研究现状分析,我们知道尚需解决...等问题,而本文将考虑其中的...。具体而言,我们的研究内容是...”。

3

如何介绍剩余问题剩余问题是指还有哪些问题值得研究,也称为遗留问题。本文研究内容是从这些剩余问题而来,因此,剩余问题至少包含本文研究问题。那么,如何指出剩余问题呢?

对剩余问题的介绍本来是在研究现状之下,是通过梳理研究现状指出的需要人们进一步开展研究的问题。指出剩余问题时,向前应呼应需求,向后应牵引本文研究问题。

为什么要呼应需求呢?因为,不管前人做了多少工作,可能的剩余问题的数目是无法想象的,你无法穷举那些可做的东西,尤其不知道别人还会认为有哪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果呼应需求,那么就能找到对剩余的问题的数目的合理限定。

可以使用“显然,为了解决...(需求问题),现有研究现状遗留了如下问题”或者“不难看出,目前的研究结果离实现....这一需求还有距离,需要进一步开展...等问题的研究”。当然,如果一些之前的文献指出了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而你正好就是研究这些被指出的问题,那么就只需要明确是研究谁指出的问题。

向下衔接本文研究问题的方式很直接, 可以在介绍完剩余问题后,简单陈述“本文考虑其中的...问题,具体研究内容为...(介绍本文研究内容)”。

4

如何介绍研究现状

与任何一个研究方向相关的已有研究,都可能有成百上千的相关文献。这就要求在介绍研究现状时,只围绕需求介绍相关工作。为此,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对文献数目进行必要限定。 具体策略可以是,对于大多数早期研究和与本文关系不是特别密切的研究,可以通过引用综述论文或研究现状涵盖的引文较全面的其他文献等两类文献中归纳的综合性结论来大幅度减少引文数目(使用“文献【n】介绍了近期人们关于...的一些工作,指出...”或相似句型介绍)。

(2)重点介绍那些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文献工作,不管年代如何。尤其是那些将牵引出遗留问题的重要研究以及将成为本文研究基础的一些工作(如研究方法或结论、用于对比的研究结果等)。

(3)适当介绍一些近期发表的文献。目的是让读者知晓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不管是何种情况,引用的文献和总结的现状均应与本文指出的需求问题有关。介绍现状时,应归纳出人们解决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重要结果,提供了什么有价值的观点,有什么限制等,而不能简单指出谁研究了什么(除非是要说明引起了众多关注,但这一般出现在需求与背景介绍中)。

例如,不能写成“Smith等人(2010)研究了气象预报模型”,而应写成“Smith等人(2010)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解决...且具有...等特点的气象预报模型”。

5

如何介绍需求问题前面指出,本文研究内容是研究现状分析中指出的遗留问题,研究现状分析是围绕需求展开的。所谓需求,就是人们的期待,是更大的人群、行业甚至社会期望有什么突破。这种期待的特征是,对背景问题有重要意义。

如何突出意义呢?一种是说明引起了较多关注(可以引用一系列近期文献说明),另一种是给出有意义的理由。

以下三个举例中,第一种是以关注度来说明重要性或意义,后两种则是给出有意义的理由:(1)全球气象变暖与大气排放是否存在直接关系一直以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1-10】,但如同Smith等人【3】指出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2)宇宙起源一直是热门研究主题,不幸的是,由于与宇宙起源密切相关的两大理论支柱——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诸多关键问题上无法弥合分歧,从而需要进一步探索是否存在超越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第三种理论;(3)学术交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传统学术交流方式正面临反全球化思潮的挑战,因此需要探讨如何在反全球化思潮日益盛行的时代能促进学术交流的新形式。

6

如何介绍背景问题所谓背景问题,就是需求对之有意义的更广阔问题。 我们知道,比专业更广阔的是学科问题,比学科问题更广阔的是行业问题,比行业问题更广阔的是跨行业问题,比跨行业问题更广阔的是社会问题,比社会问题更广阔的是世界问题。因此,依据需求的定位,总是可以找到更广阔的背景问题。

虽然如此,背景问题也不能不着边际地广阔。例如,如果你仅仅是研究蚂蚁久居在洞穴中的爬行规律,你的背景问题就不能上升到包含物理学、数学和化学在内的所有自然科学问题,顶多只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部分问题。

书写背景问题时,需要向下关注需求,甚至远看遗留的问题和本文研究内容。

现在考察这样一段话:“由于当前的气象预报无法准确预测一年后的气象趋势,因此,发展长周期气象预报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段话中,气象预报是背景问题,长周期气象预报模型就是需求。针对这一举例,可以在接下来的研究现状中指出人们围绕这一需求做了哪些工作、遗留了什么问题。假设遗留了“为获得长周气象预报模型所需要的测量数据库”,那么研究内容可以是“能推动建立相关数学理论的关键数据测试”。

7

如何介绍研究思路按顺序,引言会介绍背景、需求及其在背景问题中的意义、围绕需求的研究现状、从现状遗留的为实现需求的剩余问题以及本文研究内容。在上面,我们按倒序介绍了这些问题,接下来是介绍研究思路。

如何介绍研究思路呢?这就需要去看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研究思路主要是研究方法的简介,即如何得到结果的简要介绍。不仅如此,在研究思路介绍中,还可以简单提及我们期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但不能在这里陈述真正得到的研究结果),以及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研究思路有什么特殊要求。

8

如何介绍本文安排本文安排是本文余下部分的构成,例如,第2节(章)处理什么,第3节(章)介绍什么,...。如果不同章节之间有一些逻辑关系,也需要交代。以下是一个标准的例子:

本文余下部分由3节(章)构成。在第2节中,我们给出我们使用的研究方法,该方法是在...的方法的基础上经过...等改进得到的。第3节是针对...问题的研究,将使用...方法来寻找在...的影响下,...所满足的规律。第4节...。

9

引言的其他要求引言一开始最好给一个概述,对论文面对的问题进行一句话概括,可以是论文标题的一个扩充版本。这种开门见山的概述让读者很快了解你要面对什么问题,因此十分重要。

引言遵循由浅入深的顺序,背景和需求应考虑目标读者很容易读懂。为此,首先要求文字描述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行话。其次,对深奥的专业术语进行定义,帮助读者理解(在这里,不能要求读者去看别的文献以理解某术语的意义)。最后,插入必要的能让读者一目了然的具象型图或示意图。

在研究现状介绍中,避免给出细节,只有当本文要用到某些细节时,才能介绍细节,但用到的地方应该在论文其余部分,因此应该在论文其余部分相应地方去介绍细节。

四个问题(背景问题、需求问题、剩余问题和本文研究问题)之间应采取必要的呼应,否则容易让引言前后内容之间断链。断链后,读者就会迷失,搞不清前后逻辑是什么。

背景与需求通过指出实现需求对背景问题的重要性来呼应。研究现状可以通过“现在来介绍围绕需求,人们开展了哪些研究”(或相似句子)来呼应需求。

剩余问题则可以通过“由现状分析可知,为了实现...这一需求问题,还需要开展...等工作”来呼应现状和更靠前面的需求。在介绍本文问题时,除指出是剩余问题之中的问题外,通过对研究内容进行展开介绍,顺便指出这些研究对实现需求有何特定意义。

引言的各部分(背景、需求、现状、剩余问题、本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本文安排)的权重往往有差异。依据各自的重要性不同,有的可以短、有的可以长,说清楚即可。

例如,如果目标读者清楚问题的背景,此时直接指出需求,而不需要背景。如果背景与需求一目了然,那么可以用一句话将两者结合起来介绍。

除了以上要求,还应适当考虑引言的长度。整体来说,引言尽可能一页以上,但最好不要超过全文长度的1/5。其中,研究现状的介绍往往占很大比重,以表明作者充分了解研究现状。

需要特别声明的是,前述内容中,字里行间地给了不少例子,但这些例子并未就一篇具体论文构建,因此不一定能照搬。读者可以依据情形形成自己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