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恻隐之心什么意思_恻隐之心的成语寓意

时间:2023-01-10 09:12:13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成语】 恻隐之心 c yǐn zhī xīn 【释义 】 恻:悲伤;隐:伤痛;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产生同情之心。 【出处】 出自《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

【成语】恻隐之心cè yǐn zhī xīn

【释义】恻:悲伤;隐:伤痛;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产生同情之心。

【出处】出自《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有同情心。

【近义词】悲天悯人,慈悲为怀,怜悯之心

【反义词】铁石心肠,落井下石,幸灾乐祸

【示例】

1.晋·熊远《广昌乡君丧宜废冬至小会表》:“君于卿大夫,比葬不食肉,比卒哭不举乐,恻隐之心,未忍行吉事故也。”

2.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一:“俺与你萍水相逢,出身相救,实出恻隐之心,非贪美丽之貌。”

3.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三回:“此人为官清正,做事廉明,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

4.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四回:只见那军官抱拳陪笑道:“非是在下多管闲事。因那婆子形色仓皇,哭得可怜。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望乞公子贵手高抬,开一线之恩,饶他们去罢。”说毕,就是一揖。

恻隐之心什么意思_恻隐之心的成语寓意

【成语典故】

原文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 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省瞽瞍为父 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 曰‘性善’,然则被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 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 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 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 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 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 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译文

公都子说:“告子说:‘人性无所谓善良不善良。’又有人说:‘人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所以周文王、周武王当朝,老百姓就善良;周幽王、周厉王当朝,老百姓就横暴。’也有人说:‘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虽然有尧这样善良的人做天子却有这样不善良的臣民;虽然有瞽瞍这样不善良的父亲却有舜这样善良的儿子;虽然有殷纣王这样不善良的侄儿,并且做了天子,却也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善良的长辈和贤臣。’如今老师说‘人性本善’,那么他们都说错了吗?”

孟子说:“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质.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 五倍甚至无数倍的,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生资质的缘故。《诗经》说:‘上天生育了人类,万事万物都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就会崇尚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写这首诗的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所以崇尚美好的品德。”’

【成语寓意】

有些人总是看到周遭的“邪恶”,而看不到人们内心的善良。所以也对他人“邪恶”,收起自己的恻隐之心。其实,每个人都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对于那些不幸者,人们会揣着自己的善良去同情他们;对于那些弱者,人们会对他们有恻隐之心,伸出手去帮助他们。这样,才是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善良,才是看到了他人内心深处的善良。成语告诉人们,不要因为任何事情去改变自己内心的善良,善良的人总会得到别人善良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