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假期末期综合征_假期末期综合征的预防方法
所有人都是很累的(除了死人)。不管是大人(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还是孩子,都是很累的,有人说:“国庆七天不足以表达我对祖国赤诚的情感”。也有人在抖音发布了“国庆七天怎么过?每天向床上投放自己的视频”,宛如一枚人体深水炸弹。。。
这和“周日综合征”很像:周五狂嗨,周六疯癫,周日傍晚无比失落,那种感觉就像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可是,同志们,佳景难寻、盛筵难再啊!我们不能总是把每年的快乐都集中于短短的假期上,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难道都要苦苦不得终日吗?
为什么会出现酱样子被动的局面!
1.工作应付化,每个工作日都在数“距离下次过节还有多少天”。工作上的失意、不得意,让你每天上班如同上坟。每次假期只有让你得以喘息片刻的感觉。假期就是你的避风港、安乐窝。
2.生活娱乐化,沉浸于买、玩、吃、刷,对“较低层次”的感官需求乐此不疲、欲罢不能。
3.只想坐享其成,不愿艰辛付出。或者是只想别人付出劳动,自己爽活那是最好不过了。一些影视作品也加剧了这样的阶级焦虑和心理不平。比如“郭海藻和宋思明的故事”“拆迁户一夜之间比你加班十辈子挣得更多”“你三天不上班,你就得下岗,我三天不上班,我爸就把钱打我卡里了”。诸如此类,宣传多了,谁还想上班呐!这好像是又扯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政治经济领域。
如何解决?自发的端正心态,好好去上班?退一步说,上班也别像上坟那么难受?
1.莫拿个例当共性。劳动人民还是最多的。不要盯着那些唬人羡煞旁人的个例当自己混沌度日的借口。这是概率,是大数据。很多人做的白日梦(或者说是意淫),最后发现也不过是黄粱一梦罢了。
2.国家需要我们。国家可以少几个富二代,撑死少了一点点拉动消费的动力。可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时刻离不开亿万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和奉献!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哪个能离得开人的实干苦干?
3.投入工作,适应工作,享受工作!工作使我快乐不是一句空话,苦中作乐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心理积极暗示。知道什么叫正向激励吗?你要是在工作中尝到了甜头,就会更加自发的、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新一轮工作中去。你是怎么在游戏中上瘾的,你就应该能怎么在自我提升中上瘾,只不过这没有那么容易,因为社交媒体有推荐机制和心理奖赏机制,而工作和学习,需要自己摸索。
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低欲望的刺激,放纵就能满足;而高层次的追求,只有自律、克制才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