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华怎么死的_陈天华的死亡真相
1905年12月8日,民主革命家陈天华来到了日本东京大森海湾蹈海岸边。他望了一眼大海,随即便从海边的浅处,一步步走向了深水区域,直至身影彻底消失。
陈天华是坚强不屈的革命者,可是为什么他却要用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呢?
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在陈天华自杀的前一个月,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陈天华在激烈抗议无效后,最终决定以自己的死,来唤醒沉睡的人们。
不过,陈天华在他长达万言的《绝命辞》中,却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但慎毋误会其意、谓鄙人为取缔规则问题而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请大家不要误会我,我并不是因为抗议条例而跳海自杀的。
那么,陈天华自杀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陈天华是湖南新化县人,幼年时期母亲早逝,是父亲将他拉扯长大的。尽管家境贫寒,但父亲却坚持送他读书,陈天华也由此博览群书。
1898年,维新运动在全国搞得轰轰烈烈。陈天华也开始在本地倡办不缠足会,并成为了维新运动的坚决拥护者。后来,“戊戌变法”失败,陈天华进入了省城岳麓书院继续深造学习。
在学习期间,曾有一当地官员非常赏识陈天华的才华,并想将自己女儿嫁给他。然而陈天华却婉言谢绝说道:“国不安,吾不娶。”一直到他投海自杀,陈天华始终都没有娶妻。
1903年,陈天华获官费留学日本。同年,沙俄想侵占中国东三省,国内爆发了“拒俄事件”,以学生为主的爱国人士,开始自发地组织集会和游行活动。
远在日本的陈天华得知此事后,对祖国备受欺凌的处境,感到悲痛万分。当夜,他咬破手指,接连写下数封血书,并寄回到了湖南的各个学堂之中。
时任湖南巡抚的赵尔巽被陈天华的行为所感动,他亲临各学堂宣读血书,并将此事刊登到了官报上。湖南全省拒俄士气随之高涨。
同年,陈天华又先后撰写了《猛回头》和《警世钟》两书。他在书中痛斥清政府已经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并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拒外敌。这两本书一经刊印,便在社会上造成了强烈的反响。
1904年,陈天华与宋教仁、黄兴在长沙创立了革命团体华兴会,并准备到江西发动起义。不过此事很快泄露,陈天华不得不返回日本避难。
同年8月,陈天华冒险回国,准备在长沙发动起义。但消息却再次泄露,陈天华不得不又潜到日本。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陈天华担任秘书,并被推为会章起草人之一。
也就在同年底,日本颁布了歧视和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条例。
《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规定,中国留学生进行任何活动,都必须要到日本学堂或清朝驻日公使处进行登记。甚至连给国内的亲友写信,也必须要登记。并且,留学生只能住在学生宿舍里,不准在任何其他地方留宿。
简单来说,中国留学生已经被完全地监视了起来。
在这个规则颁布之后,广大留学生发起了抗议活动。但就斗争方式的选择上,中国留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一派以宋教仁和秋瑾为代表,主张全体同学立即罢课回国。另一派以汪兆铭和胡汉民为代表,主张继续在日本忍辱负重。两派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后来干脆所有留日学生会干事全部辞职了。
日本媒体幸灾乐祸,在报上描述中国学生为“乌合之众”,指责中国人缺乏团结。而这个消息,成为了陈天华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陈天华决定以自己的死,来达到三个目的。
其一,抗议《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陈天华希望通过自己的死,来让这件事情的影响扩大,引起日本政府和清政府的注意。
其二,对日本媒体“乌合之众”说法的回击。陈天华在《绝命辞》中提到,中国人绝不是缺乏团结的乌合之众,他愿意以生命进行抗争。
其三,以死明志、以死报国。陈天华希望以自己的死,唤醒更多中国人麻木的意志。他想要成为谭嗣同那样的革命流血者,为中华的振兴献出最后一份力量。
陈天华的死,在当时确实引起了很大的轰动。1906年春天,当陈天华的灵柩被运回上海之后,数千学生到场哀悼,并为他举行了公葬。
这件事唤醒了更多沉睡的中国人,也为后来辛亥革命的爆发,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