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是谁_李纲的生平简介
北宋末年李纲临危受命,担任开封保卫战总指挥,带领全城军民奋勇拼搏,取得了胜利,但被积弱的朝廷葬送了,最终得到的是“靖康之难”。时乖运蹇啊!本文专门给读者朋友聊聊李纲悲壮的一生。
(一)临危受命担重任
李纲(1083-1140年),常州无锡人,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政和二年(1112年),27岁的李纲通过科考入仕。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前夕,朝廷内部分成两派,一派是奸臣张宗昌等,主张求和,或者放弃京城逃跑。另一派以李纲为首,坚决主张抗击金兵,保卫都城。宋钦宗是接老子宋徽宗的班上台的,两爷子都是患有软骨病的昏君,主张向敌人屈膝求和。但没过多久金兵包围了京城,无法具体操作求和之事,宋钦宗只好想法先组织抵抗。
宋钦宗问朝廷大臣们谁能指挥军队作战保卫京城?最初没人开腔。李纲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家有难时我们要勇于担当。文官们虽然不懂得军事,但凭他们的影响力,可鼓舞军民杀敌......
宰相白时中等主张逃跑投降的人,待李纲的话音还没落,就抢着气冲冲地说,李纲你就去领兵作战好了。李纲昂起头坚定地说道,只要皇上不认为我是庸懦之人,命令我带兵,我愿意以死报效国家。于是,宋钦宗当即任命李纲为守城总指挥。
就在李纲组织军民坚守京城时,宋钦宗还是多次想逃走,听了李纲的劝告后他确定留下来,可是不久又决意弃城南逃。李纲听闻急忙进见,看到朝中禁卫军全副武装准备护驾出发了。李纲急中生智大声问禁卫军们:你们愿意死守还是跟着皇上走?禁卫军们回答愿意留下来。李纲给皇上说,禁卫军们愿意留下来,皇上却执意要走,路途中他们开溜了,金兵 来抓你,那如何抵抗?宋钦宗只好同意不走了。守城军民全都激动得哭了起来。
哎!遇到这么一个畏敌如虎的逃跑皇帝,真是太难为李纲了!
(二)朝廷求和签协议
在李纲的组织和指挥下,军民坚守城池,给予金兵沉重的打击,不久各路勤王军队计二十余万人陆续达到了开封城下,金兵只有六万人,如果发动全面反攻,肯定能彻底消灭入侵之敌。
可是宋钦宗以及掌权的大臣,一心想求和,金兵盯准了这一点,开出了极为苛刻的求和条件:要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头、绸缎万匹;割让中山、河间及太原三镇;还要宰相和亲王当人质。李纲看完条款,明确表示反对。可是昏懦的宋钦宗对金兵害怕得不得了,竟全部答应这些要求。宋钦宗虽然答应了,金兵又对开封城进攻,还想得寸进尺,但被守城军民击退了。见再也捞不到好处,金兵才向北撤退了。
(三)写词劝谏宋钦宗
博学多才的李纲,能诗文亦能填词,在指挥防守开封城的空隙中,写了一组咏史词,以此劝谏宋钦宗,激励守城军民的士气。限于篇幅,在此仅欣赏两首的片断。
其一:《水龙吟.太宗临渭上》中的一段“须信君王神武。觇虏营,只从七骑。长弓大箭,据鞍诘问......”
用现代语言释意:你要相信太宗皇帝的神武,只带随行人员七人去探查敌情。面对敌人的长弓大箭,稳稳地骑在马上,责问颉利为何背信弃义入侵。唐朝大军随后来了,列阵在太宗皇帝身后。颉利可汗惊惶不已,像老鼠一样匍匐在地,表示坚守誓言,恢复和好。
这首词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希望接任不久的新皇帝宋钦宗,效法登基仅二十天的唐太宗,英勇抗敌。
其二:《喜迁莺.真宗幸澶渊》中的一段“日照金戈,云随黄繖,径渡大河清晓。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詟,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用现代语言释意:宋军的刀枪闪耀如云,犹如行云般随着皇帝出征的黄伞,一清早就渡过了澶渊河,战士们斗志昂扬,老百姓的积极性也很高。辽军主帅被宋军射杀了,敌人害怕了,要求讲和书信来了。从此后,宋辽年年和好。
这首词表达的意思是,希望宋钦宗向他的先人宋真宗学习,听从抗敌的意见,鼓起勇气,亲率军民打击敌人。
文末补白:南宋高宗即位之初,李纲被起用为相,但仅仅过两个多月就遭罢免。后又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遭免职。他多次上奏的抗金计划,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
朱熹评价他:纲知有君父而不知有身,只忧天下的安危之安危而不顾自己的痼疾,虽以谗间窜斥濒九死,而爱国忧君之志终不可夺者,可谓一世伟人矣! 林则徐评价他: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
悲壮兮,李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