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孙权为何非要逼死陆逊_孙权逼死陆逊的原因

时间:2023-02-11 14:31:02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赤乌六年(243年)冬,丞相顾雍病逝,享年七十五岁。 这位老臣一生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地侍奉孙权,终于在暴风雨的前夜安然离开人世。 顾雍死后,陆逊接替他的丞相之位。为了显

赤乌六年(243年)冬,丞相顾雍病逝,享年七十五岁。

这位老臣一生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地侍奉孙权,终于在暴风雨的前夜安然离开人世。

顾雍死后,陆逊接替他的丞相之位。为了显示拜相兹事体大,孙权还派专人将丞相印绶从建业送至武昌陆逊处。

一般来说,丞相应该在朝中处理政事,但陆逊却是个例外,他的荆州牧一职仍被保留,拥有都督一州的大权。

此时的陆逊无论权力还是声望都达到了顶峰,可孙权如此看重陆逊,为何二人最后却会决裂呢?

其实孙权总体来说对陆逊是信任的,这些年他屡立战功,孙权也给了他相应的回报。以丞相之职掌握一地军政大权,对于非权臣的臣子来说是很难得的。

而陆逊也始终恪守臣责,坚定地贯彻了陆氏一门“忠”的家风。

可如今顾雍已逝,陆逊成了儒学士人们唯一的领袖,他只能站出来扛起这面大旗,逐渐和孙权不可避免地走上对立面。

在二宫之争初期,太子党其实形势尚可,一度有了王夫人将被立为皇后的趋势。

其实这肯定不是孙权的本意,而大概率是士大夫们反复谏言的结果。孙权本就有意扶植鲁王,让他和太子分庭抗礼,怎么可能会立太子之母为皇后,加强太子的地位呢?

孙和被立为太子后,王夫人荣宠更甚,后宫中其他曾受宠的姬妾,都被迁出宫外居住,如今又有立后的趋势,这让她的死对头全公主孙鲁班有了深深的危机感。

孙权为何非要逼死陆逊_孙权逼死陆逊的原因

自从走上和孙和母子对立的道路,全公主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将太子拉下马,否则一旦太子上位她绝不会有好下场。

于是全公主对王夫人拼命诋毁,立后一事也打了水漂。

孙权能因为女儿的一面之词轻易改变主意,恐怕这也是立王夫人为后并非他本意的一个佐证。

见孙权这个态度,鲁王孙霸认为太子失去了信任,于是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竟有了和边将结交的打算。

孙霸的目标是朱然之子施绩,当时朱然驻守江陵,位高权重,此人虽是江东人,但其父朱治早年间跟随孙坚东征西讨,因此身上被烙上了深深的淮泗印记,再加上他是武将出身,和士大夫并非一个群体。如果通过施绩将朱然拉拢进来,鲁王党的影响力也会扩大。

为此,孙霸亲自前往施绩的官署,并近距离坐在他旁边,想和他套交情,可施绩却从座位上站起来拒绝了他的好意。

我想这应该是朱然的意思,他和两党都没有利益冲突,因此不愿趟这浑水,只想明哲保身。况且他又不像全琮那样有比较硬的后台,如此选择非常正常。

其实孙权虽然在打压太子,但又何尝想让孙霸发展起来?他扶植孙霸,只是为了对付士大夫,而绝不可能让他成尾大不掉之势,如果孙霸的势力越来越强,同样对他是个威胁。

因此,孙权准备敲打一下两个儿子,顺便把二宫对抗的气氛缓和一下,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之事。

很快,孙权便下令禁止太子和鲁王与外界往来,让他们专心向学。

这条指令对太子党的影响明显更大,太子是士大夫们的旗帜,当初在吕壹最猖狂的时候,就是孙登站出来为他们说话,才让孙权有所顾忌,如今孙和被软禁,太子党的主心骨陆逊又不在建邺,长此以往岂不成了一盘散沙?而鲁王党有孙权的支持,其核心人物全公主又随时可以上达天听,这一点优势是他们不具备的。

为此,羊衜上疏建议要恢复太子及鲁王与外界交往。

孙权为何非要逼死陆逊_孙权逼死陆逊的原因

羊衜原来是孙登的人,孙登去世前也推荐过他,于是顺理成章加入太子党。羊衜不愿让太子孤立无援,但为了显示自己没有私心,因此同时也提到了鲁王。

孙权闻言自然是心中冷笑,对方那点心思他看得一清二楚,于是这份上书也就石沉大海了。这是赤乌七年(244年)的事。

总体来说,当时形势还算平静,期间是仪多次劝鲁王就藩,但孙权并未震怒,也没有回应,对他来说,目前还不到摊牌的时候。

然而到了赤乌八年,形势却突然急转直下,在短短一个多月内,东吴国内发生了惊天巨变。

这年年初孙权生了重病,而孙和到太庙祭祀时,由于太子妃的叔父张休的府邸离太庙很近,于是便邀孙和前去做客。

全公主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打击孙和母子的好机会,于是便对孙权说太子不在太庙里,却去外戚家里密谈,而王氏对父皇病情毫不关心,反倒喜形于色。

孙权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再加上身患重病,他本就非常恐慌,再加上全公主的刺激,顿时怒不可遏。自己还没死呢,这就开始搞阴谋了?

很快,王夫人被废,最后忧惧而死,而太子孙和也彻底失宠。

其实孙权应该只是一时被怒火弄得丧失了理智,在他病愈后如果平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应该可以明白这是全公主在搬弄是非。

可孙权仍然没有宽恕孙和,说明这只是一个表象,孙和失宠的真正原因是他和当初的孙登一样,变得士大夫化了。孙权当初对孙登不满,现在对孙和同样不满,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

王夫人被废是太子党陷入危机的重大信号,建业的士大夫们无力扭转局面,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陆逊身上。

当时吾粲站出来为太子说话,可不仅没有任何结果,反而得罪了鲁王及其党羽杨竺。吾粲立即将京中的险恶形势通知陆逊,而他本人则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孙权为何非要逼死陆逊_孙权逼死陆逊的原因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吾粲就因为杨竺进谗言而被下狱处死。

不仅如此,陆逊的三个外甥顾谭、顾承和姚信,都因为鲁王党的陷害被流放至交州。在那个年代,被流放到毒瘴横行的蛮荒之地,几乎是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

远在武昌的陆逊急得心似火烧,作为太子党中资历最深,身份最高的元老,他必须站出来做点什么了。

经过这些年的腥风血雨,以陆逊的智慧,不会对孙权的心思捉摸不透。如果他像朱然一样坚持明哲保身,不再过问朝中之事,或许能逃过这次劫数。

可是多年来所受的儒家正统教育让他不能无动于衷,不惧生死,直言进谏,这是士人的风骨,陆逊以实际行动完美贯彻了这一点。

陆逊多次上书,甚至请求前往建业亲自向孙权陈情,但都遭到了拒绝。而且他的一次上书又带来了新的麻烦。

一次,孙权召见杨竺,屏退左右后与杨竺谈论到孙霸的事。杨竺认为这是个好机会,于是拼命称赞孙霸文武双全,应当被立为太子,于是孙权便答应了。

当然,这并非孙权的本意,他应该只是随口一说罢了。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时并非没有第三者在场,床底下还藏着一人。此人是皇宫中的下人,但同时也是孙和的死士,他听到这一信息后立刻报告给了孙和。

此时的孙和已经病急乱投医了,他最正确的处理方式就是闭门谢客,低调到极致,或许还能有些机会,可他却打算寻求陆逊的帮助,这又犯了孙权的忌讳。

一个失宠的太子,还在结交重臣,到底想干什么?因此在数年后孙和被彻底软禁,这是后话。

当时陆逊的侄子陆胤正好要到武昌公干,临走前去向孙和辞行。孙和倒是很谨慎,没有公开和他会面,而是在车里和陆胤密谈,约定好将消息传给陆逊,让他上表劝说孙权。

没过多久,陆逊的上书便到了,孙权一看这么机密的事被泄露了,这怎么得了?于是立刻将杨竺叫来进行质问。

杨竺吓坏了,连连解释说不是自己泄露出去的,孙权问那你怎么解释这件事,杨竺想来想去开始怀疑陆胤,因为只有他最近去了武昌。

于是孙权派人询问陆逊是如何知道自己想改立孙霸的,陆逊没办法,他不可能出卖太子,只能把陆胤推出来顶罪。

陆胤知道自己讨不了好,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口咬定是杨竺告诉他的,想跟杨竺同归于尽。

这下孙权也不犹豫了,直接把两个人一起下狱,严刑拷打。陆胤虽然是读书人,但却有一身硬骨头,他受尽酷刑却绝不屈服。而小人杨竺却撑不住了,很快屈打成招,最后被孙权处死,遗尸江中。

不过孙权也没想就此放过陆逊,他多次派使者前往武昌对其进行斥责。这让陆逊心中悲愤不已,太子的位置岌岌可危,而亲友们一个个被流放或者下狱,他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却依旧无力回天。

孙权为何非要逼死陆逊_孙权逼死陆逊的原因

当年君臣相和共创基业的场景历历在目,可如今却落到这个地步。

士可杀不可辱,孙权这番苦苦相逼给了陆逊最后一击,他胸中激愤难耐,很快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三岁

陆逊究竟是病逝还是隐诛,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陆逊是被孙权逼死的。

虽然二人一度有过亲密无间的合作,但那是当时共同利益造就的,双方阶级有区别,文化有差异,注定要发生冲突。

陆逊无论政治观念和军事思想都是统一的,他主张宽刑罚、轻徭役,体现在军事领域就是以保境安民为主。虽然看上去缺少进取之心,却是最切合实际的,因为以东吴的实力北伐几乎没有胜算,孙权多次失败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可是孙权对此却不认可,他始终做着九州归一的美梦,在政治和军事上任何与他意见相左的人都会遭到打击。

陆逊深知不可能改变孙权,因此只能寄希望于孙权的继承人,但这点更让孙权厌恶。自己活着的时候陆尚且多次唱反调,自己死后就更不好说了。

孙权的年龄比陆逊还大一岁,他为身后之计,深怕自己的继承人无法驾驭陆逊这样位高权重的臣僚,以致沦为他的傀儡,因此势必要将其铲除。

陆逊之死是他与孙权在文化、政治以及军事领域全面冲突的结果,也是他难以避免的宿命。

而孙权逼死陆逊,虽然表面上获得了内心的安宁,但却上严重破坏了君臣关系,动摇了国家的统治基础,也让东吴走向了衰亡。

多年后,孙权在召见陆逊之子陆抗时,对此事深表后悔,直言对不起他们父子,我想这也不全是惺惺作态吧。

孙权为何非要逼死陆逊_孙权逼死陆逊的原因

陆逊一生出将入相,建功立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操守,不愧是古代士人的典范,他虽然死得冤屈,但后世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作为国家重臣,陆逊死后竟然家无余财,足以称得上和诸葛武侯相比肩的世间楷模。

陈寿称其为社稷之臣,洪迈称其为国之柱石,此言一点也不为过。

陆逊之死令太子党陷入了低潮,但斗争却远未结束。太子党在失去了这个精神领袖后更加无力和全公主等人抗衡了。

而孙权任命鲁王党的步骘接任丞相,这正是孙和已经全面失势的具体表现。虽然步骘常年驻守西陵,并不在朝中处理政事,但这足以证明孙权的态度。

不过这就说明孙权准备改立孙霸为太子了吗?当然也不是,孙权对这件事有着清晰的认识,他明白孙霸是绝对不能当太子的。

孙权挑起二宫之争,其根本目的是打压儒学士大夫,但也仅仅是打压而已,让他们无力威胁自己的统治就可以了,而不是要彻底打死,因为那样将导致无人可用。

如果废孙和立孙霸,将来孙霸登基以后就很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孙霸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曾经的太子党成员进行大肆清算,二是有人利用废太子做文章反对孙霸,两种情况都会让国内陷入动荡。

于是一次孙权在和政坛新秀孙峻谈话时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觉得二宫之争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么无论是孙和还是孙霸都不能做太子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孙权心中,孙霸只不过是他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罢了,可惜孙霸本人却没有这个觉悟。

孙权透露的这个信息对鲁王党来说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情报,想必孙峻会第一时间将其报告给全公主,而这让她也不得不开始重新对局势进行审视。

孙权为何非要逼死陆逊_孙权逼死陆逊的原因

经过多年斗争,全公主和太子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二人的矛盾无法化解。如今她最担心的就是太子重新得势,那样等将来孙权百年后孙和登基,她们这一伙人全都不会有好下场。

太子如今只是失宠,但并没有被废,事情会如何发展还很难说。而且孙权已经透露了即使废掉太子也不可能立鲁王的意思,那么继续保鲁王已经没有意义了。

退一步来讲,即使孙霸能够继位,也不太符合全公主的利益。因为全公主参与政治斗争的根本目的是想弄权,所谓报复王夫人只是一个顺带的理由,以孙霸的年龄,如能继位必然会亲政,到时候也就没有她什么事了。

而且更让全公主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太子党的重要人物朱据竟然做了新任丞相。

按照以往的惯例,东吴丞相的人选是比较重要的政治信号。当初孙权不用张昭而用孙邵,没多久就引发了暨艳案和张温案;而步骘担任丞相后,太子的地位则越来越危险。

总之,丞相的人选代表了孙权的态度,大概就是儒学士大夫们担任丞相时,孙权会稍微收敛一些,而非士大夫群体成员担任丞相时,斗争则会有所加剧。至于步骘,由于他已经改变了固有的立场,因此可以被视为脱离了士大夫群体。

步骘这个丞相没做多久,赤乌十年(247年)步骘病逝,也就做了一年的时间。不过在这之后东吴似乎有两年多没有设置丞相,这应该就是孙权对二宫之争进行反复思考的具体表现,跟他对孙峻所表达的意思相对应。

到了赤乌十二年(249年),朱据成为新任丞相,这会不会又是孙权改变态度的一个信号呢?

朱据虽然在仕官生涯的大部分时期都是作为武将,甚至担任丞相后还挂着骠骑将军一职,但他文武双全,仕途的起点却是文官,再加上吴郡朱氏这个出身,因此朱据可以被视为同时具备儒学士人和武将双重身份的人,和陆逊类似。

另一方面,朱据不仅是太子党的主要人物,而且她的妻子朱公主孙鲁育和全公主也有很深的矛盾。

话说全公主和朱公主虽然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但她们俩的姐妹情却是塑料做的。

在二宫之争中,全公主自然是全力反对太子的,而她一度想要将妹妹也拉拢到鲁王党之中来,不过朱公主却没有答应。至于具体原因,除了丈夫朱据的立场外,应该也跟她不愿深度卷入政治斗争有关。

然而生于帝王家,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的,朱公主也没能逃离这个宿命。由于她的不配合,全公主开始恨上了这个妹妹。如今妹夫做了丞相,她岂能不担忧呢?

孙权为何非要逼死陆逊_孙权逼死陆逊的原因

全公主最怕的就是太子重新得势,那样她将会万劫不复。这个女人确实是搞政治斗争的一把好手,她政治嗅觉非常敏锐,而且深知不能被动等待的道理,目前孙权还在犹豫中,于是她准备主动出击,帮孙权下这个决心。

不过孙霸却是不能再支持下去了,全公主已经看透了他工具人的身份,在孙和与孙霸之外另选一个继承人才是最合适的。至此,孙霸已经被他曾经的支持者抛弃了。

全公主的选择范围有三个人,即孙奋、孙休和孙亮。这也是除了孙和以及孙霸外,孙权还在世的所有的儿子。

孙奋首先被排除了,他的母亲身份过于低微,孙权对其也没有多重视,应该是不会同意让他做太子的。

至于孙休和孙亮,全公主在一番考量后认为孙亮更容易被孙权接受,因为孙权对这个小儿子极其关注。而且正因为孙亮年纪最小,以后也便于自己进行控制。

全公主深谙宫斗之道,她决意效仿当年西汉长公主刘嫖与汉武帝之母王夫人联姻共同对付太子刘荣这一策略,先给孙亮寻一门亲事。至于这个进行联姻的“陈阿娇”,则由全公主在夫家全氏一族中选取。

最终,全公主选定自己非常喜爱的全琮的侄子全尚之女,将这个姑娘推荐给孙权,让她嫁给孙亮。

在全公主不断的活动下,孙权废太子的决心也越来越坚定,终于将孙和软禁起来,形势已经到了万分凶险的地步。

面对这样的情况,朱据不愿坐以待毙,于是和尚书仆射屈晃等带领众多官吏在头上抹泥,并将自己捆绑起来,接连几天到宫门外为孙和求情。

这种行为令孙权非常反感,这不是向自己逼宫吗?于是他在盛怒之下先将陈正、陈象两个出头鸟满门抄斩,张纯也被斩首示众,以此杀来鸡儆猴,然后将朱据、屈晃拖进大殿,杖责一百。

朱据在受了杖刑后,丞相一职也被免去,直接被贬为新都郡丞。但即便如此,全公主一伙却仍不想放过他。

孙权为何非要逼死陆逊_孙权逼死陆逊的原因

据记载,朱据还没来得及去赴任的时候,中书令孙弘就对其进行诋毁,并乘着孙权卧病在床矫诏逼迫他自尽了。

虽然无明文记载此事有全公主的参与,但以她睚眦必报的性格,我想这件事和她不会没有关系的。

这次事件让士大夫遭到了沉重打击,除了朱据和屈晃外,群臣中因劝谏而被牵连的有几十人。而孙和也被废黜,随后贬至丹阳郡故鄣。

不过孙霸也没有笑到最后,而且他的结局比孙和更加凄惨,直接被赐死了事。

孙和好歹还因母亲王夫人受宠得到过孙权的喜爱,但孙霸自始至终就是被孙权利用的工具。他不仅没有工具人的觉悟,反而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又结党营私,犯了孙权的忌讳,最后落得一个悲剧的下场也在意料之中。

赤乌十三年(250年)十一月,孙亮登上太子之位,其母潘夫人也被立为皇后,东吴的立嗣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不过对于全公主来说,她的斗争尚未结束,因为她的权力之路仍非一条坦途。

孙亮虽然年幼,但潘夫人却不是个省油的灯,她心胸狭隘,又好嫉妒,在孙亮登基后,贵为潘太后的她肯定不会容许全公主弄权,两人势必会产生冲突。既然如此,不如先下手为强。

论起宫斗的手段,潘夫人和全公主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段位的,自不量力的她很快就要付出代价了。

太元元年(251年)冬天,孙权在南郊祭祀归来后便病倒了,而潘夫人则开始想入非非,竟然向孙弘询问当年吕后称制之事。结果潘夫人却乐极生悲,在侍奉孙权的时候自己也累病了。

孙权为何非要逼死陆逊_孙权逼死陆逊的原因

按照三国志记载,潘夫人居然在昏睡时被身旁的下人活活勒死,而东吴宫廷为了掩盖这桩丑闻,对外宣称她是暴病而亡。

对于这条记载,胡三省认为并非只是单纯的恶奴弑主事件,其背后一定有阴谋。在他看来,随着潘夫人地位越来越高,她周围的人阿谀奉承还来不及,怎么会将其害死呢?这对自己完全没有好处。因此潘夫人应该是被权臣所害。

胡三省曰:斯事也,实吴用事之臣所为也。潘后欲求称制,左右小人正当相与从臾为之,安有不胜其虐而缢杀之之理?吴史缘饰,后人遂因而书之云尔。

所谓的“用事之臣”是谁呢?自然是全公主一伙了。

在事情成为定局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而最忌讳的就是得意忘形。孙权还没死呢,这就开始要学吕后称制了,要是光想想也就罢了,竟然还透露给孙弘,难道她不知道孙弘是孙权的亲信吗?孙权听了以后会怎么想?

当然,这个时候孙权可能已经病入膏肓,管不了这么多了,但孙弘毕竟和全公主一伙走得更近,这件事传到全公主耳朵里,必然会视潘夫人为最大威胁,欲除之而后快。因此,害死潘夫人的那些下人,大概率是被全公主等人收买的。事后则直接被灭口了事。

其实潘夫人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低调谨慎,表现出对权势不热衷的态度以麻痹旁人,可她却早早喜形于色,这种人根本不是搞政治的料,就算没有全公主,她也不可能当得了吕后,或许这就是出身于卑微小吏之家的局限性吧。

潘夫人死后,全公主终于扫清了一切障碍,距离走上权力巅峰只差一步之遥了。

而此时躺在病榻上的孙权却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自黄武年间暨艳案开始,他同儒学士人的斗争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虽然他们已经遭到重创,短期内难以对自家统治形成威胁,但一个新的势力却崛起了,那就是宗室。

这些年女儿玩弄权术,上蹿下跳,他全都看在眼里。但孙权却依旧纵容她,除了全公主的所作所为确实符合他的心意以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她是女人,不可能威胁到自己。

但是孙亮就不一样了,自己过世后,这个七八岁的孩子大概率会沦为傀儡,那同样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思来想去,孙权后悔了,现在他终于想通了,立年长的孙和才更加稳妥。如今士大夫们已经被打压下去了,想必孙和可以控制局面了吧。

然而孙权还是想得太简单了,随着他病入膏肓,事情已经彻底失控了。因为全公主是绝不可能允许孙和继位的,因此她必然会全力进行阻挠。

人这一辈子,还是健康最重要,任你是统御九州的帝王,还是富可敌国的巨商,一旦因病患丧失自理能力,周围的奸人便会趁虚而入。当年的曹睿是这样,孙权也没能摆脱这个命运。现在醒悟真的太晚了。

此时皇帝和外界联络的渠道应该已经被全公主等人切断了,卧病在床的孙权就算想下诏也没有途径了,他只能任凭女儿摆布。否则如果孙权仍掌握决策权的话,怎么会被全公主等人三言两语就劝得改了主意呢?

真是悲哀啊,曾经的一代雄主,竟在垂死之际被禁于深宫,为妇人所制。可造成这一结果是不是又跟他多年来的一意孤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呢?

搞了半辈子权力斗争的孙权,虽然斗垮了对手,但他自己也没能成为胜利者,一切辛苦都为别人做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