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刘联盟究竟是如何形成的_孙刘联盟的形成
消灭黄祖后,孙权实现了榻上策的第一步,这不仅是他第一次对外扩张的重大胜利,同时也做到了当年兄长未能完成的事,这让他声望大增。
可是夏口城破后,孙权却没有趁势占领江夏,而是抓了几万百姓后东归,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黄祖势力彻底败亡后,江东的对外政策再次转向,在外部形势发生巨变的情况下,继续和刘表为敌已经不符合江东的利益了。
这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孙权的扩张节奏太慢,七八年才打了一个江夏,而曹操已经把整个河北平定了。
本来按照榻上策,荆州是必须要夺下的,但刘表也是坐拥一州之地的强大势力,并不比江东弱,此时和刘表继续发生冲突的话,便会被更加强大且已经腾出手来南征的曹操坐收渔利,因此孙权需要对与刘表集团如何相处一事重新做一下评估。
另一方面,夏口距离江东较远,若在此地驻军的话,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事的话,想支援也不容易。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孙权放弃了占领江夏的方案,而是选择收缩防线。
当然,孙权也不是彻底放弃江夏了,他在江夏东部的鄂县(今湖北鄂州)留下胡综担任鄂县县长,以此地作为将来再次西征的前沿阵地。
这样一来,孙权相当于对刘表释放了一定的善意,而刘表此时已经病入膏肓,且内忧外患,更不可能有精力和孙权再起冲突,于是也就接过了孙权递出的橄榄枝。
他任命长子刘琦接替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江夏的局面暂时安定下来,而孙权就可以根据曹操和刘表战局的发展情况制定灵活的外交策略了。
然而没过多久,情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刘表死了。
这时候孙权必须要尽快做出决断,荆州内部已然生出变故,由不得他继续坐观成败了。
为了应对新的局面,鲁肃提出以吊唁为名前往荆州一探虚实,他认为:如果刘备与刘表二子能够同心协力,我们就应该与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之间离心离德,我们则应另作打算。如果不抓紧时间,就让曹操抢先了。
刘表之死让荆州集团出现了动荡,只要能够确认这一点,就是孙权图谋荆州的一个机会。而如果荆州并没有如传闻一般因继承人问题发生内乱的话,那就继续维持友好政策。
鲁肃的最终目的是抗曹,早在当年榻上策提出的时候,他就将曹操视为最大的威胁。无论和荆州集团保持友好还是图谋荆州,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对抗曹操。
因此在鲁肃的规划中,刘备是重中之重,毕竟他在荆州是个掌握一定兵权的实力派,也是多年来始终站在反曹第一线的人物。
当然,鲁肃显然还是更希望刘备能够调和荆州内部的矛盾,因为他觉得即使荆州生出内乱,江东也没有能力抢在曹操之前得手。
如今曹操已经整兵南下,荆州危如累卵,倘若刘琦刘琮兄弟相互火并,就会被曹操各个击破,最终步了袁氏兄弟的后尘,到时候曹操以荆州为基地顺江而下,江东上游门户大开,将面临极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荆州稳定下来,双方联盟抗曹才是上策。鲁肃这次出使荆州,就是一次为了彻底化解双方多年仇恨的破冰之旅。
之前双方虽然在江夏达成了默契,关系也有所缓和,但毕竟还没有挑明,如今曹操的南征大军已经动员出发,就不能再维持这种暧昧的态度了。
两家结怨虽然已经快二十年了,但那是上一代的事了,如今孙坚和刘表都已经去世,而元凶黄祖也被斩首,双方具备了化敌为友的基础。
这是鲁肃首次提出联刘抗曹的思想,也是他根据时局变化制定的新策略,和诸葛亮的隆中对不谋而合,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
但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诸葛亮和鲁肃都有孙刘联盟的想法,那这一联盟究竟是谁首先主导促成的呢?
按照蜀汉方面的资料,此事肯定是诸葛亮率先提出并主导的。
先主遣诸葛亮自结於孙权。(三国志先主传)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三国志诸葛亮传)
而按照东吴方面的资料,率先提出此事的却是鲁肃。
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三国志吴主传)
时诸葛亮与备相随,肃谓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三国志鲁肃传)
二者到底哪个正确,而蜀书和吴书为什么又会出现相互矛盾的记载呢?
关于这一点,裴松之认为联盟的实际推动者就是鲁肃,至于三国志中出现的矛盾之处,裴松之认为如果是吴蜀两国各自国史中出现不同,那或许是因为著史者欲赞美本国君臣才如此为之。
但三国志毕竟出自陈寿一人之手,这样就不太应该了。在我看来,裴松之的结论是没有错的,但是三国志中出现的矛盾却另有缘由。
首先专美传主是三国志的常见写法,这个我们也提到很多次了,因此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的传记中出现一定差异,从而分别强调传主的功绩,这就很正常了。
也就是说,吴蜀双方的资料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孙刘联盟能够实现,虽然是鲁肃率先发起,并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诸葛亮也有相应的贡献。他后来的确面见了孙权,他的话也打动了孙权,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也就是说,虽然鲁肃早就说服了孙权,但是诸葛亮那一番话也给孙权打了一剂强心针,若不是他,孙权可能也无法对刘备有个合理的定位。
蜀汉的史料只是强调了诸葛亮的功绩,但并未否定鲁肃,只是没特意提起而已,因此二者并不矛盾。
总之,促成联盟一事,鲁肃当居首功,而诸葛亮次之,也有重大贡献。
如今情况刻不容缓,孙刘联盟成了关系两大集团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孙权对此极为重视,他带着文武臣僚亲自西行至靠近江夏的柴桑,而鲁肃则带着重大使命前往荆州。
然而鲁肃却没想到,曹操的动作这么快,他刚到夏口,就听到了曹操已经杀入南阳的消息。
鲁肃心急如焚,只好快马加鞭地赶路。可是他刚进入南郡的时候,却又听到一个坏消息,坐拥一州之地以及襄阳坚城的刘琮竟然不战而降了。
好在情况还没有到最坏的那一步,荆州并没有被曹操打包收下,刘备带着一部分力量撤了出来。
这是江东最后的机会了,此时能够和刘备结盟的话,也算是有些收获,否则将来就要独自面对曹操的压力了。
就这样,在当阳长坂,鲁肃遇到了刘备,开始了这次决定历史走向的重大会面。
此时的刘备刚刚遭到曹操的重创,情况不容乐观。如今事态紧急,鲁肃在传达了孙权的问候之后,便开门见山地问道:“如今刘豫州欲何去何从?”
本以为刘备新逢大败,已经没有多少筹码了,没想到他依然保持着高姿态,于是回答说:“苍梧郡太守吴巨是我故交,打算去投奔他。”
这明显不是刘备的真心话,诸葛亮在一年前就提出了以结好孙权为核心的隆中对,刘备不可能不知道,因此他这里就是因为不想这么快低头才故意如此。
目前双方都有意图展开接触,而刘备因形势所逼则更加迫切,如果鲁肃以此为筹码,或许能在谈判中占到一点便宜。
然而鲁肃毕竟是个眼光长远的战略家,在外部压力如此巨大的时候,任何内耗都是承受不起的。此时结盟,贵在真诚,双方必须戮力同心,而绝不能生出一点间隙。既然刘备不主动说,那就自己来说吧。
于是鲁肃说道:“讨虏将军聪明仁惠,礼贤下士,江东英豪皆愿归附。如今他据有江东六郡,兵精粮足,可以成就大业。您为何不派个心腹之人到江东沟通,反而要去投奔那平庸至极且远在天边的吴巨呢?”
鲁肃的话无懈可击,吴巨远在天涯海角,而且实力弱小,连强大得多的刘表集团尚且不能庇护他,何况是吴巨呢?
鲁肃如此坦诚,这样一来,刘备就无法再推辞了。
至于前往江东的使者,因为有诸葛瑾这层关系,诸葛亮自然成了首选。他此行带着重要的使命,虽然携手抗曹是双方共同的诉求,但同样是联合抗曹,刘备更希望的是得到平等的盟友地位,而不是成为江东的附庸,这就要看诸葛亮的本事了。
诸葛亮跟着鲁肃前往柴桑,见到了这位年轻的统治者。其实此时双方已经就结盟抗曹一事达成了默契,接下来就是细节问题了。为了在谈判中争取主动,诸葛亮采取了先秦纵横家的语言策略。
这种套路简单来说就是着重强调局面的严重性,通过制造危机感从而达到抬高身价的目的。
诸葛亮说:“曹操先是平定北方,又攻破荆州,我主刘备虽天下英雄,却因寡不敌众而无用武之地。孙将军若有决心抗曹,当尽早和他断绝关系,否则何不早早称臣?这样犹豫不决,恐怕要大祸临头。”
然而孙权经过数年的历练,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他可不是一般的年轻人,因此不会这么轻易就被诸葛亮调动了情绪。
于是他做了一个灵魂拷问:“曹操如此强大,那刘备为何不投降呢?”
诸葛亮早就料到孙权会这么问,他已经准备好了第二步说辞,他表示刘备是汉室宗亲,又是天下闻名的英雄,无论实力有多悬殊,也要和曹操对抗到底。
这里诸葛亮强调了刘备的名望,作为多年来抗曹的招牌,这就是他的一大价值,虽然实力居于弱势,但声望却超过孙权。同时他也是在让孙权明确表态。
孙权正色回答道:“我自然不能把江东之地和十万精兵拱手送给曹操,不过刘豫州刚遭败绩,还能担得起抗曹重任吗?”
这里孙权丝毫不落下风,首先确认了结盟抗曹一事,展现出诚意,但是同时也体现出孙权的针锋相对。既然诸葛亮强调名望,那我就强调实力。我有江东六郡,十万精兵,你刘玄德又有什么可以和我平起平坐呢?
孙权已经亮出了肌肉,诸葛亮自然不能落后,他说:“我军虽败,但收拢散卒再加上关羽水军还有一万精兵,而且刘琦的江夏驻军也有万人。如今曹操到了强弩之末,且北人不习水战,如果孙将军能派出数万大军和我主刘备齐心抗曹,必定大获全胜,届时就能形成鼎足三分的局势。”
诸葛亮在这里又强调了自己的价值,你江东怕是没有十万大军,最多也就几万人,而我也有两万人,并不差多少。而且曹操虽兵多却也有种种劣势,不是对付不了,但前提是得通力协作。而最终的鼎足三分,也明确了双方的地位,并没有主从之分。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虽然孙权确实有着年轻人少有的老练,但和诸葛亮相比还是略逊一筹。经过三轮交锋,诸葛亮成功将本来处于弱势的刘备拉到了和孙权完全平等的位置上。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事,而孙权内心对此是否认同就不好说了。
至此,孙刘联盟正式敲定。
不过虽说孙权从始至终都是要坚持抗曹的,但内部不同的声音却让他不得不重视起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封来自曹操的信件让此事变得更加棘手了。
就在孙权和诸葛亮的谈话结束后不久,曹操的来信摆上了他的案头,那信中的内容虽然乍一看一团和气,但其中却蕴含着杀机,透露着一股浓烈的恫吓之意。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江表传)
孙权倒是没什么,他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了。但当他把此信给群臣观看时,他们就有点不淡定了,除了鲁肃以外纷纷主张降曹。
这让孙权非常头疼,如今大敌当前,内部却不是铁板一块,完全不能统一意见,如此怎能退敌呢?
此刻的江东集团由于内部出现分歧,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孙权的身边只有鲁肃一个支持者,虽然他可以通过强硬手段把主降派压服,但那样并不利于团结。
那么,江东内部为何会对孙权的抵抗政策,产生出这么强烈的反对意见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反对者是什么成分。
按照孙权本传的记载,只说参与朝议的人基本都反对抵抗,但没说具体是谁。但事实上,投降派还是有主导者的,领头的就是张昭,其次是秦松。
这一点孙权后来在跟周瑜以及吕蒙谈话的时候曾经都特意提起过,可以相互印证。
子布、文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江表传) 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张昭我们比较了解,那么秦松是谁呢?秦松也是孙策时代的元老了,当时孙策有个核心智囊团,除了张昭、张纮之外,就是秦松和陈端。
秦松和陈端这两个人因为去世较早,所以事迹不详,名气也不大,但他们的地位却是实实在在的,虽然不如张昭,但是可以和张纮平起平坐的。
而这就引出一个江东政权中非常重要的群体——江北流寓士人集团,这个集团的领袖就是张昭。
在传统观点中,江东政权内部会根据出身籍贯被简单分为淮泗集团和江东本土大族,但我认为这样是不够确切的。
张昭等人按照这一标准肯定是属于淮泗集团的,但事实上他跟周瑜以及鲁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群体,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政治观点才会有这么巨大的差异。
张昭是徐州彭城人,由于孙策在平定江东时期对江东本土名士大肆杀戮,因此在参谋后勤方面只能依仗张昭这样的江北士人。
而孙策的四大智囊中,除了张昭是彭城人以外,张纮、秦松和陈端都是广陵人,他们都是徐州人,这四个人就是江北流寓士人集团的核心人物,而张昭就是其精神领袖。
张昭的出身未必多么显赫,可能是出自于中小家族,但他精研儒学,主修左传,这就是儒学世家的作派。
正因为如此,他早年间在徐州时期和陈琳、王朗等名士交情不浅,还被陶谦举为孝廉,由此可见,在加入孙策麾下之前,张昭就已经是名动徐州的人物了。
而张纮和他也差不多,他精研儒家经典《京氏易》和《欧阳尚书》,也有很大的名气,以至于孙策还去慕名拜访过他。
由此可见,以张昭为代表的江北流寓士人集团就是一个儒家思想浓厚的团体,这成为他们一切政治观点的基础。
但是周瑜和鲁肃就不同了,周瑜虽然是出自名门世家庐江周氏,但他却像这个群体中的异类,史书上没有他研习儒家经典的记录,可见他学的都是实学。
这种人的特点是精于兵法,善于谋划,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枷锁,没有那么多拘束。
张纮虽然也精于谋略,但他也只想到桓文之业,称霸归称霸,天子还是要承认的,不可能有什么成就帝业的想法。
而周瑜能撺掇叔叔周尚背叛代表汉室正统的刘繇,这种作派就和儒学士子格格不入。说句不好听的,周瑜其实已经背叛了自己本来隶属的阶级了。
有相同气质的人自然会相互吸引,周瑜为孙权招揽来的鲁肃就是和他同样的一类人。
而张昭向孙权举荐的人才也是和他类似的人,其代表就是严畯,此人是张昭的同乡,擅长诗、书、三礼等儒家经典,也是个明显的江北流寓士人。
因此,在孙氏政权倚重的江北人中,逐渐产生了两个群体,即以张昭为代表的江北流寓士人集团和以周瑜为代表的江北武人集团。
当然,这里所说的武人并不是说这一团体里的人全都是武将,而是表达和儒学士人相对的意思。他们的特点就是不受传统儒家文化和道德观的约束,行事作风更灵活。
随着孙策选定张昭和周瑜作为两名托孤大臣,他们二人所代表团体分裂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这是孙策托孤时候留下的后遗症,他一方面让张昭全心全意辅佐孙权,给了他极高的地位,一方面又让周瑜掌握兵权来制衡他。这样一来,两个团体不出现裂痕是不可能的。
在孙策时期,张昭的地位极高,而他一生的巅峰就是在孙策与孙权权力交接的那段时间,因为当时孙权也只能仰仗他来坐稳大位。
后来在孙权继位之初,张昭依旧保持了极高的地位,孙权每次领兵出征,都留张昭镇守后方,总管幕府中大小诸事,俨然就是刘邦手下萧何和曹操手下荀彧的角色。
而孙权因为张昭在他继位时的大力支持,对其也非常尊重,以师礼相待。
然而双方的蜜月期没过多久就结束了,孙权由于和张昭政见不合,逐渐走上了对立面,在立场上站在了周瑜集团一边。
双方第一次产生矛盾的契机,就是建安七年(202年)的遣送人质事件。
在这次事件中,张昭和秦松犹豫不决,虽然没有明说,但他们的意思肯定是赞同送人质的,但周瑜却坚决反对,最终孙权站到了周瑜的一边,这就是双方的首次冲突。
不过当时曹操尚未平定河北,无暇南顾,因此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六年后,江东再次面临曹操的威胁,双方的矛盾也再次被摆上了台面。
张昭为什么反复主张向曹操妥协呢?其实并不像孙权指责他的那样,说张昭只顾妻儿老小,全是私心,这其实跟他所处的阶级是有紧密关系的。
作为一个儒学士人,张昭显然认同的还是大汉朝廷,而绝不是鲁肃口中的那个“汉室不可复兴”,这在张昭看来是不可理喻的。
正是因为如此,在鲁肃刚加入江东政权的时候,张昭就觉得他的榻上策太过离经叛道,向孙权对他进行抨击。
然而孙权是什么人?他也是个崇尚实学的人,儒学他是懂的,但他读书读得灵活,对于那些条条框框视若无睹,因此他必然是站在鲁肃一边的,张昭自然越来越不受待见。
当初遣送人质事件中,张昭就是为了不愿忤逆朝廷,才犹犹豫豫,这次面对曹军来袭,他同样抱着这个想法。
我们看看张昭主降的理由是什么吧。
虽然史书中并没说这段内容就是张昭的原话,但这可以确认是主降派的论调,因此肯定也代表了张昭的想法。
他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曹操是豺狼虎豹,但是他毕竟是大汉丞相,他的军事行动有朝廷的诏命,我们和他对抗名不正言不顺。
第二,保据江东依仗的是长江天险,如今曹操得到荆州,又兼并了刘表的水军,长江天险已经不在了。
第三,兵力上敌众我寡,不是曹操对手。
其实第二点和第三点并不那么重要,当年孙策讨平江东的时候,无论兵力和地形都远不如刘繇,但一样摧枯拉朽。如今江东和曹操的实力差距也未必有当初和刘繇差距那么大,这不是主要理由,他顾忌的根本就是第一点。
张昭也不愚蠢,他知道曹操狼子野心,但他忌惮的是曹操大汉丞相这个身份,多年来所受的儒家教育让他找不到理由和朝廷对抗,尽管是代表着曹操意志的朝廷。
他的阶级决定了他的思想。这一点我们不该去责怪张昭,他并不是什么贪生怕死只求荣华富贵的懦夫,这一切都是阶级局限性造成的。
更何况当初孙策临终的时候也曾说过“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这是故主交代过的事,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投降朝廷,也不是不能接受啊,这样一来,最后的心理负担也没有了。
对于张昭的心理,《江表传》描述得非常准确,说张昭的想法是让江东作为朝廷外藩,保境安民,至于鼎足三分,根本就不是他的志向。
张昭在立场上和孙权的不同,导致他在江东内部逐步失势,最终的悲剧命运也就成了一个必然。
以上就是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产生的背景,有他们的存在,弄得孙权心烦意乱,他看鲁肃一直不说话,心里已经知道他的意思了,于是只好和他私下商议。
鲁肃说:“主降那些人竖子不足与谋。我鲁肃可以降曹,但您不行。我降曹一样做官,以后说不定能做个太守刺史美滋滋。可您呢?所以您还是早做决断吧,不要为庸人所误。”
他的立场先不说对不对,但从谈话技巧来看,鲁肃就比张昭高出不少。想要成功劝说别人,就一定要站在对方利益的角度上进行阐述。鲁肃这番话明显比张昭的言论更能打动孙权。
可是目前支持者只有鲁肃,还是显得势单力孤,于是鲁肃提议尽快将周瑜召回来,他是和张昭地位不相上下的重量级人物,有他的支持,自然可以压倒主降派。
很快,周瑜就赶了过来,他面对主降派慷慨激昂地说:“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将军割据江东,兵精粮足,正当为大汉铲除奸邪。现在北方的局势不稳,马超、韩遂是曹操后方之患。况且水战本就不是中原人的长处。如今又值隆冬,曹军水土不服,必然胜出疫病。我请求率领精兵数万进驻夏口,必破曹操。”
周瑜的话更有分量,他将主降派的三个论点一一进行了驳斥。
首先将曹操定义为汉贼,那么江东的抵抗行为就是为大汉除害,而不是对抗朝廷。
其次又说中原人不习水战,而且水土不服,这就抹平了曹军的上游优势和兵力优势。
这样一来,主降派再也无话可说,孙权受到周瑜的激励,像是被打了一剂强心针,他豪气顿生,表态道:“曹贼早想篡汉,只不过忌惮二袁、吕布、刘表与我。如今群雄皆为其所灭,只剩下我了,我与老贼势不两立!”
说罢抽出佩剑砍断面前的桌案道:“再有言降曹者,与此案同!”这下众人再也不敢多说一句。
于是会议宣告结束,方针大计就这样被彻底敲定了下来。
当天夜里,周瑜又去见孙权,为他分析曹操虚实。周瑜认为:曹操的中原兵马有十五六万,但远道而来疲惫不堪;而刘表降军有七八万,忠诚度却不可靠。这样的敌人不足为惧,自己只要五万精兵就可破敌。
孙权闻言大喜,见周瑜说得透彻,他也坦诚相待,表示说:“五万人马一时凑不齐,短期内只能给你三万,但我会筹备粮草,万一战事不利,我也能做你的后援。”
随后孙权做出了部署,以周瑜为左都督,程普为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统率三万人马,前往刘备处汇合共击曹操。
就这样,周瑜正式挂帅出征,决定历史走向的赤壁大战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