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孙坚是孙武的后代吗_江东孙氏的前生今世

时间:2023-02-11 14:39:48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02 楔子 晋永熙元年,自天下重归一统已十有一载,如今河清海晏,一派太平盛世之景。 一名来自洛阳的信使纵马疾行在吴郡嘉兴县的乡

孙坚是孙武的后代吗_江东孙氏的前生今世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02

楔子

晋永熙元年,自天下重归一统已十有一载,如今河清海晏,一派太平盛世之景。

一名来自洛阳的信使纵马疾行在吴郡嘉兴县的乡间小路上,此处名曰华亭,正是昔年陆伯言因功封侯之地。

时值盛夏,华亭之野林木茂盛,清泉奔流,可马上的骑士却只是急着赶路,无心欣赏这难得的美景。

行不多时,只见一座不大的草庐映入眼帘。

信使走上近前,唤童仆道:“我受太傅之命,有要事言于你家主人。还请速速通报。”

那童仆见来客身份不俗,岂敢怠慢?连忙将其引入大堂。

信使于厅堂中暂候,他环顾四周,只见屋内别致素雅,全无富丽堂皇之感,心中不禁暗赞:“陆士衡真乃妙人,结庐素游于此十年,始终潜心治学,无有杂念,难怪太傅对他如此看重。”

不多时,内室中有人应道:“太傅书至,在下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那音如洪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待那人走上前来,只见他年约三旬,身高七尺有余,举手投足间有一股不凡的气势,正是名震江东的陆机陆士衡。

“足下可是吴郡陆士衡?”

“正是在下,敢问尊使,太傅有何吩咐?”

“太傅身为辅政,有为国荐贤之责,今辟为祭酒,还望先生及早动身,勿负太傅厚望。”说罢,信使将手谕递了过去。

陆机恭恭敬敬地接过手谕,面色平静似水,但心中却掀起了万丈波澜......

夜已深了,但陆机却毫无睡意,书房内的灯火映着他的面容,他眉头紧锁,内心深处似乎在做着激烈的斗争。

忽然听到外面有人轻声问:“兄长可曾睡下?”

“是士龙啊,快进来。”

门外之人闻言掀开竹帘,缓步入内,来的是个文弱青年,正是陆机之弟陆云陆士龙。

陆云端坐在陆机面前,见他面有踌躇之色,便开门见山地问:“兄长所虑,莫非是太傅征辟之事?”

“正是如此。”陆机叹道:“自故国破灭,你我兄弟二人隐居于此也有十一年了,朝廷从未理会过我们这遐外之人。今日忽然辟我为祭酒,恐怕此行祸福难料。”

“既然如此,兄长何不效仿司马宣王托病请辞?”

陆云顿了顿,又说:“我听闻那杨太傅以外戚得宠,此人嫉贤妒能,实乃一介庸才。今上登基后,他自知素无人望,遂滥加封赏以收买人心,此次征辟兄长为官,恐亦有此嫌。弟观此人志大才疏,德不配位,迟早会步了曹爽后尘,兄长可要三思而后行啊。”

陆机微微颔首道:“士龙所言为兄自然知晓,可自从四海归一,二兄亡于兵祸,我江东陆氏便江河日下。想我陆氏高门大姓,先祖、父出将入相,名播四海,如今我空有虚名,家门却衰微至此,怎能不叫人羞愧万分?若能入京为官,振兴家门便有望了。”

“古人云:‘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如今朝局动荡,弟为兄长担忧啊。”陆云还是一脸忧色。

“人患志不立,何忧名不彰。士龙,当日你劝那周子隐改过自新,怎么到了为兄这却瞻前顾后了呢?”陆机正色道:“此次入洛,总归是个机会,如今我已年过而立,无论如何也不想再错过了。”

“兄长壮志豪情,弟佩服之至,此次亦愿同往。然弟还有一虑,中原素来轻视江东士子,以‘貉子’辱我,兄长将何以应对?”

陆机哂道:“那中原伧父又有何高贵之处吗?”

陆云闻言大笑:“正是,我等十年苦耕便为今日,此去定要让江东陆氏名动洛阳。”

“话虽如此,不过若欲成大事,还需从长计议。”陆机轻捋着颌下短髯道:“我欲作《辩亡论》两篇,以明亡吴之失,弊在授任。我听闻太子少傅张华乃王佐之才,届时可将此文呈上,必为其所重。”

“《辩亡论》......”陆云沉吟着,“兄长可是说,东吴之亡乃用人之失?”

“正是如此。先父在时,殚精竭虑,为国尽忠,遂有西陵大捷,中原不敢南向。及先父病卒,归命侯任用奸佞,以致国破家亡。想大皇帝在位时,贤臣名将辈出,江东终成帝业,昔时盛景,着实教人心向往之。”

陆云道:“然武烈皇帝、长沙桓王南征北讨,总揽英才,奠定两世之基业,若非有顾命遗老鼎力相助,焉能成就大皇帝不世之功?”

“士龙所言极是。汉祚衰微,武烈皇帝起义兵,讨逆臣,威震天下,草创江东百年基业。我这《辩亡论》就从这里写起吧。待此文作成,我们即赶赴洛阳,他日功成归来,再闻华亭鹤唳,岂不美哉。”

孙坚是孙武的后代吗_江东孙氏的前生今世

孙武之后?

谁道江南少将才,明星夜夜照文台。

欲诛董卓安天下,为首长沙太守来。

吴郡孙氏统治江东八十年,其奠基人孙坚自然是功不可没,这位以勇武著称的名将长期活跃在汉末群雄争霸的舞台上。

不过,若说起孙坚的出身家世,却是异常神秘,历来众说纷纭。

在魏蜀吴三国的创始人中,刘备的家系算是最清楚的了;而曹操的出身虽然模糊了一些,但至少知道他父亲是谁,也知道他继承的是谁家的香火。

可到了孙坚这里,《三国志》中的介绍却极为简略,除了知道他的故乡在吴郡富春以外,关于他的父祖姓甚名谁则一概不知,只说他“盖孙武之后”。

这个“盖”字用得很值得玩味,意思是大概。

陈寿在这里既然没把话说死,那么这就足以证明一切了。

如果是确确实实的事情,完全没必要写得这么含糊。比如刘备的身世,陈寿就非常肯定,如若不然,应该会写成“盖中山靖王胜之后”吧。

其实,这跟介绍曹操身世时的写法类似,先说曹腾是曹参之后,再说他的养子曹嵩来历不明。这是一种史家笔法,我不明确说,但是实际意思你就细品吧。

为什么要这么写呢?如果真的不清楚,其实不说也无妨。比如曹芳的身世,陈寿就明确表示他不知道。

其实原因倒也不复杂,因为陈寿作《三国志》是有参考资料的,其中韦昭主编的《吴书》就是其中主要的一部。

《吴书》是东吴官方史书,今已亡佚。既然是官方史书,给统治者找个大人物当祖先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孙武的人生后半段确实生活在吴国,死后也是葬于吴郡吴县,和孙坚家族的故乡吴郡富春不远,这样附会一下,倒也不是说不通。

不过,《新唐书·宰相世系》倒是明确列出了孙武家系,认为孙武之子孙明就是富春孙氏始祖,大名鼎鼎的孙膑也出自这一系。

可是,关于孙武家系历来都是很模糊的,连汉朝的司马迁都搞不清孙武和孙膑的具体关系,而这些隔了一千五百年的宋朝史学家却这么门清,不是很奇怪吗?不知道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至于陈寿作《三国志》时,对这条原始资料应该也是持怀疑态度的,因此才用了这种含糊的写法。

总之江东孙氏为孙武之后一说,大概率是无稽之谈。

孙坚是孙武的后代吗_江东孙氏的前生今世

豪族?寒族?

孙氏家族的详细世系难以查明,那么他们属于什么阶层呢?关于这一点,依旧是莫衷一是。

我们知道,在汉末三国时期,各家族大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世代为官的豪族,另一种是在仕途上没那么显赫的寒族。

这里要注意,寒族的寒并非是贫寒的意思,而是和豪相对。比如曹操,他的家族不可谓没有权势,但缺乏底蕴,因此无法被视为豪族。

而真正出身低微的人根本连寒族都算不上,只能叫单家。

所谓单家,就是独门独户,形不成大家族,所以也就称不上寒族了。

以上这些说法出自陈寅恪先生,他的观点大体没什么问题,但是具体到了江东孙氏这里,他却认为孙氏也是豪族,只不过因为没有家传儒学经典,反而以勇武见长,所以被视为次等士族。

他的根据就是《吴书》中提到的孙坚家族世代在吴郡做官这一点。

吴书曰:坚世仕吴,家於富春,葬於城东。(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第一,裴注)

我认为这一观点还是值得商榷的,先不说《吴书》本身的立场问题,单凭陈寿没有采纳这条信息,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了。

孙武是不是孙家的祖先,这个年代过于久远无法考证,于是陈寿就用个大概的说法,姑且算是信了吧。

但作为同时代的人,孙坚祖上几代人的身份还是比较容易查清楚的,陈寿很可能是因为可以确认孙家并不是世代做官,因此才将这条记录忽略的。

这一点也可以从陈寿对孙坚的评价中得到证明,因为他说孙坚是“孤微发迹”。

所谓“孤微”,那自然是出身寒微了。而“发迹”一词,本身也有由贱入贵之意。

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史记太史公自序)

结合孙坚的仕途,也可以得知这一点,因为他最开始做的是县吏。

如果孙家世代做官的话,怎么能让孙坚去做吏呢?应该举孝廉直接做官才对。

举个例子,王基和王昶,虽然他们都姓王,而且最后的地位也相近,但是由于二人出身不同,他们的仕途轨迹也大不相同。

出身太原王氏的王昶起步就是太子文学,未来曹丕面前的红人,而出身不好的王基,则只能从小吏做起,两者可以说是天差地别。而孙坚也不会比王基强到哪去。

至于《吴书》世代为官这一说法,配合后面孙坚出生之前那些玄之又玄的异象,基本也就可以无视了,这是官方史书的常用写法。

另一方面,根据孙坚夫人的一些史料,也能对其出身进行一番佐证。

孙坚夫人吴氏父母早亡,和弟弟一起生活,她并非出自什么显赫的大家族,但就是这样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人家也看不上孙坚。

孙坚是孙武的后代吗_江东孙氏的前生今世

当时孙坚听说钱塘吴氏貌美,去提亲,但吴家人认为孙坚轻佻狡诈,因此想拒绝他。

轻佻即是无礼,如果是世代为官的大家族,肯定会重视教育,那么孙坚就没道理会得到这种评价。

以吴家极为普通的家庭状况,都看不上孙坚,就更能说明问题了,这很可能是一个小康之家对贫寒之家的鄙视,门不当户不对啊。

孙坚知道以后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于是怀恨在心。

这时吴氏对亲戚说:“为了我一个女子招致祸端不值得,干脆从了吧,如果我的婚姻失败,那也是我的命。”

很显然,吴氏怕了,她不想连累家人。

孙坚可是十七岁就能提刀杀人的,得罪了这种煞星,谁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来?

因此可以说,吴氏就是孙坚半抢半娶才得手的,这种行事风格,像出身于官宦家庭的人吗?

孙坚出身如此低微,“文”这条路很难走得通,所以只能选择建立武勋一途,他后续的一系列发展都是与此有因果关系的。

孙坚是孙武的后代吗_江东孙氏的前生今世

乱世寒门

不过,孙氏一族其实对自己低微的出身,还是很介意的,他们始终在尽力回避这一点,除了修史一事之外,终东吴一世,他们都没有给祖宗立庙,这不就是在刻意隐瞒吗?

又终吴世,不上祖宗之号。(宋书五行志)

正因为如此,《吴书》才会用“世仕吴”这样含糊的字眼进行掩饰。

其实,要是想实话实说也是可以的,因为孙坚的家世并非秘密,只不过《吴书》的几个编篡者不敢写出来罢了。

孙坚的真实出身异常寒微,别说不是官宦家族,连殷实人家都算不上,因为他的祖父孙钟只是个种瓜的农民。

孙坚之祖名钟,家在吴郡富春,独与母居。性至孝,遭岁荒,以种瓜为业。(宋书符瑞志)

东吴史书不敢说的内容,到了南北朝时候终于被爆料了。

想想也是,这个出身实在是不好意思写啊。陈寿说孙坚“孤微发迹”真是太贴切了。

这下真相大白了,孙坚才是真正从底层杀出来的,论起家世连刘备都不如。

总地来说,魏蜀吴三国的统治家族,虽然最初的地位权势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一类人,他们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即便是出身最好的曹操,也不过是个暴发户罢了。

然而,最终取得成功的,却也是这三个家族,而不是袁绍、袁术、刘表等,这其实很能说明问题。

乱世是寒门崛起的机会,孙坚这个瓜农的后代不甘平凡,虽然出身低微,但却不堕青云之志,最终建立了一番功业,这种励志经历还是非常值得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