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夔已足什么意思_一夔已足的成语典故
【成语名字】:一夔已足
【成语拼音】:yī kuí yǐ zú
【成语释义】: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察传》:“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楚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解释: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
【成语用法】:作谓语;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一个足够了。
【近义词】:无
【反义词】:多多益善
【成语造句】:
人们常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真正的人才一夔已足,不需要那么多。
【成语故事】:
相传在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时代,在东海之中,在一座山上出现了一只怪兽。它形状似牛,全身都是青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后来黄帝得到这种兽,用它的皮制成鼓(敲击鼓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骨头做槌,敲击鼓,鼓声响彻五百里之外,威慑天下。
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用夔的皮制作的击鼓作为军鼓,用夔的骨头制作成为鼓槌,结果击打这面鼓的声响能够传遍方圆500里,使黄帝军士气大振、蚩尤军大败。
后来到了尧统治天下的时候,在民间出现了一位很有名气的乐师,他的名字也叫夔。他精通音律,擅长各种乐器,特别擅长击鼓。击鼓是一种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据说夔一击鼓,百兽就会随着它的节奏跳舞。
到了舜继位后,舜认为音乐是最能体现出天地的精华,于是打算任命一位乐官,舜便派重黎到民间去物色寻找一位乐官。当重黎找到夔后,把他推荐给舜。舜任用他后,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音乐才能。
舜非常欣赏夔的才能,决定派他到各地去正音协律,传播音乐。重黎向舜说:“只有夔一人去传播音乐,是不是难以胜任这个重任”。并且建议舜再多寻找几位乐师,协助夔一同去执行任务。舜听后摇摇头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