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历史未解之谜有哪些_历史上的那些未解之谜

时间:2023-02-19 11:12:27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考古谜团:法老咒语为何会屡屡应验? 古埃及金字塔自发现以来就充满了种种神秘元素,其中法老的咒语就是其中一项甚为恐怖的诅咒。曾经最早参与挖掘图坦卡蒙法老墓的多名 考古

考古谜团:法老咒语为何会屡屡应验?

历史未解之谜有哪些_历史上的那些未解之谜

古埃及金字塔自发现以来就充满了种种神秘元素,其中法老的咒语就是其中一项甚为恐怖的诅咒。曾经最早参与挖掘图坦卡蒙法老墓的多名考古学家就因此而不得善终。同样法老诅咒也多次应验杀死了许多打搅法老长眠的入侵者。法老诅咒为何屡屡应验?这中间隐藏着什么秘密?

  咒语显灵

  在埃及金字塔幽深的墓道里,刻着一行庄重威严的咒语:“谁打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的翅膀就将降临在他头上。”人们曾经以为,把这种咒语刻在墓道上,不过是想吓唬那些盗墓者,使法老的遗体和墓中财宝免遭劫难。

  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连续发生的一些事件,使那些胆大妄为的人们不得不在咒语面前感到畏惧。进入法老墓室的人,无论是探险家,还是盗墓者,绝大多数人不久便染上不治之症或因意外事故,莫名其妙地死去。

  图坦卡蒙是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公元前14世纪在位。他8岁即位,19岁就去世了。他的墓室于1923年2月被探险队员打开,并在里面发现了无数的珍宝。但参与发掘的20多人在其后不太长的时间里先后死去,死因不明。法老咒语显灵之说,从此不胫而走。

  图坦卡蒙的墓室就像一个收藏极为丰富的博物馆。墓内的珠宝、工艺品、家具、衣物、化妆品以及各种兵器多达5000余件。在粉红色前室里,有三张四周雕成怪兽形的金床。床旁是两个真人般大小,相对而立的黑色卫士雕像,身穿金裙,手执锤矛。室中到处都是珍贵的宝物:镶有宝石的王座、金光闪闪的古代战车、洁白似玉的花瓶、雕刻精美的金床和金椅、各种乐器等。棺室由两个武士塑像守护。里面有四个金色的神盒,一具水晶石棺和三个套棺。内棺由纯金制成,上面写着年轻法老的名言:“我看见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躺在棺内的图坦卡蒙带着一副很大的金面具,这副面具和他本人的相貌几乎一模一样。

  潘多拉的盒子

  神秘的图坦卡蒙法老陵墓犹如“潘多拉的盒子”,在被打开之后灾祸接连发生。花费巨资赞助并参与了此次发掘的卡纳冯勋爵在五个月后死于开罗的一家医院。他的儿子后来回忆说:“父亲在连续发烧了12天后,半夜1点50分,护士进屋告诉我父亲已去世。当我走进他房间时,全医院的灯光突然熄灭了。我们询问了电力公司,他们对突然停电提不出合理的解释。”

  到1929年,直接或间接参与这次发掘的人员中,有22人死因不明,包括第一个解开图坦卡蒙裹尸布、给他用X光透视的雷德。他在拍了几张X光片后,身体忽然极度虚弱,第二年回到伦敦就死了。类似的事还可以举出很多,人们不禁要问:这些人究竟是怎么死去的,法老的诅咒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认为,古代埃及人可能使用病毒来对付盗墓者。1963年,开罗大学医学教授伊廷塔豪发表文章说,根据他为许多考古学家做得呼吸道发炎的检测。他认为进入法老墓穴的人正是感染了这种病毒,引起肺炎而死去的。

  1983年,法国女医生菲利浦提出了新的见解。她认为致命的不是病毒而是霉菌,由于法老陪葬物中有众多食品,日久腐败,在墓穴中形成众多的霉菌微进人墓穴者不可避免地要吸人这种微,从而肺部感染,痛苦地死去。

  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法老的咒语来自陵墓的结构。墓道与墓穴的设计 能产生并聚集某种特殊的磁场或能量 波动,从而致人死亡,但要设计出这样的结构,必然要有比现代人更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而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又是怎样掌握这种能力的呢?孰是孰非,3000多年前法老的诅咒,至今人们仍没能理解。

  法老墓穴里边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能够让这个千年的诅咒屡屡应验?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我们只能期待着彻底解开谜题的那一天。

历史谜题:故宫三大殿为何不种树?

历史未解之谜有哪些_历史上的那些未解之谜

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而且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群。当我们去游览时,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在象征皇权的前三殿的院内没有种植任何树木。为何如此大的三座宫殿连一棵树也没有?

  紫禁城坐落于北京市的中心,现称为“故宫”,它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所在地。明代朱棣夺取帝位之后将位于南京的明皇都迁到了自己原来的封地——北京,并开始在北京城中建造皇宫,至1420年即明永乐十八年,紫禁城落成。全城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达720 000平方米。有房屋980座,共计9000多间。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城内所有的宫殿建筑布局均沿一条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呈几何对称展开。

  依照中国古代的星相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而古代的帝王均以紫微星自居,所以皇帝的居所就被称之为“紫禁城”。在这座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的大宫殿中,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十分雄伟壮观,是古代皇权的象征。北京的紫禁城可分前后两殿,前殿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前殿又称之为“外朝”、“前朝”,是皇帝办理政务和举行朝会的地方;后为“内廷”,又称“后寝”,它是由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和两旁的东西六宫等宫殿群组成的,这里是帝王、后妃们生活的地方,同时也是举行祭祀等宗教活动和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也许有人会告诉你,这是为了突出宫殿的威严气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称外朝三大殿,是皇帝举行盛典的地方,从位置上说三大殿居于整个皇宫建筑的中心,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心。为了突出这组宫殿的威严气势,显示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古代的建筑师们在设计时采取了许多手法,其一便是院内不植树。从皇城正门天安门起,经端门(现在端门前后的树是辛亥革命以后种植的)、午门、太和门,这之间的一系列庭院内都无树木。

  当时人们去朝见天子,从天安门进入,经过漫长的御道,在层层起伏变化的建筑空间中行进,没有丝毫的生命气息,这无疑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形的、不断增加的精神压力,最后进入太和门,放眼望去是宽阔的广场与高耸在三重台基上的巍峨大殿,这种精神压力便飙升到了顶点,而这正是至高无上的天子对自己的臣民所希望的。威严便是皇权的象征,如果说在这些庭院内都种上树,绿荫宜人,放眼望去皆是红花绿树,人的身心就会在无形中放松下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将会破坏威严的氛围,天子的威信也就难以树立。由此看来,这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如果深加追究你会发现还有别的历史事件和原因使得统治者拒绝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外种树。

  有人认为紫禁城里的少古树跟清代的一次农民起义有关。据记载,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紫禁城中发生了一次逼宫事件。天理教义军分东西两路向东华门和西华门发动进攻。东路义军因行动暴露,只有数十人攻进了东华门,并被困阻在景运门前。西路义军在内应杨进忠和高广福的带领下攻进了西华门,并一路冲杀到隆宗门前,直逼皇帝居处——乾清宫,但当义军到达之时隆宗门已被关闭。正当无法进入的逼宫义军见宫墙两边树木参天,便索性爬上大树,奋勇翻墙,并砍折树枝,准备火攻隆宗门。虽然起义最后被平息,义军终未能攻进内庭,但也给清代的统治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恐惧,嘉庆在后来就曾心有余悸地写道:“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可能是天理教逼宫的这一情景给统治者留下了阴影,他们惧怕还会有更严重的逼宫事件发生,他们绝对不能置自己的帝位和生命于不顾,而满宫的参天古木可能成为威胁帝王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三大殿院内便不再植树。这一说法乍听上去似乎合情合理,但没有史料可以证明这一点,也只能是后人的猜测。

  也有人猜测是跟明代的几次大火有关。如翻阅故宫大事记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紫禁城的大火竟然是如此之多。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直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了前三殿、后三宫。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其后清军入关,仓皇之中李自成从紫禁城撤退,并放火焚毁紫禁城。大火中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熏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

  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

  可见,在明代,紫禁城的大火似乎就没有止息过。如果殿中再种植许多树木,那么紫禁城的火就更绝不了了,这也可能是三大殿不种树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种推测称跟古代的阴阳五行术有关。中国的古人十分信奉命理、五行之说,五行分为“木、火、土、金、水”,和“东、南、中、西、北”这五方相对应。有人说紫禁城中的三大殿正好位于宫城的正中,而且是整个北京城的正中,也就是说它在五行当中属“土”。五行相生相克,木则能克土。紫禁城的主人自然不愿意让自己的权威受到抵制,而古代的建筑师们大多对阴阳五行之说颇有研究,他们自然不会用木来破坏这里的风水。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这也可能是当初建造紫禁城的设计师们不在这里种树的原因。

  宽阔的广场、苍茫的天空的确可以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映衬得更加威严壮观,让人肃然起敬。当然,有关三大殿不种树的原因可能还有其他,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谜团,还待科学家们进一步的探索发现。

精绝古国中真的存在“九层妖塔”吗?

历史未解之谜有哪些_历史上的那些未解之谜

《九层妖塔》是由盗墓小说《鬼吹灯》改编的一部电影,电影主要讲的是探险人员探秘九层妖塔的过程。于是有很多人好奇,精绝古国中真的有九层妖塔的存在吗?答案是存在的,那么在什么地方呢?小编来为大家揭晓答案。

  血渭一号大墓是青海古墓群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墓葬,位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东南约10公里的热水乡。我国1996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这座古墓的在当地藏族人之间流传着不吉利的传说,认为是“有妖怪的高楼”,并称作为“九层妖楼”。墓葬属唐代早期吐谷浑王室墓葬,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吐谷浑墓葬。血渭一号大墓周围有许多小古墓,数量达200余穴,全部被盗掘。国际学术界把这个古墓群称作“热水古墓”。

  血渭一号大墓坐北向南,高33米,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的大墓,从正面看像一个“金”字,因此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大墓背后的两条山脉从东西绵延过来,如同两条巨龙,大墓则像一颗宝珠,构成“二龙戏珠”之势。墓堆下有3层用泥石混合夯成的石砌围墙。吐谷浑人修建坟墓时受汉代王室墓葬黄肠题凑形制影响,演变成用一层柏木夹一层四五十厘米高的石头,然后层层叠起,如同盖楼一般。柏树生长是极其缓慢的,一棵碗口粗的柏树要长200年,一人合抱的柏树至少生长上千年。

  但吐谷浑人墓葬中的柏木,最粗的直径达60厘米,最细的也有15厘米。一般的小型墓葬要用去二三十根柏木,稍大一点的则要数百根。血渭一号大墓从上而下,每隔1米左右,便有一层排列整齐横穿冢丘的穿木,共有9层之多,一律为粗细相当的柏木。正因为如此,当地农牧民称它为“九层妖楼”。

  据计算,修建这样的大墓需要一万人耗时一年以上。目前,考古人员仅发掘了墓葬一、二层,出土了大量陪葬物品和陪葬的马、牛、羊等动物遗骸700余具。在众多的随葬品中,有古代皮靴、古藏文木片、古蒙古族文木牍、彩绘木片及金饰、木碟、木鸟兽、粮食和大量丝绸。考古人员还在墓葬前发现了5条葬马沟和13个环形牛、狗等动物陪葬坑,出土了87匹马的完整骨架及大量其它动物骨骸此外。

  墓葬的这种构筑形式和风格,在我国考古发现中绝无仅有。墓葬中出土的丝绸质地良好,图案清晰,色泽鲜明,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物,而粮食陪葬品也只有显贵墓中才有发现,具有极高的研究、观赏价值。

  都兰县地处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南端,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这里曾是吐谷浑古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址。青海省从1982年开始就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出的东罗马金币、波斯银币和350多件珍贵的丝绸物品证明了这个地区曾经的繁荣。国家文物局曾经把“青海都兰吐蕃墓葬的发掘”列为“中国1996年度十大考古发现”,认为“在出土的文物中,以丝织品最重要,是唐代丝织品一次难得的集中发现。”

  近些年随着吐蕃墓葬群影响的不断扩大,这里遭到了盗墓贼的频繁“光顾”。一段时间内,盗墓者甚至动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推开封土,疯狂盗取珍贵文物。经过青海省多次专项行动打击后,盗墓分子虽有所收敛,但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盗墓活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据统计,都兰县境内约2000余座墓葬已有近一半遭盗掘。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许新国说,从1982年至今,吐蕃古墓的考古始终是抢救性发掘,等于是收拾盗墓后的残局,尽管如此,考古人员还是在这里发掘出大量珍贵文物,证明了这里具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很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缺少经费,考古人员还从来没有完整地发掘过一座墓葬,这对于考古研究来说是一大缺憾。

  这些文物在向我们讲诉一段段历史,但是由于保护能力有限,所以有很多文物遭到了破坏,这不得不说是一大损失。随着这部电影的热播,希望这些古墓可以得到重视。

中国北纬30度为什么怪事频发?

历史未解之谜有哪些_历史上的那些未解之谜

地球至今仍有无数未被人类所认知的秘密,而其中北纬30°堪称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在这条独特的纬线上,贯穿有四大文明古国、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洲、著名的埃及金字塔等等诸多独特的奇特自然及人文现象…………不管是巧合还是冥冥注定,北纬30°线都是一条能引起人们极度关注的地带。那么,这条离奇的地带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神秘而有趣的现象?这条神奇的地带又是怎么出现的?

1、北纬30°被人称之为地球的脐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吴庆举说,北纬30°线是条虚拟的曲线,却是地球上最瑰丽斑斓的风景线,是最神秘莫测的地带。北纬30°主要是指北纬30°上下波动五度所覆盖的范围,北纬30°现象,有一定的必然性。北纬30°被人称之为地球的脐带,是整个地球最敏感和复杂的地带。在这个地带,复杂的地壳运动影响了地球磁场、重力场和电力的变化,也必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地球在45亿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地质、地貌。

问及这些北纬30°的奇异现象,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王椿镛说:“尽管地球物理学家发现了地球内部由地表至地心分布着地壳、地幔和地核,及三者不同尺度的三维横向不均匀性,但有些奇怪的自然现象,我们还无法搞清楚,很多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北纬30°线,一条看不见的曲线,一条地理学家为方便研究地球画出的虚拟的线,没有一条线有着它那么神奇的魔力。

2、在这条纬线上,奇事怪事数不胜数

这里既是地球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又是海底最深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藏身之处,也是世界几大河流的必经之地,诸如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均是在这一纬度线入海。

更加令人神秘难测的是,这条纬线又是世界上许多令人难解的著名的自然及文明之谜所在地。比如,恰好建在地球大陆重力中心的古埃及金字塔群,以及令人难解的狮身人面像之谜,传说中的大西洲沉没处,以及令人惊恐万状的“百慕大三角区”。

还有让无数个世纪的人类叹为观止的远古玛雅文明遗址…………这些令人惊讶不已的古建筑和令人费解的神秘之地会聚于此,不能不叫人感到异常的蹊跷和惊奇。“北纬30°历来都是多灾多难的地带,地震、火山、海难、空难等时有发生。”中国地震局灾难专家顾建华说,这条线常常是飞机、轮船失事的地方,人们习惯上把这个区域叫做“死亡旋涡区”。

如果将北纬30°线上下各移动5°左右,我们再次吃惊地发现,在北纬35°线附近,是令人恐怖的地震死亡线。这一地区发生的灾难性地震,死亡在2000人以上或者震级在7级以上的就达几十次。这条纬度线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令人费解、怪事迭出、祸患隐忧、灾难频仍的神秘地带?它们是偶然巧合,还是有某种力量主宰?猜测和假想不断地提出来,又不断地被否定,但飞机和船只还在不断地失事。

3、外星人还是史前超文明?

对这条纬线上的种种不解之谜,一些科学家认为有两种解释,一是外星人访问地球所留下的痕迹,一是现代人类文明之前,曾经出现过前一届高级人类的史前超文明。越来越多的人更为相信后一种解释,有科学家提出了地球文明周期进化论。

生物考古学家认为,地球诞生至今的45亿年历史中,地球生物经历了5次大灭绝,生生死死,周而复始,最后一次大灭绝发生在6500万年之前。有人据此推断,20亿年前地球上存在过高级文明生物,但不幸毁灭于一场核大战或巨大的自然灾变。

也有人认为,前一届高级文明的毁灭,是因为地球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或者因为地球磁场的周期性消失,太阳系运转到宇宙空间某个特定位置时,地球上将会周期性地出现不适应人类生存的气候,地球的这种周期性气候变化会导致高级智慧生物的周期起源和进化。当然,这些仅是一家之言,或者说仅是一些猜测。但北纬30°线光怪陆离、频繁复杂的神秘现象多少影响了我们的视角和思维:这不是一条简单的人为划分的地球纬线。

4、神秘的现象来自地球内部

为什么北纬30°有如此多的怪异现象?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何国琦教授认为:地球在旋转的过程当中,如果它的速率有变化的话,它的整体上就会发生一些变形,加快的时候是两极稍稍压扁,赤道的地方稍稍膨胀;反过来,两极的方向稍稍要伸展,赤道的方向是压扁,它的交替,就会造成地球一定纬度上的一些地质作用的出现。地球自转,引起内部不同的纬度有不同的力作用。

地球物理学家则认为,地球由七大板块构成,在这七大板块当中,六大板块的交接地带缝合交接线都在北纬30°(或者附近)。板块在地质历史时期漂移的过程当中,有的俯冲,有的被抬升。地壳运动并不仅仅局限于水平运动,在现代大洋中,新生的地壳(洋壳)不断生成,地幔物质从地球深部不断地涌出,海底的火山和地震活动非常频繁,不难理解,为什么板块交接地带异常活跃。

谈及北纬30°的各种神秘现象,中国地震局贺传松博士认为,它应来自地球内部。可能是地球磁场、重力场和电场以及其他物理量的差异所致。百慕大可能是磁场引起的,而青藏高原隆起可能是由于板块碰撞产生的,它是当今隆起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5、孕育古文明的神秘地带

从自然条件看,北纬30°这条温度带是处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应该说是最适于人生存的地带。它的降水相对比较丰沛,植物相对比较茂盛,温度也比较适合人的生存,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人可以靠自然的供给就获得一个比较良好的发展,所以古代的文明都在那里出现。

“大西洲文明”的沉没沿着北纬30°线寻觅,人们很容易就能想到距今12000年前于“悲惨的一昼夜”沉没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大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西洲。据说,大西洲是产生过巨大的历史奇迹的神秘大陆,那里智慧非凡的人民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洪水爆发而在一天一夜之间神秘地沉没了。

玛雅文明,这一散布在地球北纬30°附近的神奇文明一夜之间突然降临,又突然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公元750年左右,玛雅文明达到了顶峰,供养的人口在300万至1300万之间。但他们似乎赶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便舍弃了辉煌,集体消逝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在地球北纬30°附近,还有许多神秘而有趣的自然现象,如长江断流之谜、四川自贡大批恐龙灭绝之谜、钱塘江大潮之谜、神农架野人之谜、北非撒哈拉大沙漠的“火神火种”壁画、美国加利福尼亚达圣塔柯斯小镇的“违反万有引力定律”现象等。

隐藏在《蒙娜丽莎》里面的惊世迷团

历史未解之谜有哪些_历史上的那些未解之谜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名作,这幅名作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题,直到今天,人们仍常常会被画中人物的微笑和她的真实身份所迷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隐藏在《蒙娜丽莎》里面的惊世谜团,看看这些谜团背后的故事。

1、1911失窃事件

  在20世纪初期,《蒙娜丽莎》还远不如现在有名,只有不多的精英分子才对“她”有所了解。《蒙娜丽莎》怎样才能使千百万不知道她神秘地微笑,几乎没有听说过文艺复兴,甚至不知列昂纳多·达·芬奇的人认识它呢?一件惊人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改变了一切。

  1911年8月21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从法国巴黎卢浮宫中传了出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失窃了!消息迅速从巴黎传遍了整个法国,接着传遍了全世界!那天是星期一闭馆日。一位30岁的意大利人,卢浮宫油漆匠温琴佐·佩鲁贾把《蒙娜丽莎》从意大利画框中取下来,卷起来藏在衣服下面,逃之夭夭。

  事情必须追溯到1910年10月。卢浮宫的主事人仿佛已有预感,决定给所有的重量级名作配上防盗玻璃罩,遂招募了数名手艺高超的匠人。在这批讲师中间,有一个叫温琴佐·佩鲁贾的意大利人。这位后来被证明患有轻度精神病的民族主义者早就处心积虑地想把本国的国宝迎回家,遇此良机自然不会错过。

  他耐心等待了10个月之久,到了第二年的8月19日,他装成游客进入卢浮宫参观,并找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展室躲了起来。等到夜静无人的闭馆之时,他才现身潜入《蒙娜丽莎》所在的展厅,轻易地解除了自己安装的玻璃罩……

  新闻界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题材。在意大利,对失窃案的报道铺天盖地,正如一些爱国人士所言,“它毕竟是我们的画”。在巴黎,号称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巴黎人报》在8月23日那期刊登了《蒙娜丽莎》的巨大画像,上面印着头号大标题“佐贡达夫人逃离卢浮宫”,标题下是讽刺性的评论:“……我们还有画框”。这篇文章连同第二页的特写告诉人们,《蒙娜丽莎》的失窃是个悲剧性的损失:“事实是,历史上再没有比《蒙娜丽莎》更完美的画了。”

  各家报纸大肆鼓吹画的重要地位,几家报纸对失窃案连续报道了将近三周,社会各阶层都被报道所吸引,也很快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有了一定了解。趣闻轶事不断见诸报端,包括达·芬奇作画时,艺人或弹或唱,努力让“蒙娜丽莎”笑起来的故事。

  在接下来整整两年多的时间里,《蒙娜丽莎》始终踪影全无。直到1913年的秋天,佛罗伦萨的一个古董商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以任何价格求购任何艺术品”,不久他就收到佩鲁贾的来信,声称自己拥有《蒙娜丽莎》,古董商回信表示自己愿意帮他把《蒙娜丽莎》卖给乌菲兹美术馆。当佩鲁吉阿带着《蒙娜丽莎》来到约定地点的时候,才发现等待自己的除了乌菲兹美术馆的馆长还有一大帮意大利警察。

  当然,佩鲁吉阿的爱国之名赢得了意大利国民的广泛同情,最终被判处了意大利法律规定的最小刑期。而由于《蒙娜丽莎》法律上的所有权属于法国,在意大利巡展了两周之后也不得不被送回了巴黎。由意、法两国外长当着全世界人民的面举行了盛大的交接仪式,法国更是将《蒙娜丽莎》的回归称为国家的重生,为此将全国的商品降价40%以示庆祝,全法人民举国欢庆,《蒙娜丽莎》的法国国宝地位由此坐定。

2、微笑的秘密

  现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早已经成为美学的、哲学的象征性形象,人们也总是揣测《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和画作背后的故事。

  那微笑时而温文尔雅,时而安详严肃,时而略带哀伤,时而又有几分讽嘲与揶揄,神秘莫测的微笑显露出人物神秘莫测的心灵活动。同样的一幅画随着光线的变化居然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后来的研究发现,达芬奇绘画“蒙娜丽莎”的嘴巴时,运用了模糊轮廓的手法,这种手法在意大利原文的字面意思为“像烟般蒸发”。这使得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了20世纪最大的谜团之一。

  为什么这幅画会产生这样的神奇效果?在10年前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哈佛医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家玛格丽特·利文斯通对此给出了解释。她认为,与其说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与画家的绘画技巧有关,倒不如说它与眼睛的错位有关。

  利文斯通博士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时隐时现,是与人体视觉系统有关,而不是因为画中人表情神秘莫测。作为视觉神经活动方面的权威,利文斯通主要研究眼睛与大脑对不同对比和光暗的反应。利文斯通说:“笑容忽隐忽现,是由于观看者改变了眼睛的位置。”她表示,人类的眼睛内有两个不同部分接收影像。中央部分(即视网膜上的浅窝)负责分辨颜色、细致印记。环绕浅窝的外围部分则留意黑白、动作和阴影。据利文斯通说,当人们看着一张脸时,眼睛多数集中注视对方的双眼。

  假如人们的中央视觉放在蒙娜丽莎的双眼,较不准确的外围视觉便会落在她的嘴巴上。由于外围视觉并不注重细微之处,无形中突出了颧骨部位的阴影。如此一来,笑容的弧度便显得更加大了。不过,当眼睛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时,中央视觉便不会看到阴影。利文斯通说:“如果看着她的嘴巴,使得我们永远无法捕捉她的笑容。”蒙娜丽莎的笑容若隐若现,源于人们的目光不断转移。利文斯通也指出,若要临摹《蒙娜丽莎》,描绘口部时便要望着别处。从科学的角度看是与人类视觉系统的构造有关,从艺术角度认为她的微笑并非幸福,更不是美丽,于是人们乐此不疲地用不同的故事来追索着达芬奇的密码。

  在1993年,加拿大美术史家苏珊·吉鲁就公布了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她说蒙娜丽莎那倾倒无数观赏者的口唇,是一个男子裸露的脊背。这一论断既新鲜又荒诞,然而论证却是有力的。集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及科学家等多种才艺于一身的达·芬奇,可谓是个“怪杰”。他喜欢穿粉红色外套,在胡须上毫无顾忌地涂上五颜六色,还常称自己解剖过不下30具死尸。他还是个左撇子,习惯从右到左倒着书写,别人要借助镜子才能读出他写的东西。因此借助镜子亦不失为欣赏者读画的一种方法。旋转90度后从镜中看蒙娜丽莎抿着的笑唇,恰好是一个背部线条分明的结实男性脊背以及左臂和肘部的一角;再说,表现人体美和呼唤人性的觉醒,既是大师的人生哲学,又是他的艺术观。

  画中,左边的地平线比右边的低,蒙娜丽莎的左侧看上去比右侧大。历史上左边代表女性,体现达·芬奇崇拜女性。因此,贝尔实验室的莉莲·施瓦茨有一天忽发奇想,在电脑上将《蒙娜丽莎》与达·芬奇的自画像相重叠,发现二者的眼睛、发际线与鼻子等轮廓竟然能够完全重合。施瓦茨最终得出结论,《蒙娜丽莎》就是达·芬奇的自画像。至于达·芬奇为什么要把自己画进一个永恒的女性形象,一种解释是因为他要用这种方式隐晦地挑战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男性霸权话语。蒙娜丽莎是一个雌雄合体,这是达·芬奇心目中人性最理想的结合方式,男人和女人平等地融合在一起。从字源上来看,古埃及的生殖男神叫Amon,生殖女神叫Lisa,稍微玩一点变体的游戏,合在一起就变成了MonaLisa。

3、真伪之谜

  在《蒙娜丽莎》的故乡意大利,拥有无法估量的艺术宝藏,却不曾拥有《蒙娜丽莎》,不能不说是巨大遗憾。这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发烧友的一幅画,不仅艺术界,单就政界要员对她的迷恋就令人诧异:大名鼎鼎的戴高乐总统每当心绪烦躁时,必驱车前往卢浮宫欣赏《蒙娜丽莎》,出来后便满面春风,原先的烦恼荡然无存,而邱吉尔晚年有幸亲抚《蒙娜丽莎》时,竟无法控制颤抖的手指。

  几百年以来,不少收藏家各自声称他们藏有真正的《蒙娜丽莎》,数量竟达60幅之多。更有趣的是,美国缅因州伯特兰美术馆在1984年收到一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经测定,此画确实是当年达·芬奇的手笔,画中的人物除了不微笑以外,其余都酷似蒙娜丽莎本人。专家由此推测,这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可能是作者同时画的一幅底稿。

  一些法国研究者们研究考察了卢浮宫博物馆中包括《蒙娜丽莎》在内的7张达·芬奇的画作之后分析,这位艺术大师作画时使用了非常轻薄的连续涂层,这种技巧也使得达·芬奇的作品拥有了无与伦比的魅力。法国博物馆研究与修复中心的专家发现,达·芬奇的画作有高达30层的涂层,使得他的作品非常精细。并且所有涂层加起来不超过40微米,大约只有一根人类头发的一半厚。所以,真假作品的分辨也许不是一件难事。

  公认的真迹现藏于卢浮宫。当年达·芬奇迁居法国,身边就带着这幅画。达·芬奇死后,《蒙娜丽莎》即为法国王室所拥有,卢浮宫建成后,此画就被永久收藏。当年法国王室得到了《蒙娜丽莎》,为了更好地保护它,在表面涂了过多的光油;历经数百年光阴,光油变成了暗褐色,像我们目前看到的色彩;画表面已经开裂,形成了蛛网般的细密纹理。然而,人们不解,现今看到的《蒙娜丽莎》与当初描述的不尽相同。莫非已经过他人做手脚了?的确,我们今天看到的画与当年达·芬奇初画的已经有了不小的差距。

  据说,当年拿破仑得到《蒙娜丽莎》,为了将它装进现成的镜框,裁去了画面左右各3厘米;原先的画上两侧有石柱,现在看不到了,只能看见一点柱础。按说拿破仑给此画造成了极大破坏,可事实好像又不是如此。在今人看来,《蒙娜丽莎》的构图是完美无缺的,人物身后的风景拓展了画面空间,又很好地烘托了人物内心世界;相反,两侧增加了立柱反倒觉得构图沉闷,视野欠开阔,人物形象也失去了单纯。

  民间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画面上蒙娜丽莎身后两旁的廊柱被切掉是由于1911年发生的那起盗窃案。作品失窃两年后,她出现在意大利,但是几年后,《蒙娜丽莎》被归还卢浮宫。但许多专家都认为,这次失而复得只是一场烟幕,真正的《蒙娜丽莎》已经被一位富有的收藏家重金收购,挂在卢浮宫内的只是一件赝品而已。

4、身世之谜

  名画问世后的几百年间,人们对蒙娜丽莎的真实身份一直存在争议。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她真名为丽莎·盖拉尔迪尼,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一名商人的妻子。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自画像,因为达·芬奇是同性恋,感情生活不为人知,所以他把自己画成女人形象。而美国作家丹·布朗在其所着的《达·芬奇密码》一书中提到,蒙娜丽莎这个名字可能是字谜,暗指一位埃及神明。

  在关于蒙娜丽莎原型的讨论中,拥趸最多的一种说法认为其原型是佛罗伦萨富商佐贡多的妻子。按照这种说法,达·芬奇应佐贡多的请求,用4年的时间为这位名叫丽莎·盖拉尔迪尼的贵妇绘制了这幅画像。那时,蒙娜丽莎的幼子刚刚夭折,她一直处于哀痛之中,闷闷不乐。为了让女主人高兴起来,达·芬奇在作画时请来音乐家和喜剧演员,想尽办法让蒙娜丽莎高兴起来。这幅画完成后,端庄美丽的蒙娜丽莎脸上那神秘的微笑使无数人为之倾倒。可是,人们又纳闷,如果真是这样,达·芬奇为何没有把画交给委托人,而是一直把它带在身边呢?

  那不勒斯的卡罗·维斯教授则认为,画中的蒙娜丽莎不是良家女子,而是那不勒斯的一名高级妓女,达·芬奇捕捉到了一名职业诱惑者的微笑。或许这种说法有其可信之处,因为达·芬奇在佛罗伦萨期间的确是各种风月场合的常客。达·芬奇十分看重《蒙娜丽莎》,在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中,他随时随地带着这幅画。随着达·芬奇的去世,蒙娜丽莎的身世也随即变成了一个谜团。

  而最近,意大利国家文化遗产理事会主席西尔瓦诺·温切蒂借助显微镜观察油画中蒙娜丽莎的眼睛发现的微小字符又将为画中人的真实身份提供无限的遐想。英国《卫报》援引温切蒂的话报道:“肉眼看不出来。她绿褐色的右眼球上画有黑色的LV字样,很明显这是列昂纳多·达·芬奇的姓名首字母。”相比起右眼,蒙娜丽莎左眼中的内容更值得探索。温切蒂说,左眼球上的字符尚未辨明。“很难清楚分辨……但看起来是字母CE,也可能是B或者S。”温切蒂说,这些字符不是随意涂鸦,也不是随机形成的。通过向两名专家咨询得知,这些字符是在放大镜下用微型画笔画出的。

  温切蒂指出,达·芬奇不仅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杰出画家,还在科学和哲学领域表现出过人能力,热衷于用符号和密码来传递信息。直到今天,人们在凝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仍常常会被画中人物的微笑和她的真实身份所迷惑。蒙娜丽莎,这是一个永远探讨不完的问题。当今,世上有研究《蒙娜丽莎》的专著数百部,而有近百名学者将此画作为终身课题。时间的推移不会使疑团得到解决,只会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更多的疑惑留给后人。

  《蒙娜丽莎》是一个神话,这个神话像雪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滚动,无限膨胀,投入得越来越多,谜团也越来越多。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破解这个谜团的终极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