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重人情_中国人重人情的缘由
说到中国社会,有一点你一定深有体会,就是中国人讲人情,喜欢拉关系,而且时常公私不分。这跟西方人很不一样。西方人给我们的印象是公是公、私是私,重视契约和信用。
问你一个问题,假如跟人发生了纠纷,你是找律师呢,还是找熟人?西方人的第一反应是给律师打电话。那中国人呢?对了,先找关系,看有没有人能够帮忙把事摆平。
为什么中西之间的差异这样大呢?
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决定的。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思想的核心结构高度一致,符合儒家的伦理秩序。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都生活在血缘和地缘关系之中。在儒家的理解中,血缘是核心,家族就是社会的基本单位,长老是家族的核心。地缘是血缘的延伸,在地方社会,士绅阶层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家族和地方社会,是社会的主流建制。但在中国古代,还有两个重要但不那么稳定的组成部分,一个是处在社会边缘地带的商人阶层;另一个是被主流社会排斥的江湖世界。
下面为你讲解中国社会的这四个组成部分。
差序格局
先从古代社会结构的总体特点说起吧。中国古代社会的结构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差序格局”。这是社会学泰斗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著名观点。什么叫差序格局?你想象一下,一块小石头扔到平静的湖面会什么样?一圈圈涟漪荡开,越往外,圈越大、越薄。这块小石头就是每个人的自我,一圈圈的涟漪就是围绕自我形成的一层层社会关系。
差序格局里,每个人都是从自我出发建立关系网络。这个网络由一个个同心圆组成,圆心是自我。每一个同心圆跟圆心的距离不同,代表他人跟自我的关系有亲疏远近之分。最内圈一般是父母家人,然后是家族亲戚,再往外圈是乡亲熟人,最后是陌生人。这就形成了有等级差别的伦理关系,越是亲近的人,彼此之间的伦理义务也越强。
这个差序格局跟儒家提倡的礼治秩序是不是很像?没错,孔子提出的“亲亲尊尊”,董仲舒的三纲思想,可以说都是从差序格局中发展出来的。中国思想的核心结构,跟社会的基本结构是高度一致的。
之前我讲过儒家和墨家的关系。儒家和墨家虽然都主张爱人,但它们的爱法是不一样的,墨家提倡“兼爱”,平等地爱每个人,但儒家说“爱有差等”。孟子反对墨子的“兼爱”,理由是如果爱没差别了,那么人际关系就没有差别了,那不就维持不了社会的差序格局了吗?某种意义上说,最后之所以是儒家,而不是墨家成为社会的普遍伦理,不就因为儒家的“爱有差等”,更符合亲疏有别的差序格局吗?
差序格局里的自我,可不能跟西方的个人画等号。西方的个人都是独立的,面对的是同一个群体,小到社群,大到国家,每个个体的权利义务,在这个群体中都是同等的。这是普遍主义的个人。但中国的自我就不同了,是特殊主义的。每一个自我都是独特的,都有独一份的差序格局。你的关系网络不是我的关系网络啊。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深层意义。村庄里面,家族的势力大,前来趋炎附势的人就多。一旦家族衰落了,就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在家族里面,中心人物的能力大,家族势力大,才能建立起更大的关系网络啊。鲁迅的祖父在朝廷当大官,周家在绍兴城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前来攀附的远亲近邻很多。等到祖父犯了科场舞弊案下了大牢,那些亲戚街坊的脸立刻就变了。所以鲁迅从小心理就受创伤,感受到人心中的黑暗。他说过一句很沉痛的话:“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吗?我以为在这路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关系本位
在这样的社会里,中国人如果遇到事,不会先求助官府,而是先在关系网络里想办法。中国人觉得,什么事能私了最好私了,哪怕私了的成本要比打官司高得多。因为私了不会伤和气、结冤家,反过来还可能扩大熟人圈子,把关系网络铺得更大更远。
这个问题,梁漱溟先生在他的名著《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得非常准确,中国社会既不是以个人,也不是以集体,而是以伦理为本位。伦理本位,实际上就是关系本位。儒家伦理秩序中,人和人的社会关系是有层次的。如果我们把每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叠加在一起,就会形成一张复杂交错的网,每个人都处在各种关系当中。这就是差序格局的第二层意思。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两个石头同时扔到水里会怎么样呢?就会出现两组涟漪,这些涟漪会彼此交叉。你在第二圈的亲人,可能是他在第三圈的熟人。如果我们再把这种交叉结构放到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中,你应该能想象出这样一个画面,无数这样的多层同心圆彼此交汇,古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就是这样构成的。
是个人最重要,还是集体更重要?对不起,都不重要。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最重要。身为一个中国人,在这样的文化里耳濡目染,自然会明白对不同的人,应该用不同方式相处。你想想,儒家的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和朋友这些关系,是都个别对个别的关系,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相处,这就是特殊主义伦理。习惯了普遍主义伦理的西方人就永远闹不清楚。
美国当代政治学家福山有一本书《信任》,其中谈到,中国人情关系泛滥,都是私对私,缺少公对公的、平等的信用关系。
他说得有点道理,不过,有一点可能他没有说清楚,在中国,究竟什么是公,什么是私其实都是相对的,公和私的界限模糊不清。是公是私,要看你是站在差序格局中的哪个位置来看问题。从某个特定的位置来看,往外圈看都属于公,往里圈看就属于私。比如说,传统中国每个家族都有族田和祠堂,对于大家族内部的每个小家庭来说,它们属于公产;但是,对于村庄和乡县来说,族田和祠堂又属于私人财产了。这和西方很不一样。一般来说,在西方和政府有关的都是公,其余的都是私,公与私的界限清清楚楚。
在这样的社会中,拉关系可以说是一门人生必修课。拉关系靠什么?肯定不能靠信用,而是要靠人情。信用是陌生人社会的纽带。关系本位的社会中,人情才是社会的稀缺资源。
中国人怎么“做人情”呢?
民国时期上海有个黑社会大亨杜月笙,他有一句感慨:人生最难的,是要吃好三碗面——人面、场面和情面。中国人的人情,就是靠这三碗面做出来的!
人面、场面和情面,都是表面功夫,但交往往往就要在面子功夫上做文章。最典型的,就是饭局。重要的决策不是在谈判桌上,而是在饭桌上敲定的。谈判桌,看的是信用,交换的是利益。而饭桌呢,看的是面子,交换的是人情。谈判桌是公对公,饭桌上是私对私,或者叫作公事私办,以私化公。所以说,差序格局的社会,人人都生活在关系网络中,公和私的界限就是这样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