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什么_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
明代的一些私家笔记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则有些让人颇感惊悚的诡谲传闻:话说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后,燕军攻势凌厉,以弱胜强,很快便打到南京城下。谷王朱橞和勋戚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降,朱棣率燕军鱼贯入城,以固若金汤著称的南京城陷落。就在朱橞等人开门迎降、南京城破之时,皇城内忽然燃起一把熊熊大火,原来是马皇后领众多宫人自焚而死。待火尽灰灭后,众人惊讶地发现,灰烬中有几具被烧焦的遗骸,早已被烧得乌焦巴弓、面目全非,无法辨识了。
有宫内太监说那是建文帝、皇后以及太子朱文魁和几位嫔妃的的尸骸。
朱棣听后将信将疑,这事似乎郁结在他的心里,成了一块让他终身灵魂不安的心病。
关于建文谜踪,明史虽有些讳莫如深,但也隐约提及。有文献是这样描述此事的:城破之时,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踪。
“不知所踪”意味着无法盖棺定论。而建文帝的人生结局,他在那把惊天大火中到底是死是逃?竟成了一个永远无解的历史之谜。
客观的说,明成祖朱棣虽然用武力夺了侄儿的皇位,但他上位后还是颇有一番作为的。
他上位后继续沿袭侄儿的政策大力削藩,他设立内阁制,夯实相权,五次率军亲征蒙古,又派兵收复安南,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在西南设立数个宣慰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华版图的完整性。他还命人编撰了《永乐大典》,疏通京杭大运河。不过,他最广为人知的事迹,还是派遣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贯通了南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的直达航线,船队从东南亚直达西亚甚至非洲东岸,途经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人类航海史上最伟大的壮举。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明朝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更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西亚以及非洲东海岸各国的友好关系。
传说,朱棣不惜血本地派郑和屡下西洋,不过是出于篡位者的恐惧,那则亦真亦幻的传闻令他寝食不安,于是他派员在全国各地不断地秘密寻访、搜捕建文帝的疑踪,这一查,居然持续了十几年的时间。同时,他派自己最为宠信的三宝太监郑和率船队赴海外搜寻建文迷踪,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不可告人的动机无意间却成就了一桩旷世伟业,也开创了中国以及世界古代史上前无古人的一件盛事——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不厌其烦、不避艰险七下西洋的的动机究竟是什么?似乎已经没必要再去费力考证了。哈佛大学的汉学家李约瑟博士说:公元1420年前后,明朝所拥有的全部舰船数量,应该在4000艘左右,远超当时欧洲所有国家的舰船数总和。对于明朝船队来说,不论是航海技术还是海战能力,以及规模、实力、补给、续航能力,都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这么说,只要郑和愿意,这支多达200艘舰船的无敌舰队就可轻而易举的征服并占领他们所途经的任何一个国家、地区。任何敢于挑衅大明船队的国家,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然而,大明强大的、不可挑战的强大舰队似乎志不在此。
那么,由郑和率领的这支规模庞大的大明船队,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远涉重洋,究竟所为何来?
从文献记载来看,郑和船队虽然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吨位的远洋船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最有效的管理能力与指挥系统、最凶猛的战力,然而,却没有一丝一毫的侵略性与领土野心。
大明的使臣们似乎满足于宣示大明的强盛与威仪,满足于万邦来朝的美好愿景。郑和以娴熟的外交手腕和卓越的才能,妥善处理了一系列棘手问题,巧妙化解了与所经诸国的矛盾,建立了稳定的外交关系,签订互惠互利的贸易条约,而且似乎从不轻易炫耀武力。郑和的圆融,不光朱棣满意,更讨诸国欢心。在郑和不辞劳苦的往返穿梭与竭诚努力下,富庶的大明俨然已成万国景仰、众望所归的中央之国,世人心目中名至实归的理想国。
与后来麦哲伦和哥伦布发起的大航海比起来,中国人似乎不带有任何目的性,而且他们身上也不带有一丁点的侵略基因,对海洋权力、海上航线重要性的认知似也模糊不清。
总之,在彼时无人能敌的郑和舰队,只是一支和平之师,仁义之师,却难称威武之师。
郑和在28年漫长的时光里,先后七次往返于南太平洋、印度洋、非洲东岸诸国间,他不遗余力地宣扬大明国威,展示大明的富庶与繁华,却不妄取别人的一寸土地,最后积劳成疾,病死于印度古里。
至于他访没访到踪迹成谜的建文帝,抑或是另有特殊使命,早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中国人走进渺远蓝海的壮举,极大地拓展了中国人对外交往的空间、范围。中国人发明的罗盘可以让舰队在无任何参照物的辽阔大海上来去自如,而明朝水军早已普遍装备的火炮可以扫除一切阻碍,也可以让路上那些心怀敌意的国家臣服,可谓谁挡灭谁。而且声势浩大的船队以及装备精良的宝船让所经诸国瞠目结舌并无比艳羡,不光中国威名远播,而且产自中国的精美瓷器、绫罗绸缎以及丰富特产也受到热烈欢迎。
然而,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却没能唤醒中国人的海权意识。郑和死后,大明继续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严禁中国商人出海贸易,也禁止或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进行商业活动,有段时间甚至连渔民也不得随意出海捕鱼,史载“片帆不得入海”即是明证,唯一开放的只有海外诸国来华朝贡一项。明代的海禁有其时代背景,比如后来为遏制东南沿海愈发猖獗的倭寇之乱,禁止民间私自出海的政策执行的益发严厉,虽起到了一定的自我防范与保护作用,但却大大地阻碍了中国与海外的经济、政治、文化往来与交流。而且郑和下西洋,惠及的只是东南亚、南亚、北非诸国,而并非中外间平等互利的正常贸易,更没有为明廷带来与其巨大付出对等的经济利益,大明得到的只是虚幻的荣耀。
文献记载,为彰显大明皇帝的浩浩天恩,许多珍贵的瓷器以及丝绸等物被郑和慷慨赠予诸藩国的土酋们,或者以物易物,换回些宝石、香料、犀角、象牙等异域奇珍。从交易的角度看,大明做的是亏本买卖。
因为只投入,不产出,糜费巨大,所以永乐大帝朱棣崩逝后,失去了朝廷财力支持的大航海行动戛然而止。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成了绝唱,除了空泛的宏大叙事外,中国甚至未得到任何实际利益,而明帝国的海权意识仍未被激活,中国失去了继续探索、开发、利用蓝色海洋的绝佳机会,偌大的明帝国仍然是一个幅员广袤、封闭保守的内陆国家。
而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后来的英国,却受郑和精神的感召,勇敢地驶向海洋深处,然后一个个化茧成蝶,悄然崛起,先后成为雄视宇内的海上强国。
郑和身后,中国人仍旧重陆地,轻海洋,甚至连属于自己的海洋疆域面积都懒得估算,这种积弊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人海权意识的觉醒也就是最近这几年的事,此刻,离郑和大航海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六百多年的悠长岁月。
然而,三宝太监郑和的功绩却不能抹杀,他被誉为世界大航海的先驱,在他的影响下,东南亚以及南亚二十余国纷纷与明朝建立外交关系,从此与明朝的文化、经济往来络绎不绝。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古时代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他创造了那个时代的航海巅峰,抛开具体收益不算,在波涛汹涌、一望无际的的大海上,再也无人能超越他的伟绩。
遗憾的是,伟大航海家郑和成了绝版,从此以后,中国再无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