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为什么不喜欢杜甫_唐朝人不喜欢杜甫的原因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头牌位置的杜甫,在唐朝几乎没有任何名声,唐朝的方方面面都不喜欢杜甫的诗歌。具体说,上至皇帝,中至百官,下至老百姓,都不喜欢杜甫的诗歌。那么,这个可悲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应该承认,唐朝是中国文学的勃发时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诗歌创作的繁盛。唐朝的诗歌繁盛有两点非常引人注目。第一点是诗人众多。第二点就是诗歌大众化,老百姓也开始接受诗歌,欣赏诗歌。在唐朝,领略诗歌的美妙成了老百姓最重要的文化生活。
实际上,唐朝的诗人也竭尽全力让自己的诗歌走向老百姓,希望拥有广泛的读者和听众——因为老百姓大多不认识字,他们接受诗歌,只能依靠耳朵听,所以是听众。因此,在初唐和盛唐时期,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音韵流畅和通俗易懂,而且篇幅都很短小。
我强调一下,初唐和盛唐的诗歌之所以音韵流畅、通俗易懂、篇幅短小,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易于接受。也正因为如此,在初唐和盛唐,诗歌中的七绝、五绝和五律成了诗歌的主流。而且,唐朝的七绝和五绝特别追求通俗易懂。
我们举几个例子吧。
比如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音韵流畅、通俗易懂的典型诗作。
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是音韵流畅、通俗易懂的典型诗作。
比如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请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同样是音韵流畅、通俗易懂的典型诗作。
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唐朝的七绝和五绝,基本上都是这个路子。都是近于口语,近于大白话的诗作。如果要用老百姓的话讲,唐朝的七绝和五绝都是高级顺口溜。
也正因为如此,唐朝的七绝和五绝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还需要强调的是,从初唐到盛唐,诗人们最不喜欢的就是七律和五言排律。因为七律和五言排律的规则特别复杂,诗人们不愿意受这些规则的约束,也就不愿意写七律和五言排律。
那么,我们敬爱的杜甫的诗作是什么情况呢?非常遗憾,杜甫的诗歌创作完全不符合初唐和盛唐的诗歌主流。杜甫身边的诗人都在大写七绝和五绝,杜甫却不喜欢写作七绝和五绝。我们翻看《杜工部集》,可以发现,其中的七绝和五绝很少很少。
杜甫不喜欢写七绝和五绝,喜欢写什么呢?杜甫最喜欢写的是大多数诗人都不爱写的七律和五言排律。杜甫还特别钟情于五言排律。他的五言排律有两大特点。一个特点是篇幅特别长,动不动就是二十韵、三十韵,甚至一百韵。一个特点是用典故特别多。有一位古代学者说过:“杜甫的五言排律,只有那些年过五十岁,饱读诗书的老人才能看懂。一般的人根本看不懂。”
也就是说,在诗坛上,由于大多数诗人不喜欢七律和五言排律,大家也就不愿意跟杜甫交流,杜甫成了不合群的人物。在民间,由于杜甫的主要作品篇幅太长,老百姓接受起来有困难,由于用典故多,老百姓看不懂。老百姓也就不喜欢杜甫的诗作了。
一个不被同行喜欢的诗人,一个不受老百姓欢迎的诗人,当然不会有名声。
其次,杜甫的诗作难于进入唐朝的诗歌流通渠道。
众所周知,在唐朝,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分页码的书籍。唐朝的书籍样式跟中国水墨画的样式相同,就是一张长方形的纸张,在上面写文章和诗篇,然后在纸张尽头粘上一根圆木棍,把纸张卷起来。这叫一卷书。唐朝的诗人不可能出版诗集,送进书店销售。那么,唐诗是如何流传的呢?总括起来有四大渠道。
第一个流通渠道,诗人们在街头举办诗歌朗诵会。在唐朝的城市中,诗人们经常在街头举行诗歌朗诵会。几个关系密切的诗人站到街头上,你朗诵你的诗作,我朗诵我的诗作。周围聚集了一大群老百姓看热闹。准确地说,老百姓是在听诗人们朗诵诗作,喜欢的就记在心里。当然,这样的诗歌朗诵会时间不能拖得太长,也就是一个小时左右。
在这里,我说明一下,唐朝诗人朗诵诗作跟当代人朗诵诗作是两个概念。当代人朗诵一首五绝,只需要十秒钟。唐朝诗人朗诵诗作采用的是“长吟”的方式。所谓“长吟”,就是把每一个字都要延续三秒钟。比如“白日依山尽”的诗句,要读成“白——日——依——山——尽。”如此算下来,“长吟”一首五绝就需要一分钟。
诗人朗诵完了诗作,如果周围的老百姓喜欢,就会请他讲解一下诗作的意思。诗人讲解了诗作,老百姓会要求他再“长吟”一遍。由于唐朝的七绝和五绝都是通俗易懂的诗作,诗人“长吟”几遍,老百姓就能牢牢记住了。
我估计,我写到这里,网友们也就明白了:杜甫的诗作根本不适合在街头朗诵。因为他很少写作七绝和五绝。他偶尔写作的七绝和五绝,水平也不算高。他喜欢写篇幅很长的五言排律。别的诗人“长吟”一首两韵的五绝,只要一分钟。杜甫“长吟”一首二十韵的五言排律,就需要十分钟。另外,杜甫的五言排律用典故太多,老百姓很难理解,他要向老百姓讲解他诗篇中的典故是什么意思,又得花很长时间。换个说法,杜甫如果参加诗歌街头朗诵会,占用的时间就太长了,他占用的时间太长,也就挤压了别的诗人的时间。因此,唐朝的诗人都不愿意邀请杜甫参加街头的诗歌朗诵会。结果,杜甫就难于通过街头“长吟”,传播自己的诗作。
第二个流通渠道。在饭馆、旅馆、学校、驿站、佛寺、井台护墙上题诗。
唐朝诗人写了新诗之后,就会去饭馆吃饭。饭馆老板会邀请他把诗作写到饭馆的墙壁上。诗人把诗作写到墙壁上,他吃饭就不用花钱了。
假如诗人住在旅馆里。老板会邀请诗人把诗作写到墙壁上。每写一首诗,可以减免几天的住旅馆费用。
在各级学校中,墙壁也会用来书写诗人的诗作。学校的学生们都有文化,他们会全力以赴地研究诗人的诗作。
假如诗人在赶路。他到了驿站,就会租用马匹。驿站官员就会邀请他把诗作写到驿站的墙壁上,然后就会减免诗人租用马匹的费用。
唐朝的佛寺非常多。唐朝佛寺的墙壁也成了书写诗人诗作的好地方。那些香客们礼佛之后,再看一看寺院墙壁上的诗作,真是其乐融融。
总之,在唐朝,既没有书店,也没有图书馆。老百姓想欣赏诗作,只有进饭馆,进旅店,进学校,去驿站,去佛寺,看那些写在墙壁上的诗作。
另外,在唐朝,还流行“诗板”。就是制作一块木板,把诗篇写到木板上,吊在饭馆、旅馆的房梁上。老百姓进饭馆吃饭,或是住旅馆,就可以观赏“诗板”上写的诗篇。
到了农村,井台是公共空间,聚集了众多打水的老百姓。为了防止风沙侵入水井,井台旁都建有墙壁。那些尊重老百姓的诗人也会把诗篇写到井台墙壁上,让老百姓观看。这也是传播诗作的途径。
但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饭馆、旅馆、学校、驿站、寺院、井台墙壁的面积都是有限的,只适合书写七绝、五绝这样的短小诗篇,不能书写篇幅巨大的诗篇。可杜甫的的五言排律又太长,他如果把长长的五言排律写上去,别的诗人就没地方写诗了。至于“诗板”,就更不能写长篇诗作。所以,饭馆、旅馆的老板,学校的主管,驿站的官员,寺院的僧人,看护农村井台墙壁的人,都不愿接受杜甫的诗作。“诗板”上更是不便难于写杜甫的五言排律。
结果,杜甫就难以通过各方面的墙壁和“诗板”传播自己的诗作。
第三个流通渠道,借助于教坊的歌女传播诗作。
在唐朝,教坊已经成为一个行业。教坊的歌女喜欢把诗人的诗作谱上曲调,广泛传唱。需要说明的是,唐朝的教坊歌女不只是为官员和财主服务。唐朝的各级政府经常举办公众文艺活动,让教坊歌女给老百姓唱歌。所以,诗人们的诗作如果能够让教坊歌女演唱,就会广泛传播,其效果远远超过了在墙壁上写诗。
由此,唐朝的诗人,包括李白、王维、王之涣、岑参、白居易,元稹、李商隐、杜牧、韦应物,都热衷于跟教坊歌女打交道,请她们传唱自己的诗作。
然而,我们尊敬的杜甫却很少跟教坊歌女打交道。杜甫似乎认为,诗人跟教坊歌女打交道是不好的事情。
我举个具体例子吧。杜甫在二十岁到二十三岁的四年里,去江浙旅游。江浙的风光非常迷人,江浙的美女天下有名,江浙的教坊歌女也是明星云集。年轻的杜甫到江浙旅游,应该写了众多的诗篇,也应该跟教坊歌女打过交道。但是,我们看《杜工部集》,竟然完全找不到杜甫在江浙期间写的诗篇。这就不对头了。诗人在二十岁到二十三岁期间,是创作最旺盛的时期。杜甫应该写了很多诗篇才对头。可《杜工部集》中就是没有相关的诗篇。这是怎么搞的?如果要解释此中的原因,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杜甫自己把所有相关的诗篇全都撕毁了,不让后人阅读。他为什么不让后人阅读这方面的诗作呢?也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杜甫认为,跟教坊歌女打交道不光彩。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杜甫到了晚年,还是含蓄地表示——江浙的姑娘是很漂亮的。事情明摆着,杜甫到了江浙,不可能跟老百姓家里的姑娘打交道。他接触的姑娘应该就是教坊的歌女。那么,他到底是如何跟教坊的歌女打交道的呢?很遗憾,杜甫把相关的诗篇全部销毁,我们看不到了。
总之,由于不愿意跟教坊歌女打交道,杜甫的诗作也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传播渠道。
第四个流通渠道。唐朝的诗人喜欢广泛地交朋友,然后互相赠送诗作。显然,一个诗人在诗坛的朋友越多,他的诗作传播得就越广。
实际上,王维、李白、白居易、元稹、韩愈都有数不清的朋友,这众多的朋友也就替他们传播了诗作。
至于我们尊敬的杜甫,可就太奇怪了。杜甫是个不喜欢交朋友的人。杜甫活了59年。他出生于河南,足迹到过山东、江苏、浙江、陕西、甘肃、四川、湖南,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按理说,他应该结交很多很多诗人朋友才对。但实际上,杜甫只有区区几个朋友。我们数一下吧。这就是:李白、岑参、高适、苏源明、郑虔、孟云卿。就是这几个人。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杜甫的朋友怎么这么少呢?
在这里,我讲一个小故事。孟云卿也是唐朝比较有名的诗人,而且,他喜欢做中介,就是把诗人甲的诗作传给诗人乙,再把诗人乙的诗作传给诗人甲。这样,诗人甲和诗人乙也就互相知晓,也就成了朋友。
孟云卿与唐朝一位著名的诗人元结是好朋友,跟杜甫也是好朋友。有意思的是,杜甫和元结的老家都在洛阳郊区,还是同乡。因此,孟云卿就认为,杜甫和元结应该交朋友。巧的是,元结写了一首同情人民疾苦的精彩诗篇,给了孟云卿。孟云卿就把这首诗抄寄给了杜甫。他的意思是:元结是你杜甫的同乡,你看看他的这首诗,你们都是同情人民疾苦的,你们交个朋友吧。
杜甫看了元结的诗,敬佩得不得了。他还郑重其事地写了一首诗,称赞元结的诗写得好。然后,他对孟云卿说了:“我夸奖元结的话,我赞颂元结的诗篇,你只抄寄给了解我的人,就可以了。你就不要抄寄给元结了。”
杜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我喜欢元结的诗篇,但是,我不想跟元结交朋友!
我把杜甫的原话抄录下来吧——简知我者,不必寄袁。
这样的回答实在是太生硬,太不客气了!
我估计,孟云卿看了杜甫的答复,会非常不高兴,他会责怪杜甫:你杜甫是怎么搞的?你和元结都是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我希望你跟元结交朋友。你却不愿意。你什么意思啊?
杜甫为什么不愿意跟元结交朋友,我们已经无从知晓。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杜甫不善于交朋友。
总而言之,杜甫走过了漫长的人生之路,他的朋友却非常非常少。杜甫曾经发出深沉的抱怨,认为他没有知音。问题是,人只有先交众多的朋友,然后才能在众多朋友中寻找知音。一个朋友很少的人,又怎么可能有知音呢?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做个总结:由于杜甫的诗作类型不符合盛唐时期的诗歌主流,由于杜甫的诗作难以进入唐朝诗歌的传播渠道。所以,杜甫在唐朝是很难赢得名声的!
当然,杜甫之所以在唐朝遭到冷遇,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的诗篇对唐朝的统治集团发出了严厉的谴责。这一下,杜甫就得罪了李氏朝廷。李氏皇族非常憎恶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非常憎恶杜甫的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于是,李氏皇族就有意无意地冷落了杜甫,压制了杜甫。
实际上,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有一段时间进入了宫廷,到了皇帝身边。但是,皇帝实在看着杜甫不顺眼,后来找了一个借口,把杜甫赶出了宫廷。在封建社会中,一个属于封建士大夫阶层的人如果遭遇了皇家的厌恶,他的一生也就注定是悲凉凄苦的!
唐朝的诗人大多是官员。官员诗人看到李氏皇族讨厌杜甫,也就跟杜甫保持距离了,不愿意跟杜甫走得太近。
在这里,或许有网友会发问:你说杜甫谴责了唐朝的统治集团,引发了唐朝统治集团对杜甫的不满。但是,白居易也谴责过唐朝统治集团。白居易的《讽喻诗》对唐朝统治集团的攻击远远超过了杜甫。可李氏皇族对白居易还是很不错嘛。
确实,白居易的《讽喻诗》对唐朝统治集团的攻击是猛烈的。有学者评价,白居易的《讽喻诗》已经和骂大街差不多了。白居易是在对统治集团破口大骂!但是,请大家不要忘记,白居易还写过《长恨歌》!在《长恨歌》中,白居易对李氏皇族表示了最大的同情。实际上,《长恨歌》在唐朝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们可以想象,有多少李氏皇族的子弟,看了《长恨歌》后,会感动得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也正是因为《长恨歌》,李氏朝廷不再计较白居易对他们的攻击,反而给了白居易很多香饽饽。 我想说的是,白居易真是大聪明人!会办事情!
当然,我这么说,绝没有讥讽白居易的意思。我们应该承认,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确实让人同情,让人叹息。大家可以想象,在安史之乱中,连皇帝和贵妃都落到了如此悲惨的地步,一般老百姓的处境又会怎么样?更何况,《长恨歌》已经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那“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诗句具有何等震感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或许,如果杜甫也写了类似于《长恨歌》那样的诗篇,李氏皇族也会改变对杜甫的态度,给杜甫香饽饽吃。
但是,杜甫并不同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他没有写作《长恨歌》那样的诗篇。所以,李氏皇族对杜甫就是讨厌到底,绝不宽恕,更不会重用了! 然而,杜甫的诗作毕竟是高水平的精彩篇章,毕竟有丰厚的思想内涵。所以,不管杜甫在唐朝的命运如何糟糕、如何落寞。但是,到了后世,杜甫竟然翻身了!在杜甫去世一百三十年以后,从宋朝开始,杜甫有了名声。而且,他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他一步接一步地走上了中国文学史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