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唐朝胡人为何女乐兴盛_一文告诉你答案

时间:2023-03-02 14:55:19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大唐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辉煌鼎盛的时代。国家实力强大,百姓衣食富足。因而宫廷及社会上饮宴很多,尤其伴宴歌舞非常盛行。 唐朝是个包罗万象之国,被世界所崇拜。也与周边各

大唐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辉煌鼎盛的时代。国家实力强大,百姓衣食富足。因而宫廷及社会上饮宴很多,尤其伴宴歌舞非常盛行。

唐朝是个包罗万象之国,被世界所崇拜。也与周边各藩属国关系和睦,政策宽容。再加上丝绸之路的复通,经济贸易非常繁荣。

首都长安,到处都有各国商人做生意,尤其是西域胡人居多。

西域胡人能歌善舞,性格奔放,与唐代的文化习俗很是契合。

于是,胡人、胡食、胡乐、胡舞,与当地汉民族逐渐融为一体。

西域的胡姬的酒肆歌舞,与汉民族的乐舞教坊,技艺相互借鉴交相辉映。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为人们所接受和欣赏。

民间的影响不断扩大,引起了外部贵族统治者的注意,他们把目光望向了朝廷。

唐朝胡人为何女乐兴盛_一文告诉你答案

小国为了依附大唐 向皇帝进贡

大唐周边的藩属国,为了稳固自己的势力,多依附于大唐天朝。

每逢年末岁初,或皇帝的万寿节,纷纷入天朝朝拜见皇帝,并向朝廷进贡。以示对皇帝的驯服,和对天朝的尊重。

他们以本地的优质特产,和稀有之物做为贡品。以往大多为农业、畜牧业、玉石、珠宝、手工制品为主。

开元年间,因受到民间艺人的启发,西域胡人之一,粟特族(史称康国),向皇帝的贡品中多次出现了胡旋舞姬和乐队。

粟特民族能歌善舞,"好歌舞于道"。他们把经过严格培训,精心的筛选的舞姬,贡入皇家。舞姬们个个姿态妖娆、衣着异域、技艺精湛,再加上与中原人不同的面孔,出入皇廷宫宴,不由地引起观者好奇。

唐朝胡人为何女乐兴盛_一文告诉你答案

见执舞者立于只尺圆毯之上,足尖站立三分撑地。或热情奔放、或娇羞婀娜、时急时慢地旋转腾挪,眼波流动,彩衣上下翻飞,舞姿飘渺优美。加上金鼓阵阵地伴奏效果,舞者似欲乘风离去。

相比较中规中矩的宫廷舞乐,形式,更加新奇。于是,皇家乐坊编排歌舞时,便融入了胡人女乐的因素,且加以升华,形成了宫廷宴舞的风格。如此就有了:"九天宫阙开,万国衣冠拜。丝乐笙歌起,一舞动惊鸿"。据说梅妃所作惊鸿舞,就是得到了旋胡舞的精髓,令杨贵妃嫉妒不已。

舞姬得到皇帝欢心,便会封赏使臣。这些藩属国得到了大唐的赏识,便有了依靠。他们也从大唐带回去了汉族的文化和经济支持,使其民族得以更好的发展。

再加上,皇帝会把胡人舞姬封赏给,皇子皇孙、近臣贵戚等,贵族阶级享用。而官僚资本中的中产阶级也争相效仿,一度有着,长安贵妇人人会旋转的景象。把胡人女乐在大唐推向了高潮。

唐朝胡人为何女乐兴盛_一文告诉你答案

皇家文艺机构"梨园法部",对胡舞研究提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胡人女乐更适于东方人的审美意识。

因而产生了一大批经典曲目:《霓裳羽衣曲》、《胡旋舞》、《惊鸿舞》、《绿腰》、《团圆旋》等等……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专舞艺人,且表演形式灵活多变,少则二三人,多至900人。

胡人女乐由民间上升至宫廷,又由宫廷扩散开来。使这一文化娱乐的形式得已发展,形成了一种风气,逐渐流传。

从康国进贡女乐这一现象不难看出,外部各国统治者,是极力讨好大唐天朝。因为他们想依靠大唐的军事实力。

唐朝西部有一位强邻吐蕃,对天朝一直阳奉阴为。虽在文成公主西嫁后,与大唐有过一段和平时期。但与唐朝军队时战时和,他们一面低头讨好天朝,接受册封,取得支持和帮助。一面休养生息,暗地储蓄粮草军备。随时准备侵蚀大唐和相邻西域国家的土地。

唐朝胡人为何女乐兴盛_一文告诉你答案

尤其是唐太宗和松赞干布相继去世后,两边更是兵戎相向。

公元670年,双边战争升级,唐军在大非川被吐蕃偷袭了粮草军库,造成了严重后果。吐蕃进而攻陷了西域十八州,又占领了安西四镇。唐军大败,不得不将安西都护府迁回西州。

直至692年,大唐再次发兵,打退了土蕃,使土蕃又成了藩属,再向天朝进贡百余年。

将士们在西域做战长期坚守,也与当地民族们相互了适应生活习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载歌载舞,也是他们在西域的一种经历。

虽然各国统治者相互征战,但西域与大唐的商贸活动却一直不断。

唐朝胡人为何女乐兴盛_一文告诉你答案

互通有无 民间贸易频繁

在大唐版图的周围,相邻国家的商贾们,无不向往大唐的富强。有的商人到了大唐竟不愿回去,而长期定居。大唐也接受了许多各国移民。

他们从四面八方前赴后继地涌向天朝,长安、洛阳、凉州、广州、敦煌、杨州等主要地区,云集着从海陆两道丝绸之路入唐的客商。他们与唐朝互通有无,有利的沟通了中外经济。不少国外移民在唐朝任过官职,加强了东西方文化政治的联系。

唐朝设鸿胪寺官员负责接待各国使节来宾,又在各州府设商馆招待经商人等。许多外商在唐朝都有自己的店铺,长期在唐朝经营。

商人们为大唐,带来了许多以前从未有过的东西,比如:砂糖、葡萄酒、香料、硬木、麻制品、人参等……

唐朝胡人为何女乐兴盛_一文告诉你答案

从唐朝再带走:丝绸、磁器、茶叶、药材、书籍……

这些人在经营之余,也会有思家乡,想故土的情绪。

于是,胡姬酒肆就成为了他们,最愿意消费的地方。

当时,长安城中,胡姬酒肆开得很多,多是西亚各国和波斯人经营。允许长期消贵的客人记账。招待宾客的,多为卷发碧眼的胡姬美女。她们带着异域风情载歌载舞、待客温柔热情,使光顾的客人神魂颠倒、留流连忘返。

有不少唐朝的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也在酒肆常来常往,胡姬酒肆即日渐兴荣。武官诗人李贺在酒肆中感慨:"卷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笛,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

由此,胡人女乐在唐朝更加盛行。唐人思想海纳百川,胡人女乐也成为流行音乐为人所接受。

再加上胡人乐器声音响亮,音调优美,便于携带。受到了许多唐人的喜爱。

唐朝胡人为何女乐兴盛_一文告诉你答案

民族瑰宝 胡乐胡器的魅力

胡舞不单是舞姬的舞姿优美,胡乐的魅力更不容小觑。

隋唐以前,中国古代乐器比较文雅含蓄。多以石磬、陶鼓、埙、筝、箫、古琴、编钟、配以锣钹等……

自从西域民族带来了,琵琶、胡琴、五弦、胡笳、羌笛、羯鼓、唢呐等乐器,使唐乐有了较大的更新。

西域音乐比中原音乐更加豪放,且便于携带。不管是阳刚的胡腾舞,还是如风的胡旋舞,以及配饰优美的柘枝舞都相得益彰,为舞者添色。

因此,西域的乐器也在大唐颇受欢迎。有了胡乐的加入,使宫廷的乐队更加壮观,宴饮歌舞更加多彩。

唐朝胡人为何女乐兴盛_一文告诉你答案

尤其是琵琶与中原舞姬,柔软的舞姿更加相配,技艺高超的舞者可以自持琵琶边舞边奏。敦煌莫高窟彩绘中的反弹琵琶舞,就记录下大唐歌舞的绚丽。

胡乐逐渐成为了唐乐的主流,不但是宫廷乐坊技师的必修之课。同时,也成为了民间艺人争奇斗艳的手段。当年,出现了不少大师级的艺人,时常被皇宫王府请去助兴。

唐玄宗李隆基,不但自己会作曲,击鼓,吹笛也颇为再行,还十分喜爱听琵琶。他经常请琵琶大师雷海青进宫,唐玄宗夸赞雷海青的技艺特色鲜明:时而铿锵,时而悠扬,时而如狂风呼啸,时而又象莺燕轻鸣。便给雷海青赏了封号"铁拨子”。从而向雷海青拜师学艺的人大增。

胡乐经过与本土音乐的改进结合,融二为一。呈现出宫中音乐的庄重、典雅、和宏伟,形成雅乐。从只为宴筵添加气氛,演变成为宫中祭拜和庆典的重要礼仪。在唐代顶盛时期,仅皇家太常寺及鼓吹署,在册的艺人就有数万人之多。且不算还有庞大的官伎、家伎、私伎。

唐朝胡人为何女乐兴盛_一文告诉你答案

雅乐流传至百姓中,在街市上人口中传唱。形成"洛阳家家学胡乐”的盛况。可见其成为了雅俗共赏的文艺潮流。

这种潮流又被西域各民族接纳回去,成为内地与西域互通的文化。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的诗句,恰如其氛地描写了当时的情景。

胡人女乐在唐代宫廷以至民间的盛行,体现出民族之间相互通融,是乐舞这一文艺形式,被人们所欣赏和需要。适于统治者之间政治交往,有利于和平。符合社会思想潮流,提高了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生活热情。对各族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促进做用。

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民族的文化瑰宝,都富有其无限的魅力所在。定会有其强大的感染力,和其存在的作用。

唐朝胡人为何女乐兴盛_一文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