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何会被刘邦击败_项羽会被刘邦击败的原因
随着京剧《霸王别姬》的落幕,毛主席睫毛微微颤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回去的路上,项羽与虞姬生死别离的一幕一直映在毛主席的脑海中。
许久,毛主席说道:“不要学,不要学西楚霸王。你不要学,我不要学,我们大家都不要学!”
同行的侍卫李银桥知道毛主席这是在担心我们会布西楚霸王的后尘,所以一直强调不要学西楚霸王。
事实上当时有人劝毛主席,不要打过江去,就这样吧,与国民党划江而治。
毛主席对这个说法有些嗤之以鼻,于是问李银桥:“有人劝我们不要打过长江去,你说要不要打过长江去?”
李银桥常常受毛主席的教诲,自然是知道楚霸王的结局,于是斩钉截铁地说道“要!”
听到李银桥的回答,毛主席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个浅见的道理就连侍卫李银桥都能看懂,可惜就是有一些人看不懂,总是对国民党抱有一定的幻想,对美国抱有一定的恐惧心理。
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身份起草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在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后,毛主席留下了名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其中毛主席就提到了“不可沽名学霸王”,并且在之后一直拿楚霸王乌江自刎的结局警惕自身,同时号召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看《霸王别姬》。
只有不学霸王,只有剔除机会主义,我们才能取得斗争的胜利。这是毛主席一直强调的,不要对国民党、对美国抱有幻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楚霸王不懂这个道理,所以落得个乌江自刎的结局。
毛主席他老人家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他总结了楚霸王失败的原因,最后回避这些错误,领导共产党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那么楚霸王到底犯下了哪些错误?为什么会沦落到乌江自刎的地步?毛主席总结了西楚霸王的三个错误:
项羽有三个错误,如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跑了刘邦;鸿沟协定,他认真了;建都徐州,那时叫彭城。那么,项羽为什么不能纳谏和用人呢?这便和他主观上的弱点有关。在毛泽东看来,崇尚“沽名”,就是项羽主观上的一个明显弱点,也是他失败的原因。
不得不说,这三个错误直指要害,一针见血。那么这三个错误都对楚汉之争有什么影响?毛主席为何着重提及这三个错误?我们还是要看看楚汉之争发生了什么,看看毛主席的评价是否贴切。
项羽第一个错误-鸿门宴放跑了刘邦
项羽和刘邦都是秦末的人杰,在看到秦始皇出游的宏伟后,分别发出“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叹。
在秦末农民起义中,两个人的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成为抗秦的两大首领。
在他们率军西进时,楚怀王有过约定,那就是先入关中者为王。结果就是刘邦先入关中,而项羽随后入关。
只不过当时刘邦只有十万人马,项羽足足有四十万大军,而且还有“巨鹿之战”的威名,强于刘邦数倍,就连刘邦都不得不感叹固不如也。
在当时项羽十分强势,处于弱势的刘邦为了不得罪项羽,还亲自赶赴项羽军营请罪,这也就是后世传颂的《鸿门宴》。
项羽的谋士范增认为刘邦有天子气,将来必然会成为项羽的对手,此时刘邦还比较弱,应该趁这个机会把危险扼杀于摇篮之中,不可放任刘邦做大。在鸿门宴上,范曾多次示意项羽处死刘邦,但是项羽仍旧不为所动。
自大的项羽认为刘邦对自己构不成威胁,所以不再理会范增,这可把范增气得够呛,所以范增就请项庄舞剑庆祝。项庄心领神会,拔剑起舞。没想到项伯也拔剑起舞,而且每次起舞都把刘邦保护得死死的,致使刺杀刘邦的计划失败。
在之后刘邦就借口上厕所,然后逃离项营,并且让张良留下来请罪。张良送了一对玉璧给项羽,项羽就乐呵呵地接受了,并且不再追问刘邦的罪。暴怒的范增直接拿剑敲碎了玉壁,说道竖子不足与谋,将来夺天下的必然是刘邦,我们早晚会被他所俘虏。
不得不说这一次鸿门宴是项羽击杀刘邦的最好时机,但是项羽并没有抓住这个时机,反而养出一个心腹大患。不对,用心腹大患来形容刘邦已经不贴切了,因为刘邦是致命的,将来是要取项羽命的人。
正是因为这一次的优柔寡断导致将来乌江自刎。一对玉壁能有什么?能有王位重要?
纵观历史,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失败往往都是因为对自己不能把控的事抱有幻想。赵括幻想秦军不是自己的对手,项羽幻想刘邦不是心腹大患,蒋介石幻想国联能够遏制日军侵华,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最后的结局就是事与愿违。此次也是一样,项羽对自己不能把控的事抱有幻想,认为刘邦不是他的对手,这就直接导致了他的失败。
毛主席就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多次强调不要犯“机会主义”的错误,不要对敌人老是抱有幻想。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我们必须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否则等到敌人反扑,将革命扼死,使全国回到黑暗,后悔就来不及了。
项羽第二个错误-放弃关中定都彭城
《史记·项羽本纪》: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这就是项羽犯下的第二个错误,放弃关中而定都彭城。
事实上当时是有人劝项羽的,因为关中山河四塞,而且土地肥沃,可以成就一番霸业。
但是项羽怎么想的?项羽看到被他自己烧得破破烂烂的秦王宫,想着回到江东去。而且他当时想回东方的理由特别的可笑,他当时就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说句好听点的这叫思念故乡,说句难听点的这就是想回村当大哥呀。
在项羽成就一番事业之后,他不是想着如何扩大自己的事业,如何更好地建立统治,而是想着回家炫耀,想着如何告诉父老乡亲们自己出息了。
我实在想不明白项羽为什么会这样做,你难道晚一点回去炫耀就有影响吗?成为霸王之后你就想要回去炫耀,难道就不能等到成为帝王之后再回去炫耀吗?当年你看到秦始皇出游的场面,说到彼可取而代之,现在你取而代之了吗?你忘了你当初的梦想了吗?
事实上不理解项羽的不止我一个,说客看到项羽胸无大志的样子感到很是无语,然后讽刺项羽沐猴而冠,结果生生被项羽煮了。
我们暂时先不管项羽是不是胸无大志,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关中和彭城的优劣。
论军事
关中有四塞,但是彭城三面被山,也就是说彭城只比关中差一点。
讲道理,两个地方的防御力其实差不多。在网络上很多人认为彭城(徐州)在中原地区,没有办法和关中竞争。但是在历史上不然,历史上的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防御力很强,不比关中弱多少。苏轼怎么说的呀,昔项羽入关,既烧咸阳而东归,则都彭城。夫以羽之雄略,舍咸阳而取彭城,则彭城之险固形便 ,足以得志于诸侯者可知矣。
也就是说当时的彭城还是可以的,地理优势挺好,项羽挺能整活。
彭城真的好吗?不然,彭城一点都不好,而且可以说很差。
为什么我肯定了彭城的防御力,但是又否定彭城?很简单,那就是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占据了中原地区,都城就在大梁,距离彭城百里。在魏国强盛时期,四面迎敌,打遍中原无敌手。但是事物总是相对的,在魏国衰弱时期,四面挨打,天天处于被打状态。
徐州固然好,但是在乱世定都徐州很难有大作为,原因就是因为处于四战之地,战略方向没法搞。要知道两线作战就已经是兵家大忌了,你四面作战岂不是忌上加忌?
关中就没有这个顾虑,北面是陕北、南面是巴蜀,再往西就是青海、西藏地区,这三个地方都不足以造成威胁。定都关中可以一心东出,完全没有其他战略顾及。
秦国、魏国分别做出了选择,同时也有不同的命运,正确答案都已经摆在面前了,结果很多人还是看不懂,还是选了徐州。
或许项羽精通战术,但他肯定不擅长战略。伟大的战略家毛主席一眼就看出了问题,而且不得不说这个角度直切要害。
论经济
至于经济,这两个地方也差不多,甚至徐州可能还要比关中更好。
研究现在的地方经济没什么参考意义,我们直接看古书《禹贡》是如何描述两地的:
海岱及淮维徐州:淮、沂其治,蒙、羽其艺。大野既都,东原底平。其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其田上中,赋中中。贡维土五色,羽畎夏狄,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臮鱼,其篚玄纤缟。浮于淮、泗,通于河。
华阳黑水惟梁州:汶、嶓既艺,沱、涔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其土青骊。田下上,赋下中三错。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貍、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看好了,田上中,赋中中是形容徐州的;田下上,赋下中三错是形容梁洲的。
前者徐州没有太大的变动,不过梁洲有很大的变动。
秦朝的一系列工程(郑国渠、都江堰)使关中平原、成都平原迅速脱离下等的行列,成为上等土地,更是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
所以徐州和关中相比,两个地方的土地和赋税差不多,只不过关中的上等土地不多,毕竟史书只提八百里秦川、金城千里,像陕北、秦岭的土地都没多大的价值。
总的来说,徐州并不差多少,只是天时不对。在战争时期最重要的是考虑军事面,而不是经济面。项羽考虑到经济的富裕,但是没有考虑战略角度,这也是一大败笔。
当然很多人会拿民心说事,说项羽的根基在彭城,而不在关中,所以项羽放弃关中也是无奈之举。我听完就觉得好笑,如果不是因为你烧了秦王宫,怎么会丧失民心。为什么刘邦能得民心而你不行?他一开始就没打算定都关中,所以才大搞破坏。失去民心、外加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方向,这直接导致项羽四面征战但是却毫无建树,以至于一步步走向衰败。
项羽第三个错误-鸿沟之约
鸿沟之约其实更有意思,史书记载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
首先这段记载肯定是有问题的,因为此时的汉兵不可能盛食多。
在成皋之战的时候,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成皋之战是什么时候的事?汉二年,也就是说在汉二年的时候,汉军就已经有点图穷匕见的迹象了,所谓的汉军大振不过是倾囊而出的结果,老弱都上了可见汉军兵力有多紧缺。
而且在汉三年的时候,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刘邦都快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为求和只求保住荥阳以西的土地,不再幻想东出。
你前两年还山穷水尽,怎么到汉四年就盛食多了哪?你就算再鼓励生产粮食也不可能这么快就长出来吧。粮食是有周期的作物,汉二年-汉四年农业技术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同时关中土地也没有翻倍增长,那你粮食怎么翻倍的?难道你发明了无土栽培、高产作物?这必然不可能,所以我判断这也不过是虚张声势。
而且就拿鸿沟和议的结果来看,鸿沟东部都是项羽的,而鸿沟西部都是刘邦的,这明显是不公平的条约,项羽的蛋糕要比刘邦的蛋糕大。
我判断当时的刘邦是虚张声势,而彭越断楚军粮道、韩信取得齐国让项羽感受到了威胁,于是项羽才同意鸿沟之约,暂时放过刘邦,转向对付彭越、韩信等人了。我上面是怎么说的?定都彭城的项羽必须两线甚至多线作战,这才是失败的关键原因。
当时张良、陈平建议趁项羽放松警惕偷袭楚军,不要有妇人之仁,也不要养虎为患。于是刘邦撕毁了和约,然后向项羽进攻,结果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史书记载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
看到没有,在鸿沟协议之后,项羽还有能力击败刘邦。只不过因为刘邦坚壁清野,固守不战,而此时项羽后院起火,这才迫使项羽撤兵,并没有完全击败刘邦。如果当时项羽卯卯劲,或者在战争之前就考虑到战略的问题,那或许就不会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了。
鸿沟协议放过刘邦,这又是项羽的一大败笔。
所以毛主席十分担忧“划江而治”会不会养出一个刘邦?如果停止解放的步伐,会不会和项羽一样?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会不会攻守异形?
这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而历史反复告诉我们不要“机会主义”,不要对我们不能掌握的事抱有幻想,这使毛主席下定了解放全中国的决心,而“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也成了一个警示,警告我们不要优柔寡断,不要学项羽。
再看看项羽的结局,再看看毛主席他老人家指出的问题,不得不说太贴切了。如果项羽听了范增的,那估计就不会落得英雄落幕的结局了。但很可惜,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