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学家总是拿小白鼠做实验_拿小白鼠做实验的原因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还有诸如贼眉鼠眼、鼠目寸光、胆小如鼠等成语,都表明鼠不仅不招人待见,还招人嫌弃。但就是这个饱受人类诟病的物种,为人类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若没有小白鼠成为科学家的实验对象,世界的医学事业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发达,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也不会在2019年就升至73岁。
正因为小白鼠经常被用来做实验,人们也常拿它比喻勇于尝试新事物的人。但这个比喻其实暗含了弱小、牺牲之义,并不是一个很正面的比喻。可见,小白鼠实在太惨了,不仅要替买家负重前行,还得不到五星好评。小编实在看不下去了,决心来为小白鼠正名,同时,也跟大家分享小白鼠为什么会被授予"首席动物实验奖"? 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能以感恩之心爱护小白鼠、保护动物。
首先,小白鼠为人类负重前行多久了? 被用于实验的小白鼠源自野生鼷(xi)鼠。自17世纪以来,小白鼠就被用于动物实验,是被使用最多且最频繁的哺乳类实验动物。到今天为止,每天约有2500万只小白鼠被当做实验对象,目前也有17项以小白鼠作为对象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是小白鼠的牺牲换来了科学家的荣誉和科学事业的进步。作为享受科学成果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向小白鼠致敬呢?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小白鼠为什么会被选作实验对象?
第一点就是小白鼠的体型很小,占用空间很少,方便进行试验。试想一下,如果用一头大象或牛作实验,可能建实验室的成本都够科学家做好几个实验了吧。所以,体积小是小白鼠用作实验对象的最大优势。
第二点就是小白鼠性情温顺、不易暴躁,很少咬人,脾气是真的很好。实验繁琐且严谨,如果实验对象不易控制,那么就会给科学家带来额外的工作量,干扰实验的进行。这就好比,你正在兴致盎然的看电影看到紧要关头时,突然停电或者持续卡顿,这就会非常影响观影的体验。做实验也是一样的,如果实验对象不易控制,不仅影响实验过程的进行,还会影响科学家的心情。
第三点就是小白鼠与人类更为接近的哺乳脊椎动物,在小白鼠身上的3万-4万个基因中,90%的基因与人类相似,所以拿它做实验能减少实验误差,实验结果精确可靠,也不至于做些无用功。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人会心生疑惑,和人类基因最相近的应该是猩猩,但为什么不拿猩猩做实验?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猩猩不仅贵而且体积大,大部分实验室根本养不起也放不下。其次就是,猩猩的繁殖周期相当长,后代也少,很容易出现因实验对象短缺而导致实验暂停的情况。
小白鼠用作实验对象的第四点优势是:小白鼠繁殖快、产子多,且不受季节影响,仅6周时间就性成熟了。而且孕期较短,大概在19~20天左右。最重要的是,一年内可以产6-10窝左右,一窝8到15只。繁殖力相当惊人。
第五点就是培养小白鼠的成本很低。从上一点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小白鼠的繁殖力惊人,所以不用担心实验对象短缺的状况。再加上小白鼠的成长周期短,所以培养成本也低,不至于实验的大部分经费都花在养实验对象的身上,这样省下的经费也可更好的用于其他方面的科学研究。
第六点其实和小白鼠无关,而是与人类的一些观念相关,尤其是动物学家的看法。
1959年,一名动物学家联合一名微生物学发表了《仁慈实验技术原理》一书。今天,这本书已成为科学实验人员从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基础。其中,这本书提出来的最为著名的理念就是3R理论,即减少、替代、优化。这个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实验对象以低等动物、小动物优先,高等动物、大动物其次。综合考量下来,小白鼠就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成为了"首席实验动物"。
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在哪些领域可以用到呢? 小白鼠在寄生虫病学、肿瘤学、遗传学、放射学、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等研究上的运用都非常普遍。不过也有实验不适合用小白鼠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是实验周期长的,尤其是那种几十年才能看到结果的,小白鼠可能活不到实验结束,因为它的寿命仅2~3年。其次是某些疫病研究,比如禽流感研究的对象就需要用鸡。所以,小白鼠也不是"无所不能",不过,它为我们人类做的贡献已经够大了。
另外,给大家普及一个小知识,就是我们虽然平日里叫小白鼠叫惯了,但是小白鼠其实不只有白色,还有黑色、黄色、灰色、棕色等,所以其实叫小黄鼠、小黑鼠也不是不可以。
最后跟大家谈一谈人道主义的问题,就是我们该不该拿动物做实验?该不该以牺牲动物来换取人类进步?这个应该是要给予肯定答复的,其实科学家做实验不只是为了人类,而是为了整个生物界及自然界,这样就势必要牺牲某方。如果牺牲人类,恐怕会引起更广泛的斥责和伦理探讨,那这样,怎么去寻找实验对象呢?实在是让人两难的问题。实验也因此会变得更难推进。牺牲小白鼠是两个多世纪以来,社会达成的的最理性的共识。只是,我们不能带着傲慢无礼的态度,来看待小白鼠的牺牲;也不能在人类大步向前时,忘记那些无名之辈。或许,我们该对世间的一切都抱有敬畏心理!
也希望大家做实验时,要遵守科学伦理、善用科学武器,要让每一只小白鼠都牺牲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