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朱元璋选择朱允炆做接班人_他怎么想的
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朱标,1355年生—1392年挂,13岁即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干了24年太子1392年挂逼了享年37岁,其后代9个仅一女儿善终其余全无好下场
这时候选谁再来做接班人?有几个方案
一:立长
朱标是老大,当时成年的皇子而且被就藩的,手上有兵权的就有三位,二子秦愍王朱樉,三子晋恭王朱㭎,四子朱棣燕王,而且都是马皇后生的
如果接顺序必然是老二朱樉因其在藩国多过失作恶多端,在封地连年命令关内军民人等收买金银,军民陷入困窘,以至于卖儿鬻女,被召还京师,后经皇太子朱标解劝,次年放还藩封,所以立长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了
二:立贤
据记载当时皇四子燕王朱棣是呼声最高的,后来有很多专家认定这段记录是朱棣篡位成功后重新编写《太祖实录》时候胡编的,目的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并宣传自己得位的合法性,至于为什么当时没立他肯定朱元璋有考虑的
最后立了孙子
资料记录是这样的,朱元璋的目标是为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
朱允炆上位后用齐泰、黄子澄之议削藩,不到一年时间,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先后被废,燕王朱棣则在加紧活动,他挑选壮士充实自己的护卫军,以勾逃军为名,收罗异人术士,后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声称根据《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打了4年史称“靖难之役”
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huì)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南京城陷,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朱允炆的下落终成为一件悬案
朱棣登位后,将忠于建文的诸臣剥皮的剥皮,下油锅的下油锅,把他们的女眷罚到教坊司当官妓,实行残酷的“转营”,即轮流送到军营中去,一个女子每一日一夜要受二十余男子的凌辱,情况还要经常报告朱棣,有被摧残至死的,朱棣就下圣谕将尸体喂狗吃了【这一段是在百度百科复制而来】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攻破京师,当月朱棣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次年改永乐元年开始了他二十二年的统治
朱棣他大哥先太子朱标的后人结局如何?
朱标妻妾
常氏
(?—1378年)
开平王常遇春之女,先朱标数年而卒,谥号曰“敬懿皇太子妃”,追谥为“孝康皇后”,明成祖复称“敬懿皇太子妃”,南明弘光皇帝的即位后,又复称常氏为“孝康皇后”
吕氏
(1359年—1402年)
太常寺卿吕本之女,明惠宗尊为“皇太后”,明成祖复称“懿文太子妃”,与幼子朱允熙一起被安置于懿文太子陵,随后和朱允熙一起死于火灾
朱标儿子
虞怀王朱雄英
(1374年12月01—1382年06月12日)
常氏生,早夭,追封
明惠宗朱允炆
(1377年12月05日—1402年07月13日)
吕氏生,以皇太孙即位,后来的明惠宗朱允炆
吴悼王朱允熥
(1378年11月29日—1417年09月01日)
常氏生,被朱棣废为庶人并囚禁,南明弘光皇帝恢复其王位并追上谥号
衡愍王朱允熞
(1385年07月27日—?)
吕后生,靖难之役后被夺位的朱棣废为庶人并囚禁,南明弘光皇帝恢复其王位并追上谥号
徐简王朱允熙
(?—1402年07月13日)
吕后生,朱棣夺位后降封为瓯宁王并与母亲安置于懿文太子陵,接着就突然死于火灾,南明弘光皇帝恢复其王位并追上谥号
朱标女儿
江都公主(长女)
生卒年不详,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长兴侯耿炳文之子耿璿
宜伦公主(次女)
生卒年不详,永乐十五年(1416年)下嫁
朱氏(三女)
生平不详
南平郡主(四女)
生年不详,永乐十年(1412年)去世,未下嫁
前面我讲到说是仅一女儿善终,这上面看上去明明长女和次女善终了,这不是两个吗?长女那是朱元璋在时出的嫁不算,只有次女是在朱棣当上皇帝时还没出嫁的,因此当时朱棣应该是善待了这个朱标的次女了,至于三女和四女没出嫁已去世,说明人是在朱棣手上没的,怎么没的不清楚,只有在朱棣他手上嫁出去了才是善终,儿子没有一个善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