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第一清官是谁_穷到什么程度
中国古代关于官员有很多的俗语,基本都不是什么好话,例如“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之类的,说古代官员随便干上几年就能够赚大钱,升官就意味着发财,但其实历朝历代也有很多的清官,如明朝的海瑞、唐朝的陆贽。
正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陆贽在大历六年(771年)考中了进士,此时年仅十八岁,如果我们不知道十八岁考中进士是一个什么概念的话,可以用唐朝一位诗人白居易来参考。当初白居易在二十七岁时候考中进士,非常开心地写了一句“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就是说同一批中进士的人中自己还是最年轻的,可真是太厉害了。
而从白居易的这种自夸中,我们就能够知道陆贽有多厉害了,而且他的厉害之处还不仅仅在于科举考试,而且也表现在了为官做事。陆贽先是担任了渭南县主簿,后来又作监察御史,等到太子李适在继位为唐德宗以后,他就被很迅速地提拔成为了翰林学士。
这个翰林学士与李白曾经担任过的翰林供奉不同,翰林供奉基本就是御用文人,并不具备真正处理实际事务的权力,而翰林学士则是帮助皇帝起草诏书的心腹,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够升职成为宰相。而十八岁考中进士并为官的陆贽,后来也确实在三十八岁的时候成为了宰相,掌握着实际大权。
不过陆贽虽然已经掌握有实际权力,但是在生活作风上却依然不改贫家本色,任何人送自己的礼物都不接受,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家境也因此而显得有点贫穷。陆贽的母亲去世以后,身为皇帝的唐德宗也亲自前去吊唁,结果发现陆贽家中实在太穷,以至于无法忍受。
唐德宗在回去以后,就让心腹给陆贽带去自己的忠告说:“清慎太过,都绝诸道馈遗,却恐事情不通”,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你太过清廉,只怕事情都不好做啊,再这样子下去一点都不贪,官就别当了吧。不过陆贽尽管有接到忠告,但是却不改清廉本色,直到805年去世时依然是身无余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