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有多激烈_长津湖战役的历史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进行的长津湖战役的战略意义堪比二战中的莫斯科会战,我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在司令员宋时轮将军的指挥下,克服重重困难,在双方武器装备及后勤保障条件极不对称,甚至形成了时代差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攻势作战的态势,一举粉碎了美军自一次战役后的疯狂反扑,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地区,为将联合国军彻底赶过三八线以南创造了有利战机。
此役中美第10军在美海军由7艘航空母舰组成的海上编队策应下,从海路仓皇逃遁,而我军参战部队由于恶劣的气候及落后的装备条件,也付出了极其惨烈的代价!
抗美援朝一次战役后,挨了当头一棒的联合国军在稳住阵脚后,分向两路大举北犯,兵锋直逼朝鲜临时政府所在地江界,我志愿军司令部急调宋时轮第9兵团赶赴东线布防。
第9兵团下辖第20,27,26三个军,近15万人,与之对阵的是美第10军,下辖陆战一师,步兵第3及第7师,另有南韩第1军团共10万人。
然而第9兵团所有的重火力装备远不及美陆战一师,其坦克及各式火炮的数量超过270辆(门),而我军没有一辆坦克,只有少量的迫击炮,无后座力炮等中小口径火炮,另外弹药也极其稀缺,而且由于气候寒冷,三分之二的炮弹都是哑弹!更不用说美军拥有强大的航空火力,而我军当时几乎没有空军。
另外美军的作战物资可通过公路和空投及时补充,而我军的补给能力却相形见绌,不但卡车数量严重不足,还要冒着敌空中火力的狂轰滥炸,相当一部分的辎重运输要发动当地百姓肩挑手扛,在给养和御寒物资方面更是与敌不在一个层面上,吃的是冰雪炒面,冬装及棉被也未及时配发。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广大英勇参战官兵,在整场战役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在追着拥有世界最强大的火力配备及后勤保障体系的美军打!
11月27日傍晚,我20军及27军于长津湖地区分别对美陆战一师的2个团及美步7师的31团发起攻击,继而在下碣隅里至兴南之间的一条通道上对敌围追堵截。
至当日夜,美军2个师进入我设伏战场,队形延伸达50公里,我两个军10万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敌发击猛攻,将美军分割成5个部分。
两军激战至30日,我27军80师及81师以5个团的兵力在副军长詹大南的统一指挥下,调用全军所有炮兵,全歼新兴里的美7师31团。该团被称为北极熊团,在美陆军中有较强战斗力,其团旗至今仍在北京军博展出,这是朝鲜战争中我军唯一一次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战例,但我军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一万人,当时长津湖地区气温达零下30度,全军冻伤达22%。
此时美陆战1师陷入我20军包围,依仗其强大的炮火及空中支援,于12月1日突围南撤,我军立即展开追击,缠住敌军于下碣隅里一带,并急调总预备队26军,追歼美陆战一师。
然而由于第26军军长张仁初舍近求远地命令离战场最远的第88师强急行军70公里至南独秀峰,该师师长吴大林担心雪夜迷路,推迟了15个小时才出发,路上又遇美军空袭,吴本人负伤,比预定时间晚了60多个小时才到达战场。
而20军为了等待26军,又在冰天雪地中等了一天,不仅失去了战机,还造成大量冻伤,让美陆战一师于6日逃出了生天,战后吴大林险被枪毙,后改撤职。
在古兴里的水门桥是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20军曾3次炸毁该桥,前两次都被美军工兵及时修复,最后一次我军派出两个连的敢死队炸掉了桥基,美军连夜在日本订制并空投了8套车辙桥组件,在不到两天时间内就搭建完毕,为全军后撤创造了便利条件。
美陆战1师于12日与美步3师在咸兴会合,并继续向东海岸南撤,我20军官兵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一路穷追不舍,然而我26军主力始终未能赶到战伤,而敌陆基及海基航空兵有着强大的战场遮断能力,我军未能对敌实施强有力的阻击。
1950年12月24日,美第10军从兴南港装船撤离,次日我军占领港囗,历时近一个月的长津湖战役正式落下帷幕。
此战役中我第9兵团共伤亡5万余人,战损为1万9千余人,冻死冻伤为3万2千余人,而美陆战1师在拥有足够的御寒条件下,也冻伤7千余人,冻死数百人,可见当时战场气候之恶劣,我军共有三个连队冻僵在阵地上,成为冰雕连,被敌炮火炸断双腿的战士在冲锋号吹响后,在雪地上爬着向前冲击,让经历过二战中残酷的硫磺岛和冲绳战役的美军肝胆欲裂!
而美军在两国国力有着巨大落差的情况下,拥有远胜于我军的海陆空立体装备及后勤保障条件,还被我饥寒交迫,粮弹不足的轻装步兵一路赶下大海,上演了一出远东版的敦刻尔克大溃退,实为美军二战之后的巨大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