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独处_高质量独处的条件
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看到一个让人深有感触的视频,一位烟台的女子开车路过海边,随手拍下海景,回看画面,路上三三两两的人群,竟然和人一生的经历极为相似。
少年时,是三五好友成群;
长大后,是爱人相伴身侧;
成家后,是生儿育女一家携手同行;
孩子长大后,是两人相互扶持;
走到人生末尾,最终只剩一人独行。
无论青春年少时有多少热闹繁华,人终其一生都在面对孤独。
与孤独相处,是一种能力。
《心流》的作者、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曾说:“一个人如果能从独处中找到乐趣,不需要靠文明生活的支持——也就是不需要借助他人、工作、电视、剧场来规划他的注意力,必须有一套自己的心灵程序。”
不然的话,所谓独处,不过是看看电视、玩玩手机,与上瘾有关,与自律无关。
所谓“心灵程序”,也就是我们与孤独相处的能力,在《孤独修心课》一书中,作者从心理学角度剖析内心的孤独,阐释孤独的概念,提出适应孤独、享受孤独的五个条件。
01
不从众
作家理查德·耶茨在《十一种孤独》中说:“所谓孤独,就是你面对的那个人,他的情绪和你自己的情绪,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一个人生活不是孤独、形单影只也不是孤独,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共鸣的精神世界,才是孤独。
当我们在人群中感受到自己格格不入的时候,往往会有三种下意识的自我保护反应:
一是从众,追随大家听的音乐、看的电视节目、流行的衣服,尽可能与他人保持一致,以此来消除被排斥感;
二是网络交际,也就是在微博、朋友圈、论坛上留言、聊天,以此来掩盖孤独;
三是沉迷网络及游戏世界,与世隔绝。既然无法调和与现实社会的疏离感,就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里。
然而这三种方式都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孤独。
产生孤独感与疏离感的根源,在于对“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性,“我是谁?”“我真想这么做吗?”“我与他人有何区别?”
当我们看不清自己、弄不懂自己时,就找不到与外界相处的舒适状态。
融不进去,只好在内心感慨,“知音难觅!”“我就是个可有可无之人。”
只有充分认清“自我”,才能从容面对人群,哪怕所有人都成群结队,一个人也不会顾影自怜。
02
交友宁缺毋滥
有些人事业有成,手眼通天;有些人交友甚广,家庭和睦。
在别人看来,他们活得顺风顺水。
朋友遍天下,是成功者的标志,也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密码。
“我没有朋友”,就变成了一种不想面对的失败。如果孩子经常独自玩耍,父母也会为子女交不到朋友而忧心忡忡。
工作后,有人害怕一个人吃工作餐,他害怕的不是独处时的寂寞,而是害怕被贴上“在公司没朋友”的标签,这个标签的另一重含义就是“可有可无的人”。
然而,交友广泛与否,并非衡量人格魅力的标尺。
限于表面功夫的交往,不但于人无益,还会冲淡我们的个体存在感,加剧孤独感。
反之,有的人虽交友不多,但彼此能敞开心扉地交流,这样的挚友才是千金不换的。
性格开朗、人缘好、富有魅力,这种人很让人羡慕,但是人格魅力的内涵并不仅限于此。
有些人思想深邃、待人接物从容有度,有些人处变不惊、对事物极具洞察力,同样是非凡的人格魅力。
03
走进书的世界
一位编辑朋友曾谈起她的体会:“一次回老家整理旧物时,偶然发现了几本孩童时的读物,不觉倍感亲切。其中一本名为《玛蒂尔达》的小说更是我的最爱,当时还立志成为主人公那样优秀的女孩。然而,现在的我竟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回想起来心中不免涌起歉疚之情。”
童年时的读物,春风化雨一般融入到了我们的选择里,影响着我们的人生。然而成年之后,我们却越来越少想起这位“好朋友”了。
另外,知识和判断力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两个要素。一旦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自身的知识水平与判断力,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获取知识、培养判断力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阅读。
浏览一下自家书架上排列的书籍,哪种类型的书居多、书名又是什么?
那些随手翻看的书籍,透露出个人喜好,正是它们,创造出了现在的你。
当你对现在的自己感到陌生时,回到书架前,试着回忆那些曾经读过的书籍,它们会帮你认清自己,并会为你今后的发展指明大致的方向。
04
有同道中人
一个人能否做到不惧怕他人目光而悠然独处,决定着他能否养成独立自主的强大心理,这与我们能获得多少“被接纳感”,有直接的关系。
“这个人是不会嫌弃我的。”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那么你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非常强大。
作者小时候从乡下搬到城里,口音被同学们嘲笑。
他的母亲得知后,既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暗自啜泣,而是理直气壮地对孩子说:“岂有此理!不要理他们!我们的方言要比城里话有年头多了!”
一句质朴的话,唤起了孩子心中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他不会轻易崇拜什么偶像,也不羡慕别人生来就在大城市。
每个人都有擅长与不擅长的事情,有的人善于察言观色,有的人不善于迎合他人,这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别而已。
互相认可,就多交往一些;话不投机,就保持距离,如此而已。
05
构筑避风港
能充实度过独处时光的人,被称为“独乐者”。
不过,对于一个惯于“两点一线”生活的人来说,试着拓宽一下自己的生活空间也未尝不可。
独处不是让人陷入孤单无依的境地,与他人交往能让我们学会倾听各方意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遇到想不通的事情时,与其独自纠结烦恼,不如对他人言讲,这样一来自己的思路也会变宽。
而且,只有与人交往才能体会到独处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长期独自生活,就会逐渐养成靠上网、玩游戏来打发时间的习惯。
很多人感觉在成年之后、尤其是工作之后,就交不到好朋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将自己沦为“新型工作机器”,也就是那些以工作和公司作为生活全部的人。
他们喜欢独自生活,公司是他们与社会联系的唯一媒介,他们所认识的人几乎都是工作同事,所有人际关系也都局限于工作关系。
这类人结识朋友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
工作和家之外,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避风港。这样才不会在工作出现问题时,连一个倾吐压力的地方都没有。
能和志同道合的人吃吃饭、聊聊天,能投入一项爱好,无论是烹饪技艺,还是读书画画,都能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周国平说:“独处不是与世隔绝,而是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在可支配的时间里,不断靠近理想中的自我。”
当你学会了独处,你就为灵魂生长找到了空间,从他人和喧嚣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