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亡真相是什么_秦始皇死亡之谜
提起秦始皇,大部分中国人可谓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这位千古一帝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而且,被称为“世界十大奇迹”的长城也在秦始皇的命令下修筑而成,成功地抵御了塞外民族的侵略。
虽然有关秦始皇的争议从未停止,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他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其本人治国理政,军事外交方面的才能。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闻名千古的皇帝,关于其真正的死法时至今日仍是众说纷纭。
大部分的人都认为秦始皇的死因如史书上所撰写的那般——因病去世。然而,郭沫若先生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秦始皇是被3寸长的铁钉活活钉死的。
那么,秦始皇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功绩显赫的千古一帝
如果用一个词描述秦始皇的一生,那么“逆风翻盘”这个词当之无愧。辉煌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血泪?其中的苦楚恐怕只有秦始皇自己一人知道。
秦始皇的父亲子楚本是不受重视的秦国皇子,母亲赵姬也只是商人吕不韦的歌姬,受到子楚的一时宠幸,这才有了嬴政。
因为身份尴尬加上处境微妙,嬴政从小便过着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生活;期间还因为秦、赵两国的兵戎相见,导致嬴政在一时之间更是岌岌可危,差点死于战乱。
好在父亲子楚在其义母华阳夫人的帮助下,成功地成为秦国的太子,这才将妻儿从赵国接回。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在嬴政回国四年后,其父便不幸去世,年仅13岁的嬴政就此登上皇位。
但这并不意味着嬴政从此便可以高枕无忧了:首先便是因为其年纪尚小,毫无治国理政的经验,容易成为权臣们手中毫无权势的傀儡,只能任由他们摆布;
其次便是因为此时的嬴政表面上是秦国的主人,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孩子。关心自己的父亲已经离世;母亲赵姬对自己感情淡薄,只知道与自己的秘密情人嫪毐寻欢作乐,甚至为自己生下了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而看似鼎力支持自己的丞相吕不韦其实也是野心勃勃,甚至可能怀有“取而代之”的意思。
然而,秦始皇已经不愿意再为任何人、任何事所支配,他已经尝够了任人蹂躏、被人欺辱的苦楚。现在自己已经登上最高的位置,那么任何企图挑战自己尊严的人,自己必定会给予最猛烈的还击。
秦始皇下定决心,要铲除一切阻挠。他的目标可不仅仅是一个秦国,而是整个天下,这六国都是他的囊中之物。
于是,在内政上:秦始皇先是用雷霆手段将群臣驯服得服服帖帖,如果有违令者,秦始皇便会动用重刑使其明白违抗命令的下场,同时也是震慑其他人的作用;
面对母亲赵姬,秦始皇也毫不手软,直接处死了嫪毐和自己的两个异母弟弟。面对母亲的哭诉和指责,秦始皇也是置若罔闻,将其直接软禁在宫内。
对于丞相吕不韦,秦始皇并没有像处理其他人那样迅速直接,而是采用“捧杀”的手段,毕竟在平定六国之前,自己还需要吕不韦在经济上的支持。
于是,秦始皇先是假装依旧信任吕不韦的样子,让其以为自己仍是之前那个任其宰割的孩童;一边又利用吕不韦的人脉和财富,帮助自己继续开疆扩土。
等待尘埃落定,也是时候“飞鸟尽、良弓藏”了。嬴政没有丝毫的含糊,直接一杯毒酒赐死了吕不韦,了结了这个困扰自己已久的心头大患。
在对外军事方面,秦始皇也是雄心勃勃,决心一扫六国,成为整个天下的主人而非仅仅是一方小国的统治者。
不过最早发起战争的并非是秦国,而是赵国率先向燕国发起进攻。秦始皇敏锐地意识到这正是自己积攒力量的大好时机,于是,他先打出“帮助燕国”的口号,命令以大将王翦为首的数名将领直接围攻赵国的本土。
由于大部分人手已经被派出攻打燕国,本土的防御薄弱,被秦国一举击破。自此,赵国的大部分土地被秦国所侵占,被完全占领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也正是通过此次成功,秦始皇为自己的“统一大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以及占据了绝佳的战略地缘。
也正是这样通过不断地吞噬他国的土地和资源,秦国的各方实力正在飞速提升。哪怕遭遇刺客的袭击,也没有让秦始皇停下扩张的脚步。
最后,在前219年,花费了秦始皇整整10年心血的统一大业终于完成,从此秦国的领土东至海暨,西至临洮,羌中。
面对塞外匈奴的入侵,秦始皇也是毫不畏惧,先是委派秦国大将蒙恬主动发起进攻,利用地缘优势击败了匈奴;紧接着便开始修筑长城,让其成为抵御匈奴的第一道防线。而正是因为这道防线的保护,使得秦朝乃至之后的每个朝代都能够在游牧民族进攻之前有所防备。
正史上所记载的死法
据史书所记载,秦始皇是因病而逝。
在前210年的冬天,秦始皇开始了第五次东巡。
此时的秦始皇已经快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却依旧坚持在旅途中批阅所有奏章,要求大臣们无论事无大小,只要有任何突发情况发生就一定要向自己汇报。
或许这对于还是青年人的秦始皇来说小菜一碟,但是如今的他已经年近五十,有些事情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了。
据研究,秦始皇直至临终之前依旧会每天批阅近60斤重的竹简,加之他并不喜欢有人帮自己批奏,因此如此大的工作量常常使得秦始皇不得不工作到半夜三更,也为秦埋下了健康隐患。
而且秦始皇出巡的日子恰好是在冬天,此次出行贯穿南北,天气温差巨大,秦始皇可能因此受到影响,患上风寒。那时可不同于今日,没有任何的抗生素或是青霉素,遇到这样的疾病基本只能靠身体机能的顽强。
况且秦始皇在很早以前为了求得长生不老,多次寻医问药,吞服“金丹”。金丹的成分主要是汞,这种有毒物质长期积累在体内,必定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加之在秦始皇临死的前几天,他在渡过长江时还坚持自己亲手射杀了一条大鱼。便有史学家因此推测,秦始皇很有可能是因为风寒未好又不加疗养,在江面上受了寒气,加之年纪不小,身体的抵抗和恢复能力下降,这才导致秦始皇在同年的7月20日于沙丘宫平台不幸病逝。
这也是目前官方和民间流传最广、认可度最高的说法。大部分认为可能并没有什么曲折的情节和复杂的缘由,生活并不是小说,有些事情的发生也不需要任何逻辑或者铺垫,秦始皇就是因病去世。
或许胡亥和赵高有所行动,不过也是仅限于在继承人的顺位上做手脚,这两个人可能根本没有胆子谋害秦始皇。
其他的说法
然而,关于秦始皇的死法,民间依旧存在不同的声音。
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并非死于疾病,而是被人谋杀。这一说法来源于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
他认为,秦始皇是死于赵高和胡亥之手。胡亥为了继承皇位,与宦官赵高串通一气。在秦始皇最没有防备的时候,不惜亲手将3寸长的铁钉活活钉入父亲的脑后,以保证自己能够修改遗诏,成功击败“准太子”扶苏。
可能大部分人在听到这一说法时只会觉得荒谬可笑,觉得这完全是空穴来风。然而,郭沫若先生做出的解答却也是有理有据。
根据包括郭沫若在内的学者看来,秦始皇并非病死而是死于谋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便是因为秦始皇这个年纪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尽管已经四十九岁,但是秦始皇可是天下之主,身边必定会有御医帮助其保养身体;而且通过其委派徐福东渡,寻找长生不老药看来,他也是一个珍惜生命的人。虽然面上不说,但是其一定会私下保养自己的身体。
其次便是因为秦始皇在临终之前依旧能独自狩猎,还能拉得开弓,证明其身体素质确实不错,就算之前偶感风寒也应该已经痊愈,毕竟没有哪一个已经病入膏肓的人还能进行如此激烈的活动。
最后,也是最为蹊跷的一点,便是秦始皇在进行这次东巡之前,出现了太多奇特的现象。
在东巡的前一年,有三件大事先后发生在秦国境内。第一件事便是出现了“荧惑守心”的景象。土星、火星、天蝎座这三颗最亮的恒星连成一条直线,在古代的天文学中象征着“帝星陨落”,是不祥之兆。
第二件事是突然有流星坠落到了农田之中。有胆大的农民上前一探究竟,只见这颗石头上面清楚地写着几个大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第三件事是沈璧现身。这块玉璧本是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在八年前因为一件意外偶然丢失。据说有使者在夜晚经过华阴的时候,有一老者突然出现,自称为水神,此次前来是将此块玉璧还给秦始皇,并且留下一句“始皇帝今年死”的话语,便就此消失。
这三件事在古人看来无疑是上天发出的征兆,但是在现代人看来,这些事情发生的时间实在是过于凑巧,而且很有可能出于人为而并非“神迹”。
恒星变为一条直线只是普通的天体运动,这种寻常的科学现象并不能预示一个人的生死;
所谓的陨石坠落可能是确有此事,但是上面所刻的文字必定是有人故意所为;
所谓的“水神现身”更是无稽之谈,毕竟除了这个使者以外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情的真伪,很有可能是有人在背后指使其如此行事。所谓的和氏璧也可能只是一个幌子,其真实的目的就是让众人相信秦始皇大难将至,为自己之后的刺杀活动做好铺垫。
所以,根据郭沫若在内的学者推测,胡亥就是散播出这些谣言的始作俑者。他之所以大费周章地制造如此多的“征兆”,就是为了谋杀父亲,夺得皇位。
秦始皇的死法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或许只有打开秦始皇陵,我们才能知道这位千古一帝真正的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