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吗_一文解答
杨志玖《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对〈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的回答》
李治安《百年以来对马可·波罗来华史实的厘清》
马晓林《马可·波罗与元代中国》
张红年老师名画:马可·波罗在中国(节选)
赫赫有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历史爱好者。有人说他来过,也有人说他是个骗子,他并没有来过中国,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只是在阿拉伯地区经商时道听途说的产物。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来到过中国?今天,老冯为你揭开这个谜。
不卖关子,直接告诉你答案:从《马可·波罗游记》本身对中国诸多细节的描述和中国历史档案的记录,交叉对比印证,目前中外历史学界广泛认同:马可·波罗确实来过中国。
从历史资料看,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证据,相当有说服力,马可·波罗对一些历史细节的记述,和中国历史档案的记载、伊儿汗国的档案记载,三者是吻合的,而且这些历史细节非常细致,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会知道,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例子就是:马可·波罗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拉丁化:Cocochin)去伊儿汗国(注:伊儿汗国是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位于今天伊朗及周边一带)。
蒙古公主阔阔真(剧照)出嫁从泉州上船前往伊朗,马可·波罗搭乘这趟“顺风船”回到意大利老家
在《马可·波罗游记》里面,马可·波罗说了这么一段往事:
公元1291年,马可·波罗本人和他的父亲、叔叔,参加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到伊儿汗国、嫁给伊儿汗国的大汗阿鲁浑。对于这个差事,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是主动申请参加、并且得到元朝官府批准的,马可·波罗为什么要参加护送阔阔真公主呢?因为他和父亲、叔叔想搭这个“顺风船”,顺道回家:到了伊儿汗国(伊朗一带)之后,再从伊儿汗国回意大利,那就很近了。
当时,他们一行人从中国泉州乘船出发,依照马可·波罗的口述,和他一同随行的,还有三个职位较高的使节,他们名叫:兀鲁、阿必失呵、火者(拉丁化原文:Oulatai、Apousca、Coja)。
魔鬼细节来了:中国有一位历史学家,从元朝留下来的历史档案里找到了这三个使者的人名记录,这个记录和马可·波罗的说法,完全吻合。
这个历史学家,就是我们中国南开大学的杨志玖教授。
杨志玖教授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找到了有力证据,并因此享誉全球历史学界
杨志玖教授在《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经世大典·站赤》里面,很意外地发现了一则历史记录,赫然写着这样的文字:
“十七日,尚书阿难答、都事别不花等奏:平章沙不丁上言:“今年三月奉旨,遣兀鲁歹、阿必失阿、火者,取道马八儿,往阿鲁浑大王位下。同行一百六十人,内九十人已支份例,余七十人,闻是诸官所赠遗及买得者,乞不给分例口粮。”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依照《经世大典·站赤》这份史料的记载,当年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的使者,包括了这三个人:兀鲁歹、阿必失阿、火者,和《马可·波罗游记》里面记述的三个人:兀鲁、阿必失呵、火者(原文:Oulatai、Apousca、Coja),完全吻合。
对于这种微观历史细节的高度吻合,有且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马可·波罗确实来过中国,并且参与了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的差事,否则,马可·波罗不可能如此准确地说出兀鲁、阿必失呵、火者(原文:Oulatai、Apousca、Coja)这三个随行人员的名字。
然而,这还不算,还有第三方的印证。
当年蒙古公主阔阔真到达伊儿汗国之后,伊儿汗国有个史官,名叫拉施特(又译拉施德丁),这个史官在他主持编撰的《史集》里,也记录了护送阔阔真的这三个重要使者的名字,和《马可·波罗游记》记录的三个使者的人名,也是完全吻合。
那么,马可·波罗是否可能抄袭了伊儿汗国的《史集》呢?不可能。为什么?因为时间对不上:《史集》成书于1300年至1310年,而《马可·波罗游记》是1298年马可·波罗在监狱里口述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书在《史集》成书之前。
读到这里,你也许会问:虽然说元朝的史料、伊儿汗国的史料都记载了兀鲁、阿必失呵、火者这三个使者的名字,虽然说这三个名字也确实和《马可·波罗游记》的记录完全一致,可是,为什么在元朝的档案和伊儿汗国的档案里,都没有记录马可·波罗本人呢?毕竟,马可·波罗也是随行人员啊。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马可·波罗之类的随行人员,都是小人物。事实上当年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的,不但有兀鲁、阿必失呵、火者、马可·波罗,而且,整个出使团队有多达160名的随员,只不过,这些随员身份低微,不重要,所以,官方档案都没有记载他们的名字,马可·波罗作为160个随员的其中一员,他不是重要人物,所以他的名字也没有被记录下来,此事实属正常,一点也不奇怪。
今天全球历史学界普遍认为:南开大学杨志玖教授挖掘出来的史料《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经世大典·站赤》,是证明马可·波罗实际来到过中国的非常有力的证据。
打个比方说:我老冯说,我去过你家,你说不信,然而我非常准确地说出你家的饮水机、冰箱、电视机、热水器、洗衣机、洗碗机是什么牌子、摆放在什么地方,这就是我去过你家的有力证据。
除了这个之外,我们要知道:马可·波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的《马可·波罗游记》?答案是:马可·波罗是在坐牢的情况下,写出的《马可·波罗游记》。
原来,马可·波罗从中国回到意大利之后,参加了当地的战争,战败被俘,在监狱里,马可·波罗对一个名叫“鲁斯蒂谦”的狱友,叙说了他的中国游记,“鲁斯蒂谦”边听边做笔记,最后形成的这本《马可·波罗游记》,这就是《马可·波罗游记》成书的过程。
换言之,马可·波罗是在监狱里、被关押的、完全封闭的状态下口述自己的中国游记,当时他身在监狱,失去自由,没有任何外界信息可以参考,然而在监狱里,在身陷囹圄的情况下,马可·波罗非常详细地、非常准确地口述了遥远的中国(元朝)的诸多细节,例如元朝的纸币、京杭大运河、杭州西湖上的画舫、江苏镇江的金山寺、杭州当时的别名叫“行在”、中国煤炭、中国人用桑树皮造纸、元朝宰相阿合马遇刺案、蒙古王爷乃颜叛乱案、中国食盐生产、税收体制、中国的白酒、蒙古征日遭遇台风失败……你想想,在欧洲一所监狱里,一个囚徒如果不是亲身去过中国,他在封闭的狱中能够讲出中国(元朝)这么多详细的事情?那是非常不合理的。
张红年老师名画:马可·波罗在中国(节选)
最后,我们有必要指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面,并没有提到过中国的长城、筷子,有的人拿这一点来质疑马可·波罗,其实这个并不成立,首先,长城在元朝时期,其实已经处于非常破败的状态,后来到了明朝才重修的,破败不堪的长城在元朝,并不引人注目,那很正常,其次,马可·波罗没有记载筷子,不足以证明马可·波罗没有来过中国,因为毕竟每个人的兴趣关注点都不一样,就好比我老冯写过一篇泰国游记,我没有提及泰国人“双手合十行礼”的习惯,然而这并不能证明我“没有去过泰国”。
还有,不可否认的是,《马可·波罗游记》确实存在一些夸大吹嘘的描述,例如在游记中,马可·波罗吹嘘自己参加了蒙古大军进攻襄阳的战斗,此事不符合事实,因为时间对不上,襄阳之战发生在马可·波罗到达中国的两年之前,马可·波罗应该是来了中国之后,听到蒙古人对他讲起来襄阳之战的往事,然后马可·波罗吹牛了,撒谎了,他在《马可·波罗游记》里说,他参加了襄阳之战,然而,这只能说明马可·波罗存在吹嘘行为,并不能说明马可·波罗没有来过中国,打个比方说,老冯我去了日本回来,对你吹嘘说,在日本期间,有日本妹妹追我,我吹嘘这个是出于虚荣,但这并不能全盘否定我“去过日本”的这个事实,毕竟,马可·波罗和你我一样,都是凡人,都有虚荣心,吹一点牛皮,也很正常。
马可·波罗从意大利出发到达中国、以及从中国泉州出发回意大利的路线图
然而,不但马可·波罗来过中国的证据相当有说服力,而且,其实质疑马可·波罗来过中国这件事本身,意义也不大,为什么?因为在古代,欧洲人来中国虽然长途跋涉,但它是可行的,马可·波罗根本就不是最早来到中国的欧洲人,在马可·波罗之前,有很多欧洲人,早就来到了中国,我们举个例子:早在公元166年,古罗马帝国就曾经派使者来到中国, 比马可·波罗到达中国(1275年)的时间整整早了1109年。
我们看《后汉书·西域传》的记载:
“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这则历史记载的是,在公元166年(东汉延熹九年),古罗马帝国(大秦)的皇帝安敦,派了一个使节来华,这个罗马使节是坐船从欧洲出发,先是到了越南,他在越南购买了犀牛角、象牙、玳瑁等奢侈品,然后抵达洛阳,觐见当时当时东汉的汉桓帝刘志。既然早在公元166年,就有罗马使节从欧洲来到了中国,那么1109年之后的公元1275年,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又有什么奇怪的呢?又有什么值得质疑的呢?
马可·波罗(油画)
写到这里,我重申一下:老冯我没有亲眼看见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所以,谁也无法百分百保证马可·波罗来到过中国,但是,至今以下两点是非常清楚的:
第一点:历史档案记录的细节和《马可·波罗游记》叙说的细节高度吻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经世大典·站赤》记载的护送阔阔真公主的三位使节的名字,和《马可·波罗游记》的记录完全吻合,如果马可·波罗没有来过中国、没有参与护送阔阔真公主的差事,无法解释这种高度的吻合,目前全球历史学界广泛认可:马可·波罗来过中国的证据充分有力。
第二点:在元朝,乃至在此前的宋朝、唐朝、汉朝,欧洲人来中国,从交通技术上而言,早就不成问题,所以,质疑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从“可行性”来说,马可·波罗从欧洲来到中国,是完全可能的,因此,质疑马可·波罗来过中国,没多大意义,不值得花这个心思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