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会灭亡_明朝灭亡的原因
明朝,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有存在感的朝代。正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至今仍然有不少明粉出口便是这句话。不过,正是这样一个王朝,末代皇帝崇祯被逼得煤山自缢,大好河山最终沦丧于满人之手。那么,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呢?
一、明朝灭亡原因汇总
历来,人们对于明朝的灭亡都有精辟的分析。
有人认为,明朝亡于党争,东林党、阉党那些人成日里只知道内耗,一旦对付外敌就蔫儿了。
也有人认为,明朝亡于小冰河气候,由于天气的极端变化导致了明朝粮食危机,因此,满人南下,内部起义,双重因素下,明朝哏儿屁。
还有人认为,明朝亡于鼠疫。毕竟,北京城当时鼠疫严重,大批人因此丧命,军队战力也大打折扣。
此外,亡于吏治败坏、亡于宗藩、亡于阶级矛盾激化、亡于道德败坏、亡于农民战争等等推测都也皆有其道理。
不过,一代兴衰怎可能仅仅只是一两个因素就能导致呢?
必然是内外因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或许,所谓地王朝周期律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二、文官政治是否是重要诱因
明朝,虽然说废除了丞相,皇帝权利几乎达到顶峰。
但是,实际上治理国家的,仍然是各级官僚。
毕竟,后世皇帝又不是人人都是朱元璋,能那么没日没夜的忘我工作。
因此,政治上自然就是文官政治。
为何没有勋贵集团呢?
嗯,被朱元璋杀得差不多了。
然而,文官政治,天生具有弊端。
正所谓,自古文官相轻。
这不仅体现在文官之间互相看不起,更体现在文官们习惯抱团倾轧。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南北之间。
我们都知道,明朝有个著名的南北榜案。
说的就是,有一次科举,录取的全都是南方人,北方人一个没有。
虽然不排除南方确实文教昌盛,但是北方集体都跪了,也未免惹人怀疑。
后来南北分榜取士才算了结此事。
但是,未免就没有埋下南北士人对峙的种子。
后来,张居正进行改革,本身就凭借喜好用人,本人对于皇帝也极其不尊重,或许也埋下了群臣不惧圣威的伏笔。
与此同时,党争开始,先是文官集团之间的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之争,然后演变为东林党和阉党之争。
朝野上下,一片乌烟瘴气。
而党争之不分时机,更是直接削弱统治集团内部之力量。
因此,说句文人误国,实际上也并不过分。
三、为何崇祯要痛斥群臣
历史书上记载,崇祯帝是一个很勤政的皇帝。
但是,群臣对皇帝的政令貌似并不配合。
我们就说说捐款这件事儿吧。
当时李自成快打到北京了,崇祯帝号召群臣捐款以纾国难。
但是,大臣们呢?
不是哭穷就是就捐一点点意思意思,鲜有真心效忠的。
他们心说,您老都快不行了,我还效忠个屁啊。反正换个朝代,我们投降后照样能过,依旧是官。
于是,捐款成了一场闹剧。
结局大家也都知道,崇祯煤山自缢,最后的诏书中还痛斥群臣,什么“诸臣误朕,文臣皆可杀!”
后来李自成搜刮官员,直接刮了8000万两白银。
如果崇祯在地下听说这件事儿,不知道会不会跳脚蹦起来!
不过,天下,自古便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
君臣自古互市,良禽择木而栖。
只是可惜了天下百姓,衣衫蔽体、充饥温饱都只是如佛祖宏愿一般,敌不过一阵晚来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