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界的天花板是谁_保姆界的天花板传说
窦太后:保姆界的天花板,从罪奴到皇太后,真正的母仪天下!
在封建集权时代,一个女人要想成功地登上巅峰,赚很多钱把人踩脚下是不现实的,因为商人地位低。还是得进皇宫,能像武则天那样当个皇帝玩玩最好,如果实力不允许,就当皇后,或者生儿子当皇帝,自己就是妥妥的皇太后,哪怕死后追封,都是很香的。如果能给家族带来荣光,就更好了,虽然那会儿自己啥也不是。
母以子贵,只要和前任皇帝有关系就有机会,无论“子”和“母”是不是有血缘,没办法,要的就是这个不同的调调。
可是,咱们历史上,有一位皇太后,她没进前皇帝的老婆群,新皇帝也不是她生的,只不过是个保母而已,但她愣是将它当成了事业,做到了史上最完美,没有之一。
她,是北魏的保太后窦太后。
窦太后芳名不传,只知道她出生于浑源名门大户,嫁人后勤劳贤惠,相夫教子。很不幸,她夫家摊上了大事,全族里包括丈夫在内的所有男人都被砍头,女人们也死得死,逃得逃,窦氏和两个女儿被掳进皇宫,成了最低等的宫婢。
和死去的男人们比,能活着总是好事,窦氏想得很开。虽然在宫里地位低,时常被人提起是罪人家属,但窦氏还和从前一样,为了两个女儿,她总是很安静,从不说人坏话,总看到别人的好,就算那些踩过她的人,她也不耍心计报复。
时间长了,有个宫女操行纯备,进退有礼,简直是圣人的事,传遍了北魏宫廷。魏明元帝拓跋嗣也听说了,他很好奇,究竟是谁能得到后宫人人称赞,要知道三个女人一台戏,后宫那地方,麻烦得很,要想得到她们所有人的喜欢,可不简单,这个窦氏到底是怎样的三头六臂?
拓跋嗣派人叫来窦氏,准备会一会。原本以为就是一次普通的召见,但拓跋嗣没想到这女人果然很特别。窦氏落落大方,完全没有一般女人那种扭捏啊,害羞啊,胆怯啊,做作啊,什么都没有,在她眼里,仿佛拓跋嗣就是她认识的客人,分寸刚刚好,拓跋嗣觉得她名不虚传,值得提拔。
不久后,窦氏被选定为太子拓跋焘的保母。一般咱们说的保姆,多指生活的方方面面,负责照顾雇主的吃喝拉撒,但窦氏的职责不仅是简单的吃喝,太子身边吃穿都有专人负责,窦氏的要做的,就是教育陪伴,有点像咱们说的保姆、管家、家教、养母综合。
北魏的皇家,学了汉武帝的做法,为保证外戚不专权,往往立子杀母。拓跋嗣的母亲就是这么去世的。拓跋焘的生母杜贵嫔倒没有这种忧虑,因为她的儿子还没当上太子,她就一病而死,当时拓跋焘12岁。
对于拓跋焘来说,父亲不是在平定叛乱,就是在征战的路上,有的时候他在北边和柔然作战,有的时候又在南边带兵与刘宋对战,总之,能和他相处的时间太少了,父亲没空,生母早逝,拓跋焘成了烈性子的熊孩子。
窦氏成了拓跋焘的保母后,待他就如亲生儿子一般。窦氏天性宽厚,出身名门,气度不凡,她还能写会说,见识广,让拓跋焘佩服得不得了,她又温柔如水,在她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拓跋焘安静了许多,这个刺猬一样的叛逆少年,得到了最渴望的母爱。
拓跋焘在窦氏的教育下,变得明辨是非,知百姓疾苦,从谏如流,这也为后来执政并一统北方打下坚实的基础。窦氏春雨般滋润养子,造福苍生。如果她能更长寿的话,后面应该也就不会有宗爱弑君这回事了。
拓跋焘对窦保母,充满了敬爱。只要是窦氏说的,那都得听。
公元423年,泰常八年,拓跋嗣病死在平城,拓跋焘即位,即北魏太武帝。上位后,拓跋焘即尊封窦氏为保太后,后来大概觉得“保”字不够意思,就干脆直接尊她为皇太后,并找到窦氏的亲人,封她的弟弟为辽东王。
窦氏成了太后,弟弟也成了王爷,按理来说该抖起来了,可是窦氏和从前一样,没有任何变化,替拓跋焘打理好后宫一切事务,从不偷懒,也不摆架子。
北魏立国,并不简单,做皇帝的,可没有办法躺平,等着传位下去。拓跋焘从父亲手里接过北魏的担子,一上手就还得打仗。从425年起,拓跋焘没有停过一年不打仗,先与胡夏赫连昌死磕,夺下平凉,后又夺得长安等关中地区,再打北燕、南凉等等,直到439年,拓跋焘终于基本结束了十六国的混战,除了吐谷浑和柔然,大部分都归了他手下。 拓跋焘和他父亲一样,长年出征,后宫和他的太子拓跋晃,就全都交给了窦太后。
兵者,诡道也。打仗嘛,从来不会都是君子之战,双方列队陈兵,然后号子一响,咔嚓咔嚓,打完退兵回家各找各妈,那是做梦。
汉人的种种战术,柔然人和北魏人都懂点。
柔然和北魏,是多年的死对头,几乎就没消停过。柔然强悍善战,几乎全民皆兵,拉几万骑兵攻城掠地没有任何问题,很多时候他们打完就走,北魏深受其害。
拓跋焘进攻凉州时,柔然可汗吴提趁着拓跋焘率军出征无暇顾及后方,向北魏发起了进攻,准备端掉平城,直接灭国。柔然大军很快就打到了吐颓山,眼看就要进入都城平城。守军没见过这么大阵仗,吓懵了。穆寿请太后带着太子拓跋晃去南山避难。
窦太后没有答应,其实退无可退,只有一战才有活命的机会。北魏大军出征在外,平城的战力根本不够人家看的,何况她和太子一走,明摆着放弃老巢,民众们怎么想?守城的卫士们怎么想?哪还会有心思抗敌?不如派人出城求援,城里的军人也分两部,一部由司空长孙道生、征北大将军张黎带领着出城迎战,一部带领民众拿起战刀——外敌不知道虚实,他们虽然人马众多,但平城多年京城,也不是几天能打下来的,只要多扛几天,等到拓跋焘去打柔然老窝,自己这边不放弃,拖也要把柔然拖死。
北魏长年打仗,就算是普通百姓,只要是喘气的,都能打,窦太后带着太子登上城墙,亲自指挥,在北魏军队的夹击下,柔然退了兵,平城保住了,北魏的天下,也保住了。
公元440年,窦太后带着人回到浑源的崞山,原来她是预感自己不久于人世,来选地方了。她说自己一生敬神爱人,从不亏心,希望的是自己死后不要当个地位卑贱的鬼。自己虽是有了个太后的尊称,但拓跋家不可能有自己的正正当当的位子,与其随便葬在哪个犄角旮旯,还不如选在家乡,遥看北魏的美好江山,挺好。
几个月后,窦太后去世,拓跋焘罢朝三日,用最高礼仪,将窦太后安葬在崞山,立下寝庙,建碑颂德,值得一提的是,为她操办丧事的太保卢鲁元死后,也葬在崞山。卢鲁元是拓跋焘最亲近最信任也最优遇的一个大臣,拓跋焘将他放在窦太后身边,或许是让他替自己尽尽孝吧,否则怎么会给他一个“孝”字的谥号呢。
养子如此,窦太后泉下有知,当得安慰。
历史太久,要找出一些特别的太后,从微贱做起,到最后成为太后的,比如说薄姬,曾经是魏豹的女人,带罪进刘邦后宫,生下汉文帝,一步登天;窦猗房平民小百姓,小宫女的出身,也做到了皇太后;北宋真宗皇后刘娥,起点也是相当低的……她们和窦太后看起来很像,但是也就是相似而已,因为她们都是皇帝的女人!而窦太后不是,只是养母。
做太子的养母然后荣登皇太后宝座的女人也有,比如说邛成太后王太后,她的父亲也只是个斗鸡的,和落难时的汉宣帝有过一点交情,后来汉宣帝发达了,就把老朋友家里嫁不出去的女儿召进宫当了婕妤,王太后机缘巧合之下,接下了养育太子刘奭的任务,刘奭登基,尊封她为太后。
这个看起来也有点相似,但是比窦太后,邛成太后还是差了点。刘奭为人柔懦,宠信宦官,使得西汉开始走下坡路,之后选错继承人,导致王政君家族成超级大祸患,终至灭亡——刘奭是邛成太后教养长大的,养成这个样子,她作为养母,难辞其咎。咱们看看拓跋焘,执政后发展生产,奖励农业,尊孔修文,从谏如流,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自己本身也从不浪费,不搞特殊,在他手上,北魏一跃而成强国。当然了,拓跋焘求全责毁,治国的步子迈得太大,也是缺憾。
窦太后将后宫治理得妥妥当当,甚至还有保卫京城之功,于北魏,是大功臣。窦太后以罪妇之身入宫,赢得宫中底层的一致好评,做了太子养母,教导成才,保卫皇宫,有大将之风,一生清醒理智,不卑不亢,仁德诚实,兢兢业业,太难得,太特别,这才是真母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