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放有什么制度_古代流放制度的意义
新巴⽐伦帝国统治下的古代犹⼤和⽇本占领下的现代朝鲜。我们将在殖⺠帝国的霸权背景下研究与“⼈⼝变化”和“经济影响”相关的问题。⾸先,我们将回顾最近关于巴⽐伦流放时代犹太历史的学术辩论。接下来,我们将研究⽇本占领时期现代韩国的历史记录和解释问题。最后,将探讨从这项⽐较研究中得出的观察结果和解释意义。尽管有证据表明,在公元前 587 年的事件之后,⽣活继续不间断,但许多⽆形因素表明⼤多数⼈可能会陷⼊动荡和困苦。
01 关于圣经流放的关键问题和辩论
“空地神话”学派的⽀持者包括Hans Barstad、Philip R. Davies、Niels Peter Lemche、Thomas L.Thompson 等。感谢他们,这个“空地神话”由罗伯特·P·卡罗尔已成为⼀个关键的解释⺟题。这⼀⽴场认为,历史或理论声称,在其沦陷并被巴⽐伦俘虏之后,犹⼤的⼟地变得空荡荡的,这是⼀个神话没有考古证据。
在某些时候,学者不得不问⾃⼰,这种流放是真实的吗?这可能是⼀种后来创建的意识形态结构,以使犹太⼈对巴勒斯坦的权利合法化,尽管事实上他们并不是唯⼀的祖先?
即使在耶路撒冷城内,这些学者也怀疑尼布甲尼撒摧毁了耶路撒冷的“全部”:“在古代,要拆除⼀座坚固的⼤城是⼀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不必要的”。除了邻近的城市和⼭区以外本雅明地区,没有破坏的证据,即使在耶路撒冷,幸存者的⽣活也可能具有⼀定程度的连续性。
犹⼤⼈的数量被带到巴⽐伦的⼈很少,其中包括精选的王室成员、精英领袖和⼯匠。Bob Becking 根据最近的考古发现对这⼀学术⽴场的总结评估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犹⼤地在巴⽐伦时期并不荒凉,这些犹⼤⼈达到了可以接受的⽣活标准,显然可以⾃由地继续他们的宗教。从流放中回归不应被解释为⼀件⼤事。被流放的犹⼤⼈的后裔如潮⽔般归来,许多⼈仍留在巴⽐伦。
第⼆个问题涉及经济变化的严重性和社会后果,同样导致两种相互⽭盾的理论。虽然双⽅的理论家都同意,相当⼀部分⼈⼝可能仍然存在并继续过着让⼈想起犹⼤地流放前条件的⽣活⽅式,但他们对经济状况和对犹⼤⼈的社会影响的理解不同。犹⼤地以及巴⽐伦地也是如此,主要是由于缺乏⾜够的⽀持数据。
⼀⽅⾯,汉斯·巴斯塔德声称,“在绝⼤多数⼈⼝仍然完好⽆损的情况下,586 年后犹⼤的⽣活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以与灾难前相同的⽅式继续下去”。因此,犹⼤地既没有⼈烟稀少,也没有中断经济⽣活。
另⼀⽅⾯,Rainer Albertz 认为,尽管流放的影响可能不会摧毁整个⼈⼝,但国家垮台和随后的囚禁带来的冲击⼀定会产⽣超过检索到的数字的巨⼤影响。因此,Albertz 断⾔,“虽然他们住在⾃⼰的⼟地上,但留在犹⼤的⼈在很⼤程度上失去了他们的领⼟社会完整”。
虽然信息的匮乏引发了关于巴⽐伦占领期间犹⼤社会经济⽣活的持续辩论,但巴⽐伦似乎很明显对其附庸省份的贡税和税收⾮常感兴趣。在这个主题上,我们也有关于在波斯占领耶胡德期间也发⽣了类似的情况。
塞缪尔·亚当斯评估了波斯帝国的进贡和税收政策,在其殖⺠统治下,耶胡德的⼤多数平⺠遭受了经济困难。“由于帝国官员和地⽅精英的要求,尤其是在军事需求或基础设施项⽬成为因素“
02 日占朝鲜主要对比数据
很明显,古代黎凡特和现代韩国之间存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间隔,以及显着的地理和社会⽂化差异。尽管如此,巴⽐伦流放时期犹⼤地情况的证据缺乏,因此需要通过⽐较研究来填补信息空⽩。
1910 年 8 ⽉ 29 ⽇⽇本正式接管韩国后(在朝鲜王朝末期 [公元 1392-1910 年],继⾼丽 [或“朝鲜”] 王朝 [公元 918-1392 年])之后,⼈⼝结构发⽣了变化,记录在有形记录和⼈⼝普查统计数据中,即使这些数据并不完全详尽。
这⼀时期韩国的⼈⼝变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不仅包括他们⾃⼰的⾃愿迁移,还包括被强制驱逐和流放。我们不仅需要考虑搬迁到⽇本,还需要考虑韩国⼈在中国、俄罗斯、美国等其他国家避难。
⼀般来说,历史学家处理两种不同的⼈⼝普查记录⼀个由⽇本政府保存(类似于“空地神话”的观点),另⼀个由韩国历史学家保存(类似于相反的观点)。⼀⽅⾯,⽇本政府保存的记录显⽰有多少(或少数)韩国⼈移居⽇本。
诚然,甚⾄在⽇本正式占领之前,就有相当多的⼈可能已经离开了韩国。以下记录仅报告了 1910 年⾄ 1945 年间来到⽇本的韩国⼈这些各⾃的税收和⼈⼝普查记录并未考虑到那些前往⽇本以外国家的韩国人。
另⼀⽅⾯,从韩国政府的各种资料中检索到的韩国历史记录计算了除(强迫)移⺠到⽇本之外的额外资源和因素,例如向其他国家的难⺠、强迫劳动等。需要注意的是,被迫迁移到⽇本并不是⼀个单⼀的事件,⽽是持续不断的,⽽且⼈数每过⼗年都在增加。
除了被驱逐到⽇本的韩国⼈之外,我们还应该考虑在其他地⽅逃亡或被强迫劳动的韩国⼈,其中包括据报道在 1930 年代有 200 万到中国北⽅ (当时称为“满洲”)和俄罗斯的韩国⼈。此外,在1940 年代(珍珠港袭击和⽇本加⼊⼆战之后),⼤约 20 万名年轻⼥性被当作“慰安妇”女性。
总共约有 700 万男性被征召⼊伍,在韩国境内外从事各种形式的强迫劳动,包括为⽇本帝国服役:“⼤约 700 万人在1939-1945 年间,朝鲜⼈被动员起来为战时服务。其中五百万在韩国的⼯作场所。⼤约有 200 万⼈被送往海外。在流放/占领期间,韩国 2000 万⼈⼝中超过四分之⼀最终被带离祖国。
正如我们在流亡历史学家的案例中看到的那样,朝鲜压迫的极简主义历史学家倾向于尽量减少如果不是完全否认的话强迫劳动者的数量,甚⾄认为“慰安妇”的数量被夸⼤了。
这是可以理解的,不仅因为我们缺乏可靠和可恢复的数据,还因为许多强迫劳动、征兵和性奴役的受害者被虐待致死,被处决(销毁证据,就像集中营纳粹德国处决),或出于任何原因保持沉默。
03 经济因素
⾸先,就韩国⽽⾔,⼈⼝驱逐和流离失所不是孤⽴事件,⽽是持续不断的事件。事实上,⼈⼝迁移的趋势每过⼗年就呈指数增⻓,直到占领期结束。历史环境促成了这⼀趋势,尤其是⼆战接近占领时代的尾声。
我们可能想知道,即使在公元前 582 年第三次被驱逐之后,犹⼤⼈是否因为类似的原因⽽流离失所。作为⼤规模建筑项⽬的劳动⼒和被征召⼊伍的⼠兵在剩下的 40 年的占领中,如果不是更⻓的话。
例如,在对犹邻国巴伦诸侯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的研究中,克雷格·泰森推测,“新巴伦帝国似乎在后来,在希腊化时代,我们发现了犹太和撒玛利亚人(多达 18 万犹太,占亚历港 60万居的三分之)征兵的历史记录。
其次,⽇本占领期间朝鲜⼟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以不平等为特征,特别是从对朝鲜的系统剥削中可以看出。⽆论他们曾经是多么的精英,作为韩国⼈,由于他们作为外来者屈服于⽇本霸主的⺠族地位,他们⾃动成为⼆等公⺠。
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个事实,即以色列是个被强得不成例的帝国包围的能为的国家。不考虑如此明显的权不平衡的历史重建或解释很容易导致我们从帝国的误导性度来研究历史,正如丹尼尔·史密斯-克斯托弗敏锐地警告的那样:“尤其是作为欧洲和美国学者,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殖者凝视”的应,这是“帝国凝视”的现代版本。
第三,从被殖⺠者的⻆度来看,这些历史特征和社会经济措施提出了关于占领时期对朝鲜⼈⺠的⽂化甚⾄⼼理影响和影响的问题。要衡量他们的⽂化价值观或⼼理思维⽅式的转变(或缺乏转变),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很困难的。巴⽐伦时代古代犹⼤⼈的⽂化记忆只能通过千年历史的⽂本和⽂物部分检索。
相比之下,由于朝鲜的殖统治仅在约 70 年前结束,受害者的集体记忆仍然鲜活且可以恢复,因为许多遭受强迫劳动、被当作慰安妇、经历过帝国压迫的仍然今天还活着!许多幸存者的痛苦和痛苦的证词证明了帝国胁迫造成的猖獗的不公正和休的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