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朱温为什么敢杀皇帝_朱温敢杀皇帝的原因

时间:2023-04-18 13:52:56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外人看皇帝每天吃香喝辣的,被众人簇拥着,周围美女环抱,工作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歇着,拥有无限风光,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 殊不知,皇帝却是典型的高危职业,纵观我国历史,

朱温为什么敢杀皇帝_朱温敢杀皇帝的原因

外人看皇帝每天吃香喝辣的,被众人簇拥着,周围美女环抱,工作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歇着,拥有无限风光,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

殊不知,皇帝却是典型的高危“职业”,纵观我国历史,死于非命的皇帝真不在少数,尤其在时局较为动荡的年代,今天还觉得安安稳稳,明天可能就被下属杀掉了。

大唐倒数第二个皇帝——唐昭宗,在天祐元年(公元904)八月的一个月高风黑夜,被自己的手下给暗杀了。听着有点儿像小说里的情景,却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

朱温为什么敢杀皇帝_朱温敢杀皇帝的原因

表面上看,这是一起“误杀”事件,几位行刺将领的直接上司——朱温百般否认此事与其有瓜葛,但朝廷中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因惧怕势力强大的朱温实施报复而敢怒不敢言。

唐朝末年,提及朱温,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要知道,这位以起义军起家的农民将领,经过数十年的战场打拼,因战功卓越被唐昭宗封为梁王,属于位高权重的实权派,拥有充实的兵马,实力令人忌惮。

人们或许要问,朱温不是起义军吗?起义军不是反抗朝廷的吗?怎么反而被朝廷册封了呢?他为什么敢杀皇帝呢?这里面的故事还真不少。

朱温曾经为唐朝安定立下汗马功劳

朱温的家境原本不错,父亲和祖父都是学者和教师,虽然没有谋得一官半职,但在当地拥有不错的地位。

朱温小时候就崇尚英雄豪杰,自己也喜欢摆弄拳术,不喜欢生产劳作,被当地乡绅认为不睦正业,受到排挤。没想到,当黄巢率众起义反抗唐朝时,朱温有了用武之地。

在战斗中,朱温表现神勇,上升很快,甚至还在黄巢攻陷唐朝都城长安后,作为黄巢的使者去招安诸葛爽,后者被朱温说服归降黄巢。可见,朱温不但作战勇猛,口才也不错。

朱温带领起义军接二连三地大败唐军,显示出卓越的领军能力和智慧才干。但在一次战争中,朱温被唐朝河中节度使王重荣重创,先后十次上表请求黄巢支援,却被嫉妒朱温的对手隐报。

朱温久等援军不到,细细想来,认为黄巢必败,于是,在公元882年,朱温杀死黄巢的监军使严实,投降王重荣,算是正式加入了唐军的阵营。

当时唐朝的皇帝唐僖宗听说朱温降唐,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上天赐给我的上将”,授予朱温左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并赐名“全忠”,以表彰朱温对唐朝的忠心。

有了皇帝在后面撑腰,朱温士气大增,率领旧部奋勇作战,所到之处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朱温归降唐朝后,立即率部开始与老领导黄巢作战,并且屡屡将黄巢击退,迫使黄巢一路溃败,至公元884年,黄巢兵败狼虎谷后身死。

朱温为什么敢杀皇帝_朱温敢杀皇帝的原因

之后,朱温又和黄巢的继任者秦宗权作战数年,唐朝当时的势力比较微弱,故而秦宗权的势力范围扩大很快。

但在三年之后,朱温设计几次击败秦宗权,令后者蒙羞。最终,秦宗权还是被朱温所囚,后来继位的唐昭宗也因此战功晋封朱温为东平王。

之后,朱温率部队继续东征西讨,接连平定郓兖、攻克凤翔,声望大增。

朱温也被唐昭宗任命为守太尉、兼中书令、宣武等军节度使、诸道兵马副元帅等等一大堆职务,更是进爵为梁王。因为唐昭宗惧怕朱温的势力,尽管自己身为皇帝,却对朱温言听计从,唯命是从。朱温一时权力达到顶峰。此刻,若是朱温学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照样可以号令天下吗?为啥此刻偏偏起了杀机,要将唐昭宗刺杀了呢?

朱温杀唐昭宗的胆量

历史总是扑朔迷离,但也能从中剥丝抽茧,寻觅出一丝丝的端倪。

虽然明面上唐昭宗对朱温言听计从,但从上位后就表现出强硬性格的唐昭宗,反而令朱温产生了诸多恐惧心理,一直困扰着朱温。

据史料记载,当大唐决定将都城由长安迁往洛阳时,朱温曾经两次拜见唐昭宗,每次心中都惴惴不安,即便是手中握有强大兵权,但在心理上,朱温还是处于劣势的。

所以,当朱温看到唐昭宗的妃子和其耳语,就害怕是不是有什么危险发生,会不会一会儿就“摔杯为号”将其擒拿。反正,心虚的朱温是越想越怕,也不和皇帝继续饮酒了,借故匆匆回营。也只有在自己的地盘,朱温才会心情平静,心神安定。

唐昭宗曾多次邀请朱温赴宴,虽然每次朱温都会去,但心中的不安逐渐加剧,时刻担心自己的小命不留神会被唐昭宗拿下。

朱温是非常清楚唐昭宗的性格的,虽说唐昭宗在朱温面前表现得较为软弱,但其实,其骨子里还是非常刚烈的。

朱温心存忌惮,为了削弱唐昭宗的亲信势力,在迁都过程中,就密谋将唐昭宗的嫡系力量一点一点地清除了。这也为日后成功刺杀唐昭宗打下了基础。

其实,唐昭宗也并不是完全安心委身于朱温的,他也悄悄地发出密诏,想私下里聚集力量,待时机成熟后将朱温搞定。

但朱温的势力实在是太强大了,那些接到密诏的将领没有一个敢轻举妄动,都在观望。就这样,朱温和唐昭宗两人是“竹竿打狼——两头怕”,最终还是朱温下定了决心,将唐昭宗杀掉,转而立幼小的李祝为帝,史称唐衰帝。

因为,朱温觉得,新皇帝年纪小,容易听自己的,他也不必再担心唐昭宗会对他采取什么激进措施了!

但朱温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称帝,拥立新皇帝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继位留下言正名顺的口碑。

朱温继续扫清称帝的障碍,将唐昭宗的九个儿子杀掉,还将裴枢、李振等反对他的朝士、大臣杀掉后投入滚滚黄河之中,酿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白马驿之祸”。至此,唐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就等朱温登基上位了。

朱温讽刺性的结局——被儿子所杀

朱温的手下多次督促朱温采取手段,立即行动,但深谋远虑的朱温还是认为天下还未太平,不太适合登基。

就这样,时间流逝,直至天祐四年,也就是朱温刺杀唐昭宗的三年后,朱温表面上是被唐朝的宰相劝进朝中接受了唐衰帝的禅让,其实是以威力逼迫唐朝皇帝让位。

朱温登基之后,改国号为大梁,来源于其被唐昭宗册封的“梁王”。历史至此进入到纷纷扰扰的五代十国。朱温成为了史称“后梁”的开国皇帝。

朱温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帝,为了让自己的皇位更加稳固,也为了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长长久久地过足皇帝瘾,朱温也真是处心积虑,用心良苦。

但任何人都想象不到自己的未来。朱温有勇有谋的长子朱友裕早亡,其它几个亲生儿子因各种原因被朱温嫌弃,觉得他们不能将大梁打理好,所以,朱温决定将养子朱友文扶上皇位。

不想提前走漏风声,朱温的亲儿子朱友珪密谋偷偷潜入宫中,将熟睡中的朱温刺杀。

朱温的结局可谓惨矣,但谋杀他的朱友珪也没有落得好下场,被朱温的另一个儿子朱友贞起兵征讨,皇位还没有焐热,朱友珪就被迫让部下将自己刺死,将坐了不到半年的皇位,传给了朱友贞。

但朱友贞也仅仅在皇位上待了十一年,被后唐皇帝李存瑁取代,自己被杀,还被追废为庶人,从此后梁被历史长河吞没。

乱世出英雄不假,但英雄的结局却千差万别。朱温杀了唐昭宗,自己当了皇帝,却被同样相当皇帝的儿子所杀。看似是不祥的轮回,却值得思考,如何平衡子嗣之间的权利,或许是留给所有皇帝的一个难题